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阿甘与塞翁 » 炒鱼

炒鱼

    炒鱼

    前几天看到朋友圈里有人说想吃妈妈做的炒鱼,有点惊骇。有蒸鱼,有煎鱼,有炸鱼,有烧鱼,有炖鱼,唯独没听说过炒鱼,炒鱼大概要炒碎了吧。

    这“炒鱼”大概只是这位朋友的一家之言。

    因为生活在水中,有浮力,肌肉不用太强壮也能自由行动,海里的鱼因为海水浮力更大连骨头(鱼刺)也不要了,鱼肉基本都是脆嫩的,做鱼的时候一翻就碎。

    突然想到老子的那个妙喻,“治大国,若烹小鲜”,说的是治理国家要像烹饪小鱼一样不能经常翻动,其实何止小鱼,即便大鱼,多翻几遍也碎得没法吃了。

    这一句比喻,老子是说治理国家不能采取过多的干预,像汉初正是在治国理政中吸收了黄老思想,与民休息,才在国初经济凋敝的条件下,产生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老子还说“治人事天,莫若啬”,管理者,最好吝啬一点,顺应自然,少做点事。

    飘风不终朝

    大雨落地,一会儿庭院和街道上就汇聚起了水流。那雨点砸在水面上,形成一个个大水泡,懂的人说这大泡的雨下不久,往往一会雨也就停了。

    大泡的雨下不久,反而是牛毛细雨能丝丝散散地下上一整天,让人不耐烦。

    在《道德经》中读到“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也是个明白这种道理的人。

    太上,不知有之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一段是说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差一点的统治者,人民亲近并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诚信不足,人民就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能闲庭信步,不用多说话。事情办成了,老百姓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老子崇尚的统治者是不多管闲事,顺应民意、自然,无为而治的,所谓“无为”只是不做违背自然和人性的事情而已。

    不笑不足以为道

    像孔子当年推行自己的仁政,四处碰壁,老子推行自己的“道”也碰壁不少。

    老子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认为人们只要做到慈爱、勤俭、谦让,世界就变得美好了。

    可是天下人都说他的思想太泛泛,太理想化了,不好落到实处。

    下面的这段话或许反映了同样的困境: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意思是说,高明的人听说“道”会勤勉地实行,觉悟差一点的人听说“道”,有时候会实行,有时候则抛之脑后,愚蠢的人听说“道”,会笑掉大牙。

    面对大众的冷漠嘲笑,老子干脆说不简单到被大家嘲笑就不是道了。

    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这一句是说,知道自己无知是高明的,无知还装作知道是有病。

    圣人之所以没有病,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有问题,并能及时改正。这或许能与书里面的“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对上号,因为不自满,长求进步,长求改革,所以不会灭亡。

    无之以为用

    老子定是个生活家。

    他看到做鱼想到治国理政,看到车轮、陶器,又想到了自己的“无为”。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说的是车轮,陶器,窗户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他们被镂空了,“无”。

    像桥洞,像橱柜,像炉灶,像房子,哪里不是”当其无,有室之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