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阿甘与塞翁 » 谢谢你,未闻芳名的姑娘

谢谢你,未闻芳名的姑娘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昨晚在送别大三毕业生的聚餐上,和学生们聊到恋爱、暗恋和被人暗恋的感觉。今天早上因为酒后胃里的轻微不适,五点左右就醒了。想到表姐家外甥今天高考,和表姐微信聊了一会。搁下手机,躺在床上,想到距离自己参加高考已经有十一年了,回想昨晚聊到的话题,我又想到了她。

    高中三年大概是自己人生中最痛苦的一段时光,到现在我提起来也还是这么说。去年和毕业之后一直没有见面的高中班主任聊起来那段时间的痛苦,班主任把这种痛苦总结为成长的阵痛。那三年里,也许是因为所在的高中生源质量太好,之前在初中学习比较有优越感的我感到压力山大,意志消沉。也许是因为我的大脑在发生一种剧烈变化,我的爱好由书本扩展到很多课外的东西。那时候的我自不量力地研究起来哲学,宋词,古典小说,并迷上张爱玲,还有其他一些耗费精力的东西,我的心思不再放在做题得分上了,愣是以自己的方式把文学、数理化都学成了玄学,这种实际上是是一种特别消耗精力的行为。差不多在高二的时候我的精神开始有点飘忽,开始一些彻夜的失眠,甚至有一次在深夜因为失眠而卷在被子里哭。后来听到“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句话,我觉得那时候也许没有白哭,最起码有谈人生的资格了。还记得自己参加会考时,我用左手指甲掐自己的右胳膊才能保持注意力不胡思乱想,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时候,为了保持注意力,不让蝉声和风扇分散自己飘忽的注意力,在太阳穴上涂抹厚厚的清凉油,只有那种凉极而热的痛感才能让他保持注意力。

    几乎没经过什么思考,第一年高考成绩出来以后,我就决定复读了,虽然那年我已经被一所三本院校录取,因为我的分数刚好压在那一年的三本线上。后来想起来,也就是在复读的那段时间一些好朋友和老师的欣赏之词,让我的精神状态逐渐变好,让在漩涡中不知所措,一片混乱混沌的我看到自己身上的一些优点,看到一些希望。比如车同学说我长得像徐锦江(那时候的我几乎没看过什么电影,后来从上文那位表姐那里得知原来徐先生拍三级片很出名),还有叫我明哥长得像林俊杰的小孟同学说我剃了胡须之后很帅气,临高考前用自行车往家驮书的时候还是富有生活经验的小孟同学帮我捆扎好的。还有复读时的语文老师邓老师,给我那篇名为《春秋里最惴惴的心》的写孔夫子的作文打了一个极高的分数。那段时间我逐渐建立起一点自信,人真的需要被人赏识!

    不知道什么时候,车同学跟我说有个女生在打听我的生活学习情况,好像有想跟我谈恋爱的意思。那时候的我刚刚退去婴儿肥,鼻子在一天天变高,一副英俊的样子。虽然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很高兴,但我并没有谈恋爱的意思,因为毕竟算起来高考前只有几个月的复习时间了,恋爱只能在心里想想,我也没有继续打听那位女生的名字。但我还是打心里高兴,自信又多了几分,并时不时于晚自习后临睡之前躺在床上,揽镜自照,时时想着要好好努力,不可辜负自己这么个人。

    这一年,虽然因为精神还是有点恍惚,理综考的不太好,好在前一年考得一塌糊涂的数学终于考了100多分,英语考了一个很让人满意的成绩。我顺利地进入了一所二本院校。因为考入了不同城市的大学,我和那姑娘也再没有联系过。

    初入大学,我的精神还是有点恍惚,有段时间还是要听着晚间电台才能收敛精神进入睡眠。那段时间我开始用大量阅读图书馆里的书来收敛飘忽的思想。直到后来我从图书馆读到了一本几乎被翻烂,还被读者撕去一些露骨细节的《挪威的森林》,突然精神为之一振,大脑基本回复了健康。与全书灰色背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渡边和绿子的亮丽爱情,让我开始学会以自己的体验来欣赏文学作品和生活,不再以玄学的方式阅读文学,这条路子的开辟几乎使尽了我的洪荒之力。今天下午跟同事提到那段被暗恋的故事,我突然想到了《挪威的森林》带给自己巨大改变的原因,其实就是读书时,我下意识地体会到了那段曾经悄无声息遇到过的爱情。

    英国诗人勃朗宁夫人在遇到勃朗宁先生之前,已经因为外伤瘫痪在床多年,当爱情到来的时候,这位女诗人竟以至今是医学之谜的方式康复了。此时,躺在床上的我想到,自己又何尝不是被那未闻芳名的姑娘的爱情治愈的,心里开始非常感谢她的救命之恩。戴尔·卡耐基先生曾在《人性的弱点》中引用威廉·詹姆斯所说的“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这是全书的核心,又何尝不是人生的核心,洛克菲勒先生也曾说“一头猪好好被夸奖一番,它就能爬上树去”,这与中国人一直在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差不多意思。所以在这里,让我们祝愿每个人都能遇到欣赏自己的人,找到欣赏自己的另一半吧,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祝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