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 » 第一百一十五章怼天怼地

第一百一十五章怼天怼地

    由于空中的风势有些大,李继儒听得并不真切,赶紧又下降了一些,这才听得清楚。

    看着毛二虎,李继儒说道:“请毛将军转告陛下,微臣停好飞行器就来。”

    说着,热气球朝着一块空地飞去。

    听到毛二虎与李继儒的对话,刚才的那群官员顿时尴尬不已。

    本来以为遇上了神仙,哪知道却是李继儒这个棒槌,实在是太丢人了!

    一部分人顿时不悦了,怒喝道。

    “忠义伯只会装什么鬼,弄一些奇淫技巧混淆视听,如此作为,怎能当官,简直岂有此理。”

    “是啊,像这样的人根本不配为官,更不配与我等同列于朝堂之上。”

    “对……咱现在去找陛下,一定要严惩……”

    “依我看啊,这小子就是仗着陛下的信任无法无天了。”

    “是啊,等一会儿老臣一定请奏陛下,治这小子一个大不敬之罪。”

    看着众多官员群起激愤,李善长却满是鄙视。

    这些人也实在太不要脸了!

    刚刚还说自家二郎是神仙,现在又想找茬,真以为他这个太师是吃素的?

    于是李善长脸色一肃,沉声喝道:“各位同僚,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难道你们就只会把注意力关注在这种小事上?”

    “雪灾让百姓生灵涂炭,大家还是把精力放在处理这些政务上吧,你们说呢?”

    听到这话,众多官员尴尬不已。

    他们倒是忘了!

    人家李继儒再是棒槌,再怎么胡作非为,也有一个当太师的老爹罩着。

    如今当着别人老爹的面,要弹劾别人的儿子,这不是扯吗?

    不过,都怪李继儒那混蛋,没事弄了这么大一个孔明灯干嘛?

    害他们其中很多人认为是神仙的飞行器,真是丢脸丢大了。

    心中暗暗诅咒,这家伙这么喜欢装逼,希望直接掉下来摔死算了。

    虽然很多人咒骂,但更多的是羡慕。

    谁不想体会飞天的感觉啊?

    看来回去以后还得让人也制作这么一个孔明灯才行。

    可摔死了一众人后,他们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孔明灯都能够载人在天空自由翱翔。

    既然知道对方的身份,众多官员陆续回到太和殿。

    一进到殿下,一些官员好像商量好了一般,呼啦啦跪倒了一大片。

    “陛下,忠义伯今日之举,简直是对仙神的挑衅。”

    “若是上天怪罪下来,可能又会降下灾祸,到时候必会引起百姓生灵涂炭。”

    “我们认为,应该把惩罚李继儒,以息天怒。”

    “臣恳请陛下治罪忠义伯,剥夺其官职爵位。”

    看着这些人丑恶的嘴脸,李善长脑门青筋直冒!

    这帮家伙真以为他李善长好欺负不成?

    老虎不发威,真把他当成病猫了?

    咱二郎的官职爵位,岂是你们一言就能定得了的?

    正想强硬回击的时候,便听到耳边响起一声流里流气的呵斥。

    “你们这些人真不要脸,平时口口声声说礼仪廉耻,却在背后说人闲话,难道孔孟之道都学到屁眼里去啦?”

    此言一出,众人惊愕不已。

    转头望去,却是李继儒已经从太和殿门口走了进来。

    听到这话,李善长开心不已。

    这话骂的实在太好了,心头的气都顺了很多。

    自家二郎果然威武。

    这种话他李善长不能说出来,但李继儒却可以。

    毕竟,相对于大殿里面的人,李继儒算是晚辈。

    这种怼人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自然是很伤人。

    既然儿子顶上,李善长决定静观其变,眯着眼睛宛如老僧打盹。

    看着李继儒虎步龙腾般踏入大殿,大有只要挡路的就一脚踹飞的架势。

    刚刚还跪在中间联名请奏的官员纷纷往两边散开,生怕被李继儒这家伙踹飞。

    如果在这里被这家伙踹上一脚,那他们可真要羞愧欲死了!

    毕竟,能在这大殿的人,年纪最起码也比李继儒大了一倍。

    而看到这些人对李继儒畏惧如虎,徐达和汤和等人老生大慰。

    果然恶人还需恶人磨啊。

    对付这些故意找茬的人,就不能很他们讲理!

    他俩很了解李继儒的脾气,那可是睚眦必报的家伙。

    这些人弹劾谁不好,非要弹劾这位棒槌,他可不会按常理出牌。

    跪在殿中央,带头弹劾的胡惟庸心头一颤。

    他真没想到李继儒会来这么快。

    之所以会弹劾李继儒,一方面因为是为了打压李善长,分裂淮西派系。

    另一方面也是有自己的私心。

    如今大理寺由他一手掌管,自然是不想别人横插一手。

    虽说大理寺少卿也属于他的手下,但若是不听话,还是有很大的自主权的。

    另外,有李善长作为靠山,胡惟庸真怕李继儒威胁到自己。

    李继儒今天正好搞出这么一出,胡惟庸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虽然不一定把对方给撸掉,但若是能够打压对方一番,甚至让李善长颜面尽失。

    毕竟,李继儒今天闹出的动静可不小。

    可他万万没想到,李善长没有跳出来,当事人就已经到来。

    看到李继儒嚣张跋扈的样子,

    胡惟庸起身大喝道:“忠义伯,太和殿乃朝廷庄严之地,岂容你放肆?”

    “你没看到我们正在议事么?”

    “而且,今日在这里的官员至少都是从三品,你一个四品官员有何资格进来?”

    “另外,你这个四品官员还没有去报道和备案,根本没资格进殿,此乃死罪!”

    看着如同疯狗一般对自己撕咬的中年人,李继儒有些意外。

    好像不认识,也没得罪过他呀!

    怎么好像给他戴了帽子似的?

    不过,既然对方想找茬,李继儒也不客气,斜睨了这家伙一眼,问道:“你谁呀?”

    “我乃大理寺卿胡惟庸……”胡惟庸傲然一抬头,回道。

    李继儒眼中闪过一丝讶然。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奸像胡惟庸啊!

    40来岁的样子,身高中等长相普通,除了那双鹰沟眼,好像也没什么奇特之处啊!

    真没想到这样一个人,居然会牵连好几万人被杀,十几万人被流放,妥妥的灾星。

    李继儒可不管对方是谁,直接开骂。

    “如果有病就得治,聋了就回家养老。”

    “陛下都没说什么,你却先跳出来,真是丢人现眼。”

    “真以为自己是大理寺卿就可以颠倒黑白吗?”

    “依我看,你这种小人根本没资格担任大理寺卿,更没资格当官……”

    胡惟庸气得胡子都快立了起来,大声道:“竖子,岂敢辱我,简直岂有此理……”

    李继儒铿锵的说道:“我何曾侮辱你了,你可不要血口喷人。”

    “明明是你先故意找茬,难道就不允许别人辩驳?”

    “刚刚在太和殿外,毛将军已经传达了陛下的旨意,让我直接来太和殿觐见。”

    “而你却百般阻挠、横加指责,还满嘴喷粪说我没有资格,你以为你是皇帝啊?”

    “你是不是皮痒了找骂,真是太贱了!”

    “如果我是你,干脆跳茅坑淹死算了,否则真浪费粮食。”

    话音刚落,只听噗嗤一声,胡惟庸一口老血喷涌而出,颌下的胡子也沾满了鲜血。

    整个人顿时萎靡了下去,趴在地上直哼哼。

    要不是还捂着胸口喘气,众人还以为胡惟庸直接挂掉了呢。

    见此情景,李继儒憋了憋嘴,有些无语。

    这奸相的抗骂能力也太差了!

    自己的功力还没发挥到一半,都歇菜了。

    再骂下去,可能真会出人命。

    古人就是矫情,几句不好听的就要死要活。

    难怪诸葛亮能在两军对垒前把人骂死,其实难度也不是很大。

    见李继儒三言两语便把李继儒骂得吐血,在场的人直接看傻了。

    本来还以为李继儒只会动手打人,哪知道怼人也这么厉害呀!

    心头不由感叹,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

    特别是那些与李善长关系不好的官员,更是深深的忌惮。

    一个李善长就够他们受的了,没想到李继儒也这么难缠。

    看来,以后得要小心才行……

    而徐达与汤和最是看不惯胡惟庸这种人,悄悄对着李继儒竖了个大拇指。

    仿佛在说:“你这小子,够牛,我喜欢……”

    见状,李继儒不以为耻,反而得意一笑,一副天老大他老二的表情。

    这让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眼睛直抽抽。

    没想到李继儒骂人的功夫这么强。

    这几年胡惟庸恃才倨傲,对于他这个皇帝阳奉阴违。

    本来只想给胡维庸一点教训,让他知道自己才是他的靠山。

    可没想到胡惟庸会这么不堪一击,简直是太让人意外了。

    这小子简直是个人才呀!

    难怪每次面对这个小子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无力的感觉呢。

    不过,老朱也知道适可而止,他得需要来从内部瓦解淮西派系。

    于是老朱同志佯装大怒道:

    “太和殿,乃是议事的地方,岂容你胡言乱语?还不赶紧认错?”

    刚刚老朱的表情变化,李继儒早已发现。

    要不是摸透了老朱的心思,胆子再大,也不敢在这里胡搅蛮缠。

    没想到老朱同志又当又立,看来是更年期到了。

    于是李继儒憋了憋嘴道:“陛下,刚刚这位大人显然是羞愧至极才无以辩驳,如此看来,今日微臣是为陛下发现了一个奸臣。”

    “作为大理寺少卿,还未上任就发现了一个奸臣,何错之有?”

    朱元璋有些咬牙切齿:“难道朕还要表扬你的行为,给你赏赐不成?”

    “谢谢陛下的认可,赏赐就不必了,辨别忠奸乃微臣的本分!”

    “当然,如果陛下真要给赏赐,微臣也只能谨遵圣命。”

    这番厚颜无耻的话,让在场的人嘴角不由直抽抽。

    这家伙实在够无耻。

    哪里看出皇帝要赏赐你了?

    这脸皮简直太厚了。

    看来以后少惹这小子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