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江河奔腾的年代 » 第四十一章 预调鸡尾酒出现

第四十一章 预调鸡尾酒出现

    在八十年代什么最火热,那必然是学外语,尤其是像沪港这样的开放城市,所有人都以会外语为傲。其中最热门的无疑就是英语。无数人在宣传中向往着那里的自由世界,向往着人人都有大house的米国梦。

    外语角就是这个时代诞生出来的东西,人们会选择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来到公园的角落只说外语,只用外语交流。

    这种办法有没有效果,自然是有一定效果的,可是其中又有多少人是假借着这个名头搞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那可就不得而知了。

    白麦漪参加的这个所谓的外语角,距离宝钢不远。不过苏玖来了,不来迎接反而去什么外语角在陈克英看来这就是胡搞。

    “麦漪自打来了沪港之后,很快就沾染上了这里的习气,之前不是发了一大笔的工资,她可倒好直接去买了一大堆的化妆品。整天心思也不再工作上,我看她就是被自由化的风气给带坏了。我也不好说她。”

    陈克英说都是自由化的错,这一点还真没说错,自由化风潮就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特征,一直持续到苏玖穿越前的时代都是如此。

    苏玖的脑海中又想起了当初那个给他送烧饼的女孩,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仅仅只是离开了这么短的时间,白麦漪居然会变成这个样子,心中有些不愿意相信,可又不敢确定。

    “其实我也不希望大家都来接我,这些客套就免了吧,学一学外语还是不错的。你还是先跟我说一下最近沪港这边的情况。”

    “嗯,沪港这段时间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七宝的势头很猛,推出了的那个低价的口杯酒很受市场的欢迎,一方面是单价低另外一方面就是可以当个杯子用。”

    常见的一瓶白酒的价格是三块钱,而口杯酒的价格只有七毛还白送一个杯子,这样划算的买卖很受沪港地方的小市民喜欢。

    “你是不知道,最近市面上的白酒基本都是七宝的酒了,我们运来的原浆都有点供应不及了。”

    陈克英所说的情况还在苏玖的预想范围内,七宝本来就是沪港地区的大厂子,差的只是一点方式方法,找对了方法打败其他的厂子算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了。

    “那还是去七宝那里看一看吧,我这心啊可是一直悬着呢。”

    来到了七宝酒厂,映入苏玖眼帘的就是这里热火朝天的景象,似乎与上一次相比这里的员工多出了好几倍。苏玖的到来很快就将周兴民给引了出来。

    周兴民一脸兴奋的拉住了苏玖的手,自从他采用了苏玖的建议之后,这销售额是节节攀升啊,如今整个沪港的市场,他一家就独占了六成以上的份额。

    增产畅销品,减产滞销品,七宝的仓储空间得到了极大的利用。而且因为都是小容量的产品,资金的流转速度也增快了许多。

    “苏厂长,我可是等你好久了啊,我看要不是我这里第一批次的鸡尾酒生产出来,您的大驾我是请不来的啊。”

    “周厂长这是哪里的话啊,你也知道泗州来沪港不是很方便,你这里一打电话,我这不就火急火燎的赶了过来,怎么样生产出来的第一批鸡尾酒!”

    周兴民拿出了两罐用铁罐包装的预调鸡尾鸡,递到了苏玖的手中。

    “这是根据您的配方制造出来的第一批的鸡尾酒,你是不知道这东西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可真不是那么容易的,稍稍配料出现一点偏差,那味道可就天差地别了。”

    这第一批的预调鸡尾酒是最经典的白桃口味以及橘子口味。

    沪港当地就是水蜜桃的种植大户。明朝王象晋的《群芳谱》中就有记载:“水蜜桃独沪港有之,而顾尚宝西园所出尤佳”。

    这里所说的顾尚宝西园就是指今天的露香园,而到来清代水蜜桃在沪港附近的区域开始了大范围的种植,直至十九世纪传入了东瀛,由此诞生了一个改良品种白凤,现如今的绝大多数品种都是在这个优良种上改良而来的。

    世界上的绝大多数的鸡尾酒采用的果汁都是橘子这一类,可是东瀛人却是独爱白桃的,后世的微醺系列的鸡尾酒大多数销量都是来自于白桃口味。白桃从一个由华夏进口而来的品种,逐渐变成了东瀛的独特文化。

    由此还诞生了一个名为桃太郎的传说。

    水蜜桃虽然好吃,一直以来有一个非常不好的问题,那就是保质期很短。尤其是在南方,水蜜桃的保质期从成熟落地之后,保质期只在短短的一周,甚至有些只有两天。

    种植水蜜桃的农户一般也不敢多种,大多都是拿到了附近的集市上去卖,卖不掉的就只能自己吃。

    如今的确是有不少的罐头工厂,但也杯水车薪。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把这种初级的农业品,加工成为工业品。可是绝大多数的桃罐头厂是不收水蜜桃的,因为水蜜桃相较于黄桃贵了不少,黄桃罐头才是此时人们的最爱。

    “我们这一次和周围的农户签了保本的采购协议,他们才敢种下五千亩的桃园。如果这一次进入东瀛市场失败,我可是不敢面对那些农民的。”

    五千亩的桃园对于沪港地区来说绝对算是不少了,毕竟沪港这个地方的耕地面积就没有多少。

    “是在南汇吧!”

    “啊,你这都知道?果然是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确是那个地方。不过你真的有把握吧,这越到这个关头,我的心里面就越是不踏实啊。”

    附近可以大量种植水蜜桃的也就是那个地方了,南汇的水蜜桃也的确在后世非常出名。苏玖小的时候就很喜欢吃水蜜桃,水果应季的时候几乎是一箱一箱的买,刚买来的时候个个是硬的,吃着吃着就变软了。

    “对了,这出口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吧,相关的报关业务怎么样了,销路你考虑清楚了吗。”

    “正要和你说呢,相关的报关文件都已经准备好了,毕竟是借着创汇的名头,是交由对外经济贸易部牵头的,准备在先办一个食品展销会,东瀛那边的市场没有当地的客商是根本进不去的。”

    提到食品展销会苏玖便来了兴趣,现如今的绝大多数的展销会都是在国内办的,比较出名的就是羊城展销会。一般展示的都是小家电一类的商品。

    “什么时候?”

    “应该就在这几日了,不用你说我也已经买好了摊位了。”

    “不,这一次的展销会,我们先不着急参加!”

    “什么!”

    这一下轮到周兴民不解了,明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展销会不参加也就没有东瀛那边的货商,没有东瀛的货商应该怎么出货呢,苏玖这是在搞什么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