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啄木诗 » 第五章 上学

第五章 上学

    第二天,管家容大带纤纤兄妹俩采买了些物品,便直接到书院报到,掌管日常事务的林教习与容大素有来往,便热络的带着兄妹俩熟悉书院。

    书院很大,外院是男子就读的凝辉堂,内院是彤管堂,两堂之间只一墙之隔,书院左面是藏书阁、食堂、厨房、柴房;右面是乐房、习武场、马房,中庭是草坪和跑马场。

    凝晖堂

    张仲思一入堂,便看到后墙挂着的后羿射日图,讲台的后方则是一张中原地形图,地图着重标出东吴的地理位置,其用心昭然若揭。

    张仲思简单的自我介绍,他的年龄略长,身高也要高上许多,坐在学堂的最后一排。

    张仲思扫视了一遍学堂,学堂很大,弟子有二十三人,这二十三人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手握重权的武将,外祖父花了不少银俩,才让没有背景的张仲思进到这群世族子弟当中。

    夫子正在授课,这节讲的是弓箭制作。

    张仲思看着夫子讲课,就不得不看他身后的那幅地图,大晋的幅员辽阔,包围着小小的东吴,东吴就像新衣服上的补丁,显得特别的碍眼。这群弟子整日对着这样一副图,恐怕他们都迫不及待的想把东吴消灭掉吧。

    “一张制作精良的弓,至少需要六种材料:干、角、筋、胶、丝、漆。每个地方多就地取材,所用的材料也大不相同。东吴和大晋的弓干就大不一样,这一点,我们新来的弟子仲思应该非常了解,请他来给我们讲讲吧!”夫子道。一般有新生报到,夫子都会探底。

    “东吴的树少,但竹子却应有尽有,所以弓干都用竹子,射程是一百步左右。而大晋物产丰富,挑了最适合的柘木、檍木为干,柘木干比竹干的射程要远得多,射程在一百五十步以内。至于角:东吴用了水牛角,大晋没有水牛,用的是羊角,牛角比羊角的韧性更好。其余四样,每个地方用的基本差不多。只有箭簇略微不同,东吴的弓身轻,喜欢用同样轻巧的三棱锥箭簇,这种箭簇在所有箭簇中最为锋利,百步之内可射穿铁索连环甲、皮甲等铠甲,因此得名`破甲箭‘,趟若遇上鱼鳞铠甲或是护心镜,破甲箭也是射不穿的。这两种铠甲只有重弩能破,重弩若遇上橹盾则会变成摆设。”张仲思侃侃而谈

    “看来我们的新弟子博学呀!把老夫知道和不知道的都说完了。听说孙皓随随便便的把美女剥皮丢进河里,老夫还以为是东吴美女太多的原故,没想到这才子也是俊美得很:呀!”夫子望着张仲思满意道

    “我都还没订亲呢,这狗皇帝也太浪费了。”

    “江南自古出美女,可也不是这样浪费的呀?”

    “这是真的吗?孙皓这么残忍吗?”

    众人七嘴八舌道,纷纷把目光投向张仲思。

    “是真的。我和妹妹来晋阳正是为了避难,䆠官何定为了讨好孙皓,在民间大肆搜寻美女,我妹妹被他下属相中了,家父便使了大把银子,连夜把妹妹送了回来。”仲思早就想好的说辞

    “那你妹妹应该很漂亮罗?”

    “那还用说!不美能被狗太监看上。既然来了晋阳,让我们也认识认识呗?”

    “他妹子也在我们书院,我刚刚听我妹子说了,她眼睛很大只,又亮又有神。”

    “那放学我们就去彤管堂。”

    众人的兴致被调了起来。

    “我妹妹还小,都还没长开,哪有什么美不美的?就眼睛还行,她很内向又怕生,这么多人会把她吓坏的。”仲思道

    “你都长得这么好看,性格还这般温润,你妹妹能差到哪去?”

    “不要这么小气嘛?都在一个书院,迟早都是要见面的。”

    “王兄,发句话吧?你难道不好奇?”

    王兄指的是王浚,字彭祖,今年十四,庶出,是家中唯一的男丁,排行第四。王浚的爷爷早逝,父亲王沈由伯父王昶抚养长大,王昶每每病重,王沈都把他当成父亲一样照顾,恭孝的贤名为世人所乐道,又拥立司马炎有功,获封博陵公,爵位高于王昶。与王浚订了娃娃亲的华芳一家,自觉累世受曹魏恩德,不愿做叛臣,举家迁往东吴,迁家途中,华芳不慎坠入长江,据说到现在还未寻到人。消息传回晋阳,太原有适龄女子的名门贵族都蠢蠢欲动,于是彤管堂就这样产生了。

    “三哥,你觉得呢?”王浚慵懒道,他整日里被美女们缠得不胜其烦,真提不起半点兴致。

    “闲着也是闲着,去见见呗!”说话的人是王澄,王浑的小儿子。

    “两位王公子都发话了,这书院可是王家开的,主人要见客人,哪有客人躲在人家家里不见面的?”

    盛意难违,仲思道:“你们可别把她吓着了就好。”

    “接下来说弩,臂张弩、连弩、大黄弩、泰弩…”夫子继续授课。

    彤管堂,夫子让大家做简单的介绍,安排就坐。

    这节课讲的是《论语》,纤纤早年跟着哥哥学过孔孟之道,她一直觉得这些东西乏味得很,无聊之际便开始研究隔桌的左芬——大才女年方十五,身子单薄,姿色寡淡又不喜打扮,在这群妆容雅致的贵女当中,像是鱼目混珠。倒是第一排有两位女公子,长相气质都颇为出众,刚刚的自我介绍,一个叫李兰心,一个叫卫绣,年龄与纤纤相仿。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谁来解释这一句?”老夫子道,他望了望满堂女学子,当中有两人自告奋勇举手,老夫子却当没见着般,道:“就请新来的弟子做答吧!”

    纤纤正盯着左芬发呆,众人等久了,齐齐的把目光转向纤纤。

    “张纤纤,你可知晓?”夫子又问

    纤纤这才站了起来,道:“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

    “坐下吧!左芬,你来解答。”夫子道

    “智者的智慧像流水一样因地制宜,善于变通;仁者的仁义像大山一样博爱、巍峨、崇高。”左芬道

    “很好!”夫子道,他只是想试试新弟子的水平,看样子,她也是来混日子的。

    论语这种东西,学好了也不能考功名。纤纤嗤笑,无所谓夫子的看法,又用崇拜的小眼神望着左芬。

    下课后,同窗们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问:“你家在哪?”

    “你家还有什么人?”

    “你家做什么的?”

    总算有人问出了重点。纤纤忍着厌恶,笑嘻嘻道:“家父在东吴给官家侍候笔墨,混口饭吃。因朝廷动荡,民生难安,所以跟哥哥回晋阳外祖家长住。”

    众人一听是个穷酸小吏,难怪连论语都不懂,新鲜劲也没了,纷纷散去。

    纤纤眼里的鄙夷一闪而逝,她感兴趣的左芬,果然跟她的诗一样孤傲,至始至终也没有多看一眼纤纤。

    纤纤走到了左芬桌旁,道:“纤纤初来窄到,人生地不熟,有什么不懂的能请教姐姐吗?”

    左芬礼貌一笑,点头道:“嗯!”

    “我家就在学院隔壁,我家的菜做得还不错,姐姐什么时候学习累了、乏了,欢迎随时到我家歇歇脚。”

    “好!”左芬心中不屑,谁家里头能少得了吃食,还要特地跑去你家吃?倒底只是个小吏,身上一股子穷酸。

    下午最后一节学的是女红。

    “大晋的织品非常丰富,大多以丝、毛、麻、棉为原料,用纺沙、辑绩、缫丝加工成纱线后,经挑织和机织成布帛。我们最常用的布帛是丝织,丝织有:花罗、绮绫、绢纱、锦、缎、缣、纨、色帛等…我大晋多用锦,主产于蜀地;而最好的丝织是花罗和云锦,产于东吴的江州、姑苏和钱塘郡。东吴产的云锦,能把狐裘的绒毛织进布中,看起来就像两面都长毛的狐裘,还可以做出各种花纹,贴身穿在里面又轻又薄又暖。”

    女公子们望着身上厚重的狐裘外袍,纷纷不满道:“凭什么好东西都给了那荒淫、残暴的孙皓?”

    “我们应该讨伐东吴,把江州、姑苏和钱塘郡收回来。”李兰心道

    “对,讨伐东吴。”

    众女公子们纷纷附议。

    纤纤的心咯噔一下,怎么上个女红课也能上升到战争?

    “卫姐姐,卫大将军打仗那么利害,他肯出马,一定能把东吴灭了。”李兰心道

    卫绣之父卫瓘文治武功,不但承袭了父亲——卫觊书法上的成就,还曾协助平定蜀国,只身擒邓艾,杀叛将钟会…凭借卓卓战功加封菑阳公,领都督幽州诸军事加征东大将军,在任上安民攘夷、政绩卓越。武帝视卫瓘为奇才,命他加领青州诸军事,一人都督两州诸军事,是本朝独有的荣宠。卫瓘所到之处,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而他已封无可封,武帝便给卫瓘的长子封侯,卫瓘推辞,将爵位让给了弟弟,卫瓘的贤名更被举世认可。

    “我爹爹也只是奉命行事,皇上让打才能打。”卫绣懒懒地看了几眼这群激动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