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光耀我辈读书人 » 第六章 兴国之策(二)

第六章 兴国之策(二)

    弊端三:越往后税收越难以征取。

    这个弊端其实和弊端一还有关联。

    由于土地兼并导致大量的自耕农或逃亡成为流民,或沦为奴隶,脱离了当地的户籍。由于管理工作滞后,大唐王朝户籍久不更新,朝廷却仍按照旧户籍征收租庸调,地方官员为了交差,就把早已不在户籍的租庸调均摊到没有逃亡的百姓身上,其结果是迫使更多百姓破产逃亡。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朝廷是按户籍中青年男子数量征税,但是土地兼并让很多农民变成流民和奴隶,没有了户籍。可是朝廷那边户籍又没更新,征税的名额没变,总量还是那么多,官员为了交差,就把税额分摊到流民身上,这样一来,农民不仅没了土地,没了户籍,没了亲人,一无所有之后还要交税?你让他们如何交得出来?

    你说古代的百姓如何活得下去?

    所以租庸调法税收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

    李浩然深吸一口气,因为接下来他所说的不仅重要,而且思路不能断,必须要一口气说完。

    “我想先生对租庸调法税收制度的弊病深有研究,不然不会一次考试就能高中解元,所以我就直接说出解决国库空虚的良策吧!”

    “其实大唐王朝并不是没钱,而是钱不在朝廷手中,在谁手中,想必先生也是心知肚明。关键就是如何从他们手中拿出,我说的可对?”

    范世庆摇摇头,表示没有问题。他当然也想过,但是这笔钱可不是那么好动的,动他们和动百姓一个道理,动之则动国运,一不小心就万劫不复!因为他们的利益和统治者息息相关。

    “这把刀是一定要动的,不动,不出三年五载,必定会山河破碎,百姓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本就因为征战而陷入水深火热的他们彻底失去希望,被外敌……”

    后果李浩然没有说,但是范世庆瞬间明白。

    “那你说有何良策?”

    “两税法!”

    “何为两税法?”

    “两税法即地税和户税!地税是指按土地数量征收税额;户税是指按每家每户财产多寡交税,你越是富有,交得税就会越多。”

    李浩然在心里感叹一下,不得不说,这两刀下去砍的也是真的狠,不过效果应该也是会很显著的。

    范世庆听完两税法后没有预料之中的惊叹,而是眉头紧皱:“你确定这两税法能够实施下去?”

    李浩然单手为掌,横向从脖间划过。

    范世庆冷哼一声:“年纪不大,杀心不小!”

    李浩然没有生气,他知道范世庆是在告诫他杀心不能太重,不过他还是插了一句:“此乃以小人之性命救万民于水火,值得!”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统治者也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不然整个大唐王朝都会被拖垮,快刀斩乱麻才是救国的良药,谁要是阻挡他,别说只是利益相同者,就算是……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挥刀。

    范世庆听完面色稍缓,低头沉思起来两税法到底可不可行,以及其中利弊关系。他可不会因为李浩然的几个字就完全相信,他有自己的思考。

    李浩然自己是不急的,虽然在他那个时空两税法只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效果非常明显,要不是唐朝继续征战,入不敷出,估计还能够强盛下去。

    当然两税法也不是没有弊端,但至少能够解决眼前问题。

    范世庆思考良久,叹了一口气,这次改革估计会有很多人不知不觉就不见了。

    他认定两税法是可行的,并且利大于弊。

    “此法可有注意事项?”

    李浩然点点头,注意事项当然有,而且不止一条:“有三条!第一,严禁土地买卖,此乃核心!第二,两税法实施前三年严禁再起战端,不然会功亏一篑!第三,此税法只能由朝廷掌控,各地藩王不得插手”

    毕竟唐朝鲜活的例子在那里摆着!

    范世庆点点头:“看来你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思考良久,很好,此法吾再无疑问,你该说一说兴国之策第二部分的内容了!”

    听完李浩然第一部分的“良策”,范世庆有点着急,也有点兴奋,但更多的是期待!

    不过就在李浩然即将开口时,他突然捂住嘴又咳嗽一下,不过这次不是润润嗓子,他摊开手,掌中出现一滩殷红血迹——他快撑不住了。

    之前都只是凭借那两碗掺了料的茶水吊着一口气,现在他知道自己不用死时,心神顿时放松下来,也察觉到身体各处传来钻心疼痛,再也压制不住伤势,口吐鲜血。

    范世庆冷眼注视着,没有动手救助,而是任凭李浩然咳血。

    李浩然也没有说什么,而是直接一甩手,将血液甩向凉亭旁边的水池。

    水池中,只见绿色莲叶,不见粉色莲花。这是早春,怎么可能会有莲花!所以只有那抹绿色承接住李浩然的几滴血水。

    范世庆对于李浩然破坏他的水池毫无反应,因为他并不在乎,这些只是他用来托物言志的东西罢了,他更在乎李浩然脑海中的东西。

    李浩然先是颤巍巍地把手在麻布衣服上擦了擦,又用手抹去嘴边残留的血迹,疼痛使他动作有些变形,所以擦得很慢,也很仔细。

    擦完,李浩然缓缓开口:“第二部分为水利!”

    “既然朝廷准备实施两税法,就必须要稳定的税收,光靠对地主下刀也只是饮鸩止渴,虽能保证国库一时充盈,但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荒地无人耕种!”

    “荒地重新开垦需要大量青壮年,但是连年征战,大唐王朝已经从元武二十年最鼎盛时期的万万户,降到如今不足三千万户,人口锐减七成,也就是说有七成耕地处于荒废状态,如果这七成荒地能有一半被开垦利用,来年税收也至少能够翻番!”

    “青壮年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肯定是无法解决的,但是却能够通过提高水利技术,让荒田自我灌溉,甚至女人和老人也能够开垦荒地即可。”

    “开垦荒地最重要的就是水,只要灌溉得当,就能让荒地变为万亩良田。所以可在要道处修建大运河,层层分级修建沟渠,满足荒地灌溉需求。”

    “其次是新的水利灌溉工具,包括水车、水轮、连筒等在内共五项,能大大提高引水灌溉效率。”

    “最后则是土地耕犁的改进,也能大大节省百姓耕犁时间,以免错过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