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 » 第三十五章燕王的野心

第三十五章燕王的野心

    看着颤颤巍巍的夏原吉,朱元璋心底颇多感慨,他是真心实意的担忧这些老臣的身体。

    更何况,看对方咳得死去活来,应该是染了风寒。

    在这时候,年轻人得了风寒都很难挺过来,更不用说垂垂老矣的夏原吉了。

    再说,现在正值救灾关键时候,户部属于牵头部门,可不能有丝毫掉链子。

    更主要的是,听到李继儒的一番谈话,朱元璋也觉得自己对于官员确实太苛刻了。

    因此,只得赶紧让一旁的内侍送去一条凳子。

    看着杀神皇帝如此温暖的举动,满朝文武诧异不已。

    他们还从没见到朱元璋有这么体贴大臣的时候。

    虽然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但大家却有些感动。

    众人都不是受虐狂,谁不想有一个好相处的上司呢?

    正当众人惊异皇帝的改变之时,一人出班禀奏道:“父皇,尚书所言甚是,眼下最急之事,乃是把粮食尽快送到百姓手中,才能安抚日渐不平的民意。”

    “与此同时,应该马上筹钱捐粮以保证受灾百姓的生活,否则一旦民心不忿,社稷动荡,大明危矣!”

    众人抬眼一看,却是燕王朱棣。

    如今大明诸王都还没有前往封地,每次朝会都有听政议政的权力。

    燕王朱棣属于马皇后养大的,又加上聪明伶俐,朱元璋对其甚是喜爱,算是皇帝比较喜欢的皇子之一。

    朱元璋点点头:“棣儿可有良策,不妨说来大家议一议。”

    朱棣高声说道:“儿臣建议文武百官主动捐钱捐粮救助百姓度过难关,为了表示诚意,儿臣愿捐出白银5000两,粮食一万石用于此次雪灾。”

    朱元璋拍手叫好:“棣儿心系百姓,朕心甚慰,既然如此,你的捐赠朕收下了。”

    说完,朱元璋转头看向众臣问道:“诸位爱卿觉得燕王的提议如何?”

    见此,众朝臣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

    很显然,皇帝是认同燕王朱棣这个方案的。

    如果不同意,定然会惹得皇帝的不快。

    可如果同意,这可是从自己口袋里掏钱啊!

    他们这些官员领到的俸禄刚刚够家里的开支。

    如果捐钱捐粮,他们自己都要成为救助对象了。

    特别是那些五品及以下的官员,简直是哭丧着脸。

    毕竟,他们一个月的俸禄才有几两银子。

    让他们捐钱,这不是割肉吗?

    不由自主,众人愤怒的眼神齐刷刷望向燕王朱棣,这家伙真是太可恨了。

    在众人看来,朱家这些皇子的俸禄是他们的千百倍,即使捐出5000两银子也只是九牛一毛。

    可他们若是把俸禄捐出来,那可真要喝西北风了。

    一时间,大家都有些进退两难。

    看着众人都没有动作,朱元璋本来欣喜的脸色变得阴沉了起来。

    见此,徐达微微一叹:“陛下,微臣也愿意捐出2000两银子由于此次赈灾。”

    话音未落,韩国公李善长表示捐出了2000两银子。

    有两位当朝国公带头捐赠,众官员虽然很不情愿,也只得康慨解囊。

    “陛下,微臣也愿意捐出一个月的俸禄……100石粮食……”

    “微臣捐出一个月的俸禄……20石粮食……”

    瞬间,捐款的声音此起彼伏。

    捐款的数额和官员都被一旁的书吏一一记了下来。

    可惜,100多名官员的捐款,一统计下来,总计还不到5000两,粮食也不到1万石。

    听到这个数据,朱元璋沉默了。

    转头看向一个个官员肉疼的样子,朱元璋并没有发怒,反而觉得有些愧疚。

    这时候他才醒悟过来,李继儒说的那些话真的没错!

    在他手底下当官真是太穷了!

    难怪李继儒会说出狗都不如的论调。

    沉默了片刻,朱元璋沉声说道:“众位爱卿一心为民,朕很欣慰,请你们放心,朕会把这些钱粮全部用在受灾百姓的身上,也会向天下广而告之,让百姓都知道众位爱卿的义举。”

    “陛下圣恩,微臣惭愧!”

    众朝臣齐刷刷跪倒一片。

    虽然拿出钱财很肉疼,但能够获得些许名声也是好的。

    此时突然有一人出列:“陛下,此次救援钱财和物资事关重大,也是燕王提出来的建议,何不让燕王代表陛下巡抚江南诸县,视察民情、惩治贪吏,这样即可体现天恩,又可安抚万民之心?”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大家的目光都齐刷刷集中到说话的人身上。

    此人乃是燕王朱棣的铁杆手下李希颜,他不仅是朱棣的老师,也担任礼部侍郎之职。

    李希颜在士林中的名声很好,因为与朱棣是师徒的关系,每每为燕王说好话。

    此时提出让朱棣巡抚受灾诸县,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可如今朱标的太子之位稳若金汤,大家都搞不明白,为何李希颜还故意提出这样的建议。

    毕竟,只要朱元璋在位的一天,谁也夺取不了朱标的储君之位。

    与太子朱标相比,燕王朱棣虽然性格更加果决,也不缺朱元璋的信重、宠爱。

    但燕王朱棣因为身份的原因,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太子,更不可能成为皇帝!

    最主要的是,李希颜作为礼部侍郎,对于礼节方面那是最了解的。

    即使要去,也是太子代皇帝前往,根本轮不到燕王。

    如今李希颜直接建议由燕王朱棣代皇帝巡抚,是不是有些唐突了?

    难道大明朝也要出现争储的戏码?

    众人猜不透其中的奥妙,就只能静观其变,看皇帝怎么定夺了。

    朱元璋阴沉着脸,死死的盯着李希颜。

    此时他已经看出来,这个李希颜只是被朱棣推出来打前站的罢了。

    可他有些想不明白,儿子朱棣为什么要去谋这样一个差事。

    要知道,这个差事虽然能够获得好名声,但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果出了一点纰漏,反而会惹上大麻烦。

    半晌后,朱元璋才说道:“棣儿,代朕巡抚灾区,可是你自己的意思?”

    “父皇,儿臣确实是想为父皇分忧,也想为百姓做一点事儿。”朱棣大方的承认。

    此言一出,众人一脸诧异的看向了站在首位的太子朱标。

    难道这位太子殿下失宠了?

    否则,燕王朱棣怎么敢如此明目张胆?

    闻言,常茂大急,连忙说道:“陛下,请您三思,让燕王代天巡视,此举太过草率,恐怕会惹得朝堂动荡,天下不宁!”

    作为太子的铁杆支持者,常茂是最不希望太子失宠的。

    太子妃是他的妹妹,只要太子安安稳稳登上皇位,他们常家定然会享尽荣华富贵。

    礼部尚书陶凯也出班反对:“请陛下三思……”

    当即,殿中90%的官员都站出来奏请皇帝三思。

    见到这一幕,朱棣眉头不由皱了皱,神情复杂的看了太子朱标一眼。

    这位便宜皇兄果然受众官员拥护啊!

    不过,即使这些官员闹翻天又如何,只要皇帝同意,谁也阻拦不了。

    果不其然,朱元璋面无表情:“诸位爱卿稍安勿躁,这事朕自有考量。”

    如此一说,殿中嘈杂的声音这才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