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逆势遨游 » 第一百二十六章善后的小麻烦

第一百二十六章善后的小麻烦

    正值萧瑜处境窘迫,就见丁当持盾过来,接应着萧瑜,回到石堡。邓家堡本来就是按照要塞城堡修建,城墙坚固,防御周密。堡中储备丰盛,弓箭器械,一应俱全。那些人追到城墙下,被箭碟上的村民居高临下一阵箭雨,挡了回去。

    那队人去后不久,就见大部兵马,约有十几队,两千多人,浩浩荡荡,来到城墙下。

    众人见来者势大,都感恐慌。他们毕竟只是普通的驿户,靠着城墙坚固,挡住小队的士兵,还是不成问题,但现在有大队兵马来攻,自然不知如何是好。

    萧瑜站在城头,向下望去,只见居中的一名黑甲将军肥头大耳,手提一柄斩马刀,却是旧识勃哥木儿。

    萧瑜转念一想,便即知道,当时勃哥木儿来到这里,是探路来了,不知为何,会被飞剑斋的刺客缠住。那次探路,自然是为了袭击这位哈兰郡主。他当即双臂挥舞,报上名字。

    勃哥木儿见是萧瑜,也感意外,大声叫嚷了几句。这时人声嘈杂,距离遥远,也没有听清他说的是什么,就见他举刀挥舞三下,掉转马头,带着部下又原路回去。

    外部威胁解除,萧瑜松了一口气,歇息了一会儿,便检视众人伤势,见那八个亲卫受伤甚重,几个村民也受了剑伤,妇孺老幼们大都无虞,只是惊吓过甚,又见房屋被毁,家什全无,颇感惊慌,来到这座素来惊恐的石堡之中,更是忧虑恐惧,惶惶不可终日。

    萧瑜肩头剑伤不轻,又受了极重内伤,背上一个箭伤创口深可见骨,使他行动艰难,奔波了半日,筋疲力尽,但他不敢懈怠,找来陈川,让他打开粮仓,烧火做饭,同时传告乡民,邓延已死,邓家煲再也不会危害乡邻,鱼肉百姓,尽管放心在这里歇息,没有危险。

    陈川早已隐隐猜到,事实该当是如此,只是邓延实在作恶太多,本领又大,精明过人,没有得到确凿消息之前,不敢询问,也不敢动念猜测,这时听到萧瑜当众宣布,这才心下宁定。

    陈川脸露笑容,捋须而笑,随即又想起那邓延该是萧瑜的师父长辈,这样在萧瑜面前幸灾乐祸,实在不妥,便将那份喜悦压在心底,收敛了笑容,肃容道:“少爷,如今怎样行止,还请示下!”

    萧瑜道:“大兵虽然退了,但刚才我杀了不少士兵,蒙古人向来有仇必报,定会返回屠村泄愤,那勃哥木儿也非善辈……”

    陡然觉得胸腹间一阵抽痛,咳了几声,弯腰捧腹,便觉得腋下伸来一个手掌,软滑细腻,回头看去,却是丁当,他笑了一下,摇一摇头,丁当温柔一笑,抽回手掌,却去搬来一张软凳,扶萧瑜坐下。

    萧瑜心中感激,知是她作为丫环,细心周到,颇会照顾别人,展颜一笑,表达感激,见丁当脸色一红,更见娇羞,垂头退回身后,心中一荡,暗道:“丁当体贴周到,性格温顺,但又有种别样的坚韧机智,虽然跟我年龄相仿,心智见识,却比我强得太多,不可同日而语。”

    言念及此,便向她问道:“丁姑娘,你怎么看?”

    丁当抿嘴笑道:“我一个弱女子,自幼长在深闺,全无见识,又有什么主意了?”

    陈川见萧瑜脸色苍白,强打精神,知道他伤后乏力,这时精神不济,便提议道:“少爷一直住在堡中,不知周边的地理形势,咱们葫芦湾本来便是一个驿站……”

    微一停顿,眼角瞥向丁当,沉吟片刻。

    萧瑜心中纳闷,尚未反应过来,愕然顾望,丁当却知道,这位陈川阅历丰富,对自己这些外人,怀有提防之心,碍着自己在这里,不好坦承明言,便即强颜一笑,欲要回避。

    萧瑜这才知道其中原委,忙拦住她,道:“陈老伯,咱们同仇敌忾,共进共退,现在已是生死之交,实在不必见外。何况,邓主管已死,这里的营生,便无须再经营下去,还请有话直说为好。”

    陈川陪笑道:“是,萧少爷侠肝义胆,顾全大局,是老汉多虑了。村中的青壮村民,都曾受过专门训练,在附近搜集消息,现在我便先派人去四周打探消息,刺探敌军虚实,然后咱们相机而动,如何?”

    萧瑜喜道:“甚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陈川自去安排,片刻之后,厅中喧闹,嘈杂不休,萧瑜和丁当过去察看,见是几个村民拿了兵器,将那八个伤兵团团围定。

    村民们神色不忿,高声叫嚷,亲兵们却皱眉咧嘴,甚是不忿。

    原来是那些个村民眼看着房屋烧为灰烬,多年家产尽数化为乌有,心下难过。但大部分人都是默默垂泪,有一家村民却心下不忿,朝着这些个卫士泄愤。

    正值村妇烧火做饭,送饭上来,这些个元兵是郡主的亲兵随从,战力骁勇,却也地位颇高,养尊处优惯了,受不得一丁点委屈。

    他们这时受伤惨重,又在丁当姑娘的命令下,违心救助这些汉人百姓,然后与他们杂处一地,心中本来便已不甘,夹杂着些委屈不满。那村民跳脚叫骂,他们皱眉忍着,不去计较,谁知正要接过来饭菜就餐,那家里的农妇往饭菜里淬痰泄愤,这些人登时炸了,怒气勃发,大声呵斥。

    那家人本来也是窝了一肚子的火气,丝毫不让,顿时你来我往,吵个不休。

    萧瑜听他们讲明原委,好不气恼,只感匪夷所思,不能想象,世间竟有这样忘恩负义,不知好歹的无礼之辈。再怎么迁怒于人,也该知道,若非这些卫士舍命相救,莫说房屋被毁,落个家破,还要死于非命,沦为人亡。

    这才刚刚脱离危险,却来埋怨救命恩人,实在是不知所谓。

    他在这里一待三年,虽然与世隔绝,跟村民们交往不多,但受到村民供养,朝夕相处,内心深处,早已将村民们当作自家人一般。他自幼受到疏忽,形象狂躁,实则外冷内热,极易心软,外人稍有辞色,便大受感动,否则的话,他也不会不顾性命,在山谷狼群口下,村中围攻之中,两次冒死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