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险情之弱鸡小曾要逆袭 » 290 赔偿

290 赔偿

    沪太路车祸的事件,热闹了小半个月之后,也就渐渐淡出了大家日常的话题。这大概就应了那句话,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是故事,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才是事故。

    至今还心心念念这件事情的,怕是只有王兰了。

    警察对事故的调查结果,她不敢说那绝对不是真相。也许张川,为了她们娘儿俩,真的能做出这样的狠事来。

    大约在三年之前,他们拿出了好不容易存下来的50万,买了现在住的这套房子,虽然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但从此也成了“房奴”。她不过是个超市的收银员,每个月工资5000出头,张川算是在一家民营企业做个小“经理”,管着两三个人,其实薪水也并不高,扣完社保交完税,到手的钱才8000多一点。有孩子要养,王兰的父亲和张川的母亲身体也不太好,他们时不时还要贴补老人家一些药钱,日子过得并不充裕。正因为如此,下了班之后,张川还会开几个小时的车,接点活来贴补家用。但是那辆车,也是贷款买的。

    刚开始面对每个月几乎占他们全家收入6成的贷款,王兰的心悬在空中半点儿也没法着落,反倒是张川挺有信心。尤其是这一年来,他时不时都会高兴地和王兰算上一笔账“你看,我今天开车又赚了100多块,如果这个月都生意这么好,能多3000块钱,到时候带你和宝宝去吃顿海底捞!”或者是说“今年公司好像业务挺好,据说年终奖能多发一个月的工资,那个税扣得少,等于多了一万块。要不咱们一家三口去杭州旅游?”

    努力工作的张川,就在这个时候遇到了也努力工作的保险代理人。可能是因为大家都不容易,张川就和他闲聊了一会。那时,他本来并没有想过要额外支出一笔费用购买保险,毕竟家里的开销不轻松。

    但就在9个月前,公司里一个同事突然查出来胰腺癌,这种病据说发得快,人走得更快。张川此时突然想到那个保险代理人和他说过的那些不太中听的话“你是全家最大的希望,只要你还在,健健康康的,能继续赚钱,一家人的日子都能过得更好。我相信你每一年都能升职加薪,所以,就这么20年,每年拿出你工资的不到5,就确保不管怎样,你的房贷和车贷都能还上。如果真的平平安安的,过了几年加工资了,这几千块钱,你就更加不在乎。但万一出了点什么事,至少确保房子不会被银行收走,你的孩子还能继续念书。”

    于是,张川给那个保险代理人打了电话,说他决定好了要买人寿保险。核算了他还剩下的贷款金额,以及孩子到大学毕业之前要用的钱,那张保单的保额,最终确定为300万。

    为了这事,王兰还和他吵了一架,说他这是触了霉头,还浪费钱。

    所以当张川出事之后,王兰从抽屉里翻出那张保单,看着上面身故保险金300万的数值时,绝望中还算是留出一线希望。她打通了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了解到要把保单、死亡证明还有其他身份证明资料交进公司,等结案之后,就会把钱汇到她的账上。那一刻,看着挂历上每月25号的还房贷的提醒,王兰总算觉得,自己还能撑下去。

    可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原以为zr这样口碑还不错的保险公司,会很守信地把理赔款打给她,没想到最后等到的居然是一封拒赔通知书。王兰彻底绝望了,她觉得自己离疯魔,只有一步之遥。

    她翻阅了微博里所有跟这件事相关的帖子和评论,也在各种论坛里寻找消息,更是打了无数个电话询问这个判决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最后得到的结论仍是

    张川的死亡原因,推定为肇事逃逸过程中发生意外,属于违反法律法规而导致的身故,保险公司有权利不予以理赔。

    即便心里隐约觉得这未必不是真相,可王兰还是反反复复告诉自己,这不可能!这种死无对证的事情,她一定要为孩子争取到那笔赔偿金,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即使是……她没法真正面对自己的良心。

    王兰知道,保险公司目前在人们心目中的口碑,还是两极分化的,所以,如果自己站在被这种大型企业“欺凌”的弱势群体身份之上,去闹一闹,也许就能争取舆论的帮助。~

    她当然不会以一己之力跑到zr的总部门口去拉横幅,那样除了被拍照放到网上,热闹甚至被嘲弄一阵,几乎没有一点用处。所以,几乎没有发过微博的她,用那个干干净净的账号,写了一个帖子出去。

    没有文笔,个位数的粉丝,甚至连配个图片都不会的王兰,发的微博,一周以后,阅读量还不到100,转发的人数为0。和她想象中的网民们同仇敌忾,唯恐天下不乱的群情激愤几乎是背道而驰,她这篇控诉“保险公司收保费的时候说得可好听了,结果人死了要赔钱,却找了好多道理欺负我们孤儿寡妇的,一分钱也不肯赔”的短文,淹没在明星出轨分手、体育比赛和大企业广告这些人们津津乐道的消息中,像是一滴水落入大海之中,自以为拼尽了全力,却完全留不下自己的痕迹。

    可王兰能怎么办呢?她除了这个办法,再找不到别的让自己能够申诉的渠道。于是,她每天都发一遍,后来还随机找了许多有上百万上千万粉丝的博主,在他们的微博下面,一条一条地评论,像是一个早已失声的人,还在向着天空呐喊,希望通过自己几不可闻的声音,唤起谁的共鸣。

    或许是她笨拙而执着的表达,让人觉得这个故事是真实的,从某一天开始,人们突然又想起了曾经上过热搜的那场车祸,然后把这个可怜兮兮的寡妇的控诉和那件悬疑剧一般的案子联系了起来。

    “真的是要命了,我们公司怎么上了热搜?”一夜之间zr的好多员工,都突然发现了这件事。

    品宣部门早已忙成一团,一个300万而已的小小理赔事件,居然成了全网关注的焦点,甚至连亚太的老大都知道了这个事。理赔部和个险部当然被狠狠地骂了一通,而高端健养部也遭受了波及,却是大家始料未及的。也是因为这件事,曾言言才知道,原来那件案子里,有zr的客户,并且没有获得理赔。

    有许多大客户,购买zr的保单,是看中了这个品牌,就像是箱包他们喜欢lv,酒店他们钟意香格里拉,在这些人眼里,一个好口碑的品牌,是它们最大的价值所在。而这次事情闹得zr相当被动,连带着好容易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也在短时期内受到了影响,不少客户要求公司给一个合理解释,更有不少正在跟进的单子,因为此时而没能继续签下来,还有不少退保的要求。

    曾言言的推动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有人问她,我们公司赚了那么多钱,难道真的就是因为尽可能不给客户理赔吗。

    这或许就是感情上和法律程序上的两难吧。曾言言自己都觉得那天的张川就是想要再去撞死者一下,当然也可能是确定她已经死了想逃跑,总之在现场看,不是太像他会去叫救护车的样子。所以这种违法的行为,纵然导致了张川本人的死亡,的确也是照着免责条款,应该不赔付。这是大数的公平,防止的还是逆选择。

    然而对王兰来说,自己的丈夫毕竟是死了,面对巨额的债务和孩子的学费,保险赔偿金本来是她的希望,却这么破灭了,又怎能不觉得悲愤?

    “曾老师,你觉得,公司到底该不该赔这笔钱啊?早知道搞成这样,才300万,赔给她,比现在媒体、客户、渠道那里处理后遗症,成本可低多了。”

    是啊,早知道……可保险的存在,不就是因为人生没有什么早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