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七十八章 风花雪月(一)

第七十八章 风花雪月(一)

    傅验来时,是一个人,等他从昌平县衙返回家中时,身后却跟了魏东平的两个小厮。他们全程守护在傅验左右,严密监视傅验的一言一行。

    傅验也害怕自己无心之失,说了一些什么不该说的话,因此,他干脆懒得说话,路上碰到熟人了,也只是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一个招呼。

    回到家中后,那两个小厮也没有走,而是在倒座房内住了下来。虽然尚不至于贴身拘押,但给傅验的压力已然是极大。

    傅验躺在书房的桌椅上,一大杯温茶灌下了肚子,那一颗小心脏却仍然没有平静下来,而是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浑身上下,更是遍布冷汗。

    他傅验摊上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啊。

    可以这么说,魏东平这厮要是成功了还好,他要是没有成功,事情爆发出来,他傅验知而不报,任谁都会把他看作是魏东平的同伙,做下了如此伤天害理之事,把他傅验给流放边关,那还算是比较客气的了。

    就算是把他全家抄斩,傅验也没有脸面替自己叫屈,顺天府的老百姓们想必也会拍手称快,高呼青天大老爷在上,今上圣明。

    他魏东平怎么就敢做下这种昧良心的事情啊?

    不过,傅验转念一想,魏东平家族若不是如此胆大妄为,也不可能攒下如此家业,形成如此大的实力。

    叔侄同朝为官,前后两科进士,就算是一般的江南望族,都很难做到,但魏东平家族却能做到,这其中所蕴含的能量岂可小觑?

    傅验只能选择躲在家中,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严禁家中下人们外出,若遇到有客人来访,则尽可能称病不见。

    若是客人来的次数多了,比如说军都山二锅头的苏大东家,他先后上门十余次,想要向傅验讨教土豆酿造具体方法。傅验实在是没法推托的情况下,才和苏大东家见了一面。

    在见面过程之中,魏东平所派来的那两个小厮也陪侍在侧,防止傅验口无遮拦,说出一些内幕消息。

    傅验向苏大东家解释说,他所掌握的酿造方法,还有一些欠缺火候,还需要继续钻研一番。等到了夏收之事,大概就差不多了,到时候再见面详谈不迟。

    酿酒之法,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傅验说要继续研究,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苏大东家自然也不能苦苦相逼。

    他只是恳请傅验,若是研究出了新成果,一定要把这酿造之法卖给他才是啊。为了表示诚意,苏大东家还掏出了五十两银子作为订金,傅验也当面笑纳了。

    五十两银子而已,傅验并不在乎,但傅验也希望通过此举,向魏东平提个醒,你魏东平为了自己的图谋,把他傅验软禁在家,可是断了他傅验的一条财路,必须要在事后有所弥补才是啊。

    昌平县学训导张应华也曾来过许多趟。

    自从去年腊月跟着傅验开展下乡宣传,尝到了甜头之后,张应华的工作劲头越发高涨。

    他时不时就来到傅验这里,主动汇报工作,讨要一些差事。而傅验作为县学教谕兼暂代县衙主簿,为了省却案牍劳形之苦,也便将一些原本属于他自己的分内活,交给张应华来完成。

    傅验所付出的,不过是一些散碎银两而已。

    张应华因为这些额外收入,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物质生活,还有了一些结余。

    他的妻子沈氏,也正是凭借这一点经济基础,给大儿子张含光说定了一门好亲事,双方约定明年入冬以后,即可举办婚礼。

    女方是附近王家庄田员外的小女儿,她虽然长相一般,但胜在陪嫁甚多。张应华夫妇俩感觉很是满意。

    大儿子张含光的婚事算是解决了,但小女儿张含亮的婚事,又成为了张应华夫妇俩的心头之忧。

    张含亮今年已经十三岁了,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婚礼可以稍后晚几年再办,但婚事却不妨先定下来。

    但就张应华夫妇俩这种经济条件,一度到了吃了上顿没下顿这般境况,拿什么给自己的宝贝女儿置办彩礼?若是没有丰厚的财力,张含亮嫁到夫家以后,便没有伴身之资,又怎么可能得到夫家的礼待和尊重?

    本来,张应华想着,他这两年运气不错,抱上了新任昌平县学教谕兼暂代县衙主簿傅验的大腿,也算是间接攀上了前后两任昌平县令的关系网,正是可以扶摇而上、伸手捞钱的大好时候。

    他可以不计辛苦,踏踏实实挣几年外快,改善自己家中的经济条件。

    谁能料想到,自从贾瑞调任松江知府,魏东平来到昌平接掌县令职务以后,几乎就在转眼之间,昌平县衙诸位官员,都一齐开始躺平摆烂了。

    魏东平本人不积极任事且不说,还强调县衙诸位衙役,务必各守本分,以静制动。

    年轻人沉稳一些不是坏事,但也应当锐意进取才是,何至于刚一到任,就摆明了这样一种不思进取的态度,这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啊。

    傅验兼领的暂代县衙主簿职务虽然还没有被免去,但实际上已不再分管县衙日常事务,即便傅验照常分管,在这种集体摆烂躺平的氛围下,傅验也捞不到多少活计,特意交给他张应华来办。

    这让他张应华怎么凭本事赚铜板?

    想到这里,张应华就对新任昌平县令魏东平恨得牙直痒痒。

    更让张应华感到焦心的是,他的宝贝女儿张含亮,居然也被傅验软禁起来,不再放她出来了。

    当初张应华下乡宣传时,正值寒冬腊月天气,宁心代表傅验,曾给自己家中送来过一些吃食和柴火。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张含亮开始称呼宁心为姐姐。妻子沈氏也是想通过女儿张含亮和宁心之间的关系,方便他这个丈夫在傅验面前捞到更多好处。

    因此,即便知道宁心只是一个小妾,张应华夫妇俩也仍旧鼓励张含亮和宁心时常来往。张含亮对此心领神会,也乐意来到宁心身前说说话,有时候还能留下来吃饭,也算是帮助家里省了一些嚼用。

    张应华做梦都没有想到,他的女儿张含亮不过是去傅验家中玩耍,却再也不能从傅验家中离开了,这不是欺负人吗?

    但张应华也不敢公然和傅验闹僵,毕竟傅验是他的顶头上司,掌握着他的个人前程。

    在大周朝的官场上,把老婆、女儿都白送给上级的人,不知凡几。像已被罢黜的兵部郎中谷大人,就曾经做出过这种龌龊之事,从而获得官职升迁。

    傅验不过是把张含亮留在家中多住一些日子,谈不上罪大恶极,也不大可能追究他太多的司法责任啊。

    他曾经在白日里,爬上傅验房子不远处的一颗大树上,向傅验内院张望过几回。他的宝贝女儿正在内院之中,和宁心姑娘及其身边小丫头们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

    想着女儿张含亮并没有生命危险,张应华好歹轻松了一口气。他想着,傅验这厮若是想打她宝贝女儿的主意,那可就得从长计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