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六十二章 芳官龄官(三)

第六十二章 芳官龄官(三)

    正房卧室之中,一番疾风骤雨过后,傅验搂抱着宁心的娇躯,戏谑地说道,“这一连数日,我都在你房中安歇,你这下总该心满意足了呗。你要是再怀不上,可就不能怪我了呀。”

    宁心气喘吁吁,躺在傅验怀中,吐气如兰,许久过后,她才小声回答道,“不怪你,不怪你。小女子对公子您可是忠心耿耿,用心服侍,从无二心,又怎么敢怪罪到您头上呢?”

    两人相互笑闹了一会儿,宁心问道,“你也真舍得?我今日白天,看到芳官一边在内院中清扫积雪,一边在暗地里哭鼻子。人家毕竟是学唱戏出身的小姑娘,不擅长劳作,你这样罚她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会不会有些不太好?”

    傅验叹息道,“哎,她在荣府中,自由散漫惯了。不对她严格要求一点,还不知道她今后会闹出什么幺蛾子出来?趁着这次机会,给她立一下威,多学一些规矩,也是一件好事。”

    宁心听后,也不好多说什么,她也是一时心软,看不得别人流眼泪,既然傅验都这么说了,她也就罢了。

    话说回来,她和芳官、龄官之间,本来也没有任何交情,能够凭着善良的本性,帮着她们俩说一句好话,已经算是很难得了。

    不过,宁心的这番话,也提醒了傅验。

    适当地晾一下芳官、龄官,是可以的,但也不能做得太过,要不然,让这两个小姑娘对自己怀恨在心,离心离德,到最后,只怕是得到了她们俩的身子,也得不到她们俩的心啊。

    于是,傅验第二天,便将芳官、龄官二人,分别叫到了自己书房之中,想要和她们俩开诚布公,认真地谈一谈。

    傅验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芳官,她满脸憔悴,眼睛似乎都哭肿了,也不由得感到一阵心疼。

    他便耐心解释道,“说实话,听贾瑞大人说是要把你们姐妹俩,都送到我这里来时,我当时非常高兴,连声就答应了。你们二位,在荣府那些女孩子们中间,都算是出挑的人物了,现在到了我这里来,我是受宠若惊,惊喜莫名……”

    “那你还罚我扫雪?呜呜呜呜。”芳官忍不住,插了一句嘴,眼泪也不争气地开始往下流。

    傅验心中发笑,想着这个芳官,虽然性格火爆,但却是一个直肠子,一点都沉不住气。

    傅验心想,芳官在原著中,因为她这种性格不讨喜,和荣府中许多人都发生过矛盾,还和赵姨娘之间有过互殴行为,她最后落不到好,也不是没有缘由。

    傅验笑道,“芳官,我虽然是喜欢你,但你不经允许,就闯进了我的书房,这就是你不明事理了。书房重地,涉及到一些公文密函,不是你所应当知道的,万一消息泄漏,怀疑到你这里,你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和后果。我之所以罚你扫雪,也是希望你能够吸取教训,想不到你仍然不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还真是让我失望啊。”

    “您说喜欢我?”芳官颤声说道。她没有在意傅验所说的对她失望这句话,而对于傅验是不是喜欢她,尤为关切,忍不住轻声问道。

    “你这么年轻漂亮,是我所最喜欢的类型,我怎么可能不喜欢你?”傅验充分肯定地说道。

    “那你还这么对待我?把我们晾在一旁这么久,都不怎么搭理我们?”芳官委屈地说道。

    傅验笑道,“你还真是傻。虽然你是贾瑞大人转赠给我,但我也不能轻慢你啊。总得给你们俩办过一场喜酒再说,也算是借此表明我对你们姐妹俩的充分重视吧。”

    “你说什么?还要给我们俩办喜酒?”芳官听说后,不禁有些飘飘然,喜不自胜地说道。

    “那是当然。”傅验慨然答道,很是顺利地收获了一波对方的好感。

    芳官心花怒放之下,她大胆轻佻的一面便很快显露了出来,只见她袅袅婷婷,步伐轻盈地扑倒在傅验怀中,那柔软的身子,逗引得傅验差点控制不住自己。

    送走芳官后,傅验又把龄官叫到书房之中,也是一番花言巧语,把龄官哄得眼泪汪汪,感动得一塌糊涂。

    傅验要不是怕自己的孟浪影响到龄官对自己的评价,他恨不得当场把龄官就地正法。

    摆平了芳官、龄官二人之后,傅验的内宅之中,便安定和平了许多。

    虽然傅验有言在先,说是要给芳官、龄官二人,办过一场喜酒之后,再收用她们俩。但芳官、龄官却也因此在傅验面前大胆了许多,时不时挑逗傅验一番,让傅验吃上一些豆腐。

    以至于傅验满脑子晕晕乎乎,连晚上睡觉时,都忍不住叫出芳官或者龄官的名字。

    这便让宁心有些不高兴了。你傅验躺在自己身边,上下其手,心里想着的却是其她女人,这不是故意寒碜自己吗?

    宁心虽然不敢公然指责傅验,但也略懂一些以退为进之策,她建议傅验,要不他干脆睡在芳官、龄官那里好了,也省得身在曹营心在汉。

    傅验嘿嘿一笑,说道,“此事不急。昌平县学一案,马上就要出来一个处理结果了。我作为昌平学案的当事人之一,现在公然为纳妾举办酒席,怕是在舆论上有一些反弹。还是等到事情结束了,我这官儿升上去了,到时候再办酒席,别人也只当我是因为升官而高兴,这也是人之常情,也就不好多说什么。”

    “你要升官了?”宁心惊喜地问道。

    她之所以嫁给傅验做小,就是因为存了一些投机的心思,自然希望傅验身上的官儿,做得越大越好。

    “严格地讲,也谈不上升官吧。不过是临时兼任昌平县衙主簿一职,本职还是昌平县学教谕。毕竟我身上没有什么功名,又没有简在帝心,不像贾瑞,可以青云直上,连升数级啊。”傅验感慨地说道。

    宁心问道,“贾瑞也要升官了?他要升到什么位置?”

    傅验说,“忠顺王原本想要将贾瑞放在户部任职,可以先给他一个主事的职位锻炼一下。但贾瑞却强烈要求出任松江知府,说是他要在那里开放海禁。”

    “开放海禁?”宁心问道,“朝廷不是说要严禁海防吗?怎么可能允许他开放海禁?”

    傅验回答道,“正常情况下,当然是不可以。但贾瑞说,只要让他出任松江知府,开放海禁,三年之内,他可以确保朝廷新增税银一百万两,以供辽东兵饷之用。朝廷上诸位大臣,本来是持强烈反对态度的,可听到能新增一百万两税银,便立马不做声了。这些老狐狸,自己办不成事不说,还老是扯别人后腿,还真是格外可恨啊。”

    “那谁来接任昌平县令?”宁心关心地问道。贾瑞想要远走高飞,她也管不着,但傅验在昌平县衙任职,若是没有县令大人支持,工作根本就不好开展啊。

    傅验也知道宁心为何会提出这个问题,便朗声笑道,“放心好了。这次赵耀北犯了事,四王八公一系,知道咱们不好惹,也不会存心来扯我们的后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昌平县令一职,应当是翰林院的魏东平来接任。”

    宁心也知道魏东平和傅验二人颇有交情,便也跟着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