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关于电商人的二三事 »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

    陈晨按了一下喇叭,脑子里突然就想起了驾校教练在一旁说的那句话。轻抬离合慢给油,来走走走。她转头问徐卫东:“那离合在哪?”徐卫东眨了眨眼。凑过来亲她一口:“咱家这是自动挡,宝贝儿。”

    两个人吃了大骨头面,很香。这个期间吃一口热乎的感觉胃里都很舒服。出门的时候徐卫东说:“反正现在车也不多,你也开回去吧,科目二考三回果然是印象深刻,我觉得你这技术行啊。”

    陈晨捶他一下:“你是笑话我还是夸我?”

    “夸你肯定是夸你。我弟弟壮壮都已经拿完驾照,好像也快两年了,现在开起来还毛手毛脚的。我都不敢坐他的车。”陈晨依然小心谨慎的把准备工作做了一遍,系安全带按喇叭打火右转向松手刹。徐学东比划着和她说:“你上下马路牙子的时候,不要像刚才那样直来直去的。要偏着上拐大弯。左前轮先上,然后是右前轮,然后是左后轮,最后是右后轮,这样大着转进去,你这样如果两个前轮先上,咱这车稍微好一点,要是底盘低的那种车容易托底。你现在,往右又打方向,盘对对,然后给点油,慢一点给。对让右前轮先下,左前轮在下好了这个时候再给点油就行。你这样就斜着下来了。稍微慢一点行,回正。”他伸了手扶住方向盘。帮她稍微调整一下。

    “给油,超过去。”

    “现在吗?是不是太快了呀?”

    “给油给油,快点。”陈晨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超过旁边的一辆吉普车。过了以后,徐卫东慢慢的和她解释:“你看刚才你们两个是两个车道,但是他前面就有一辆白车,那个白车开的慢,吉普要是再往前,他就只能往你这个道上变,那时候你就被动了,离的太近不安全。前面是学校,限速的,不用现在就减速,离得远着呢。给油,快点!不要跟大车并行,你要不就快一点超过他,要不然就离他远一点,大车很危险,你看电视上,大车一旦出事故就是大事故。”

    回去的时候陈晨把他拉到电脑前,开始跟他说今天自己调广告的具体手法和心路历程。最近这几天广告投入都会比较多,但是没有什么成效,因为现在智能计划现在在处于学习阶段,熟悉精准投也是冷启动期。标准计划人群也不太精准,总之就是都不太好。

    “关于词包和人群,还要一点点的优化,这样店铺整体的人群就会精准起来。人群如果是乱的那就非常的麻烦,比如说你是一个卖电工钳子,但是呢,在人群不精准的时候很多一些宝宝妈妈或者是一些学生党会看到你这个产品,但是他们完全不会买。精准了以后流量就会变成是需要或者是想买可以购买你的产品的,这一类人到时候就能好一些。我今天把词调整到了……”她低头看电脑的功夫,徐卫东打了个哈欠。陈晨彻底无语了:”我在和你讲正经事,你都怎么都一点不着急呢?“徐卫东既然被人发现了,大大方方的当着她的面又打了一个哈欠:”那有什么可着急的,我又不懂,反正是交给你了你就弄呗。你着急是有用的,因为你知道怎么办,你明白。我有什么用呢?我要是着急那就是跟着干着急,何苦呢?有那功夫我看会儿球多好。“

    ”你心也是真大。“

    ”大不大的我也是强挺着,我听你一说那东西我就困,我就是怕你最初的时候推广的效果不好,心里头郁闷,没有人说道,憋出病来。其实你说的这个事儿最开始的时候你不就告诉过我吗?什么啊初期的时候调整阶段,推广效果不能太好,慢慢的需要持续的优化,这不都你说的话吗?现在不处于推广效果不好的时候嘛,那不是已经早知道这个过程吗?你就是心事太重。就老紧张。“

    陈晨扶住他宽阔的肩膀来回晃:”钱呢,钱呢钱呢,每天花的都是钱呢?我能不着急吗?“

    徐卫东老神在在地说:”也对,那你是得着急,我反正是看的挺开,你要弄不好的话我就去你家去,完了吃你的住你的。这么一说好像也挺好。“

    陈晨是一个比较容易焦虑的人,但是徐卫东在身边,看他无所谓的样子,她就觉得似乎能好一些。

    接连的两个月。陈晨白天要去锦明上班,下班的时候才能回徐东店里去,所以她一些推广的思路以及具体的操作手法都告诉了孙明强,孙明强学得很用心,也学得很快。他就是很有天分的那种人,一点就透。徐卫东感觉就不开窍,道理他都懂,但是具体要怎么做就不知道。陈晨自己也有一堆的事情要做。所以他们一般白天各自忙各自的,晚上的时候基本就窝在她家里研究各种各样的数据,徐卫东跟她讲现在货源是什么情况,对应的调整一下策略。因为有的时候可能要晚几天来货就把推广稍微收一收。上一次因为卖了很多,迟迟发不出去货,有了两个投诉。而且这些人也是很有意思的,他是收到货以后然后过来投诉说是未按约定时间发货。然后赔了钱。网上是这样说的,就是你如果长期大量的有这样的投诉的话,就证明你没有这个能力,你这个店铺实力不行,这样的话他应该会影响权重。

    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大的思路是对的,就需要具体的一些细节的操作手法,微微的调整。服饰和手串饰品本身推广就思路就不太一样。也走了一些弯路。现在的每一步都是必要的,行就知道什么行,不行,下一次就不这样做了。陈晨细细的把自己每一步的具体的操作手法以及心路历程都详细记录下来,对日后也是有一个参考。

    就这样,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