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回到古代建家业 »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四章

    用过饭后一家人就可以休息一会了,等到下午便又要开始做饴糖了。

    把干净的菜叶扔到笼子里面去,小宝眉头紧皱,低头吸了吸鼻子,立马就扭开头:“三姐,怎么这兔子越来越臭啊。”

    “兔子要发情了。”近来这兔子吃得越来越少,而且那臭味越来越浓了,应该是进入发情期了。

    平时丢下青菜兔子都会过来吃的,但是最近都不怎么吃了。锦瑜欣慰地看着那在一旁刨笼子的兔子,进入发情期就好了啊。

    小宝瞪大眼睛有点不敢置信,这兔子臭了是发情了?

    看过兔子锦瑜心情极好,剁完麦芽也不觉得累,在发酵的时间里还拎上小宝跟着郭阿爹去拔草。

    郭家分得的田地是和郭三叔家相邻的,刚巧,这会都还见到郭三叔在田间锄地。

    正锄地的郭三叔抬头一看,还带着两娃来啊,他笑道:“大兄,你带着三娘和小宝来伺候田地啊?”

    “这两娃说要跟着来,那便一起来吧。是该要下地了,不会下地,哪里来的粮食吃啊。”郭阿爹摇头,但语气间满是欢喜。

    锦瑜跟小宝向他问好,锦瑜瞧了一下旁边那地:“三叔,你用过饭了吗?”

    他擦擦汗,看了一下那锄了一大半的地,笑道:“刚刚花儿送过饭来,吃过了。”

    “弟妹呢?”郭阿爹奇怪,平时两人都是一起干活的。

    郭三叔摆摆手,甚是苦恼:“前天信儿冷着了,得了风寒,昨儿才降了热,阿兰为了看着他忙着团团转。”

    这天气冷了,娃娃被风一吹就着凉了,哎,信儿这身子骨还是差了点。

    郭阿爹也心有戚戚,从前每到这时候二娘就要窝病床上过。不过也幸好家中宽裕了些,这碳和棉衣配上,要不是这时候又要着凉了。

    他叹了一口气,又看了一眼赶工锄地的三弟,说道:“瑜儿,你先带着小宝去拔野草。”

    叫过两人去拔野草,自己拿起锄头便去帮郭三叔干活。

    郭三叔看到他过来还愣了一下,郭阿爹眉头挑了挑:“快锄地,看啥呢,锄完好回家看娃娃,大把的功夫要做呢。”

    “好嘞!”郭三叔爽快答道,他这大哥啊,什么时候都是这样,总是想着帮家人。

    果然人多力量大,小宝这个熟手技工可不是盖的,不过大半个时辰就把昨天田里剩下的野草拔掉了。

    锄剩下的那点地,对于两个强壮劳动力来说很简单,半个时辰就锄好了。

    回去时郭阿爹欣慰地看着走在前头闹腾的儿女,心中满是欢喜。

    一路上,小宝惦记着那兔子,忍不住问锦瑜:“三姊,你说那兔子会不会撞笼呀?”

    刚刚他出来的时候可是看到那兔子咬竹笼呢,要是像上回那样咬着咬着,又撞竹笼撞伤了怎么办?

    锦瑜嘴角忍不住上扬,将刚刚在田里剥下来的菜叶递给他:“那你先回去看着它们吧,别让兔子撞伤了啊。”

    “好!”接过菜叶的小宝蹦蹦跳跳地往家里赶,他可要看好这些兔子啦。

    “小心些啊。”郭阿爹笑着摇摇头,自己就像只兔子,哪里还用看兔子啊。

    锦瑜感觉到郭阿爹此时的心情很愉悦,她笑着眯了眯眼睛,感叹到:“阿爹,我们现在过得越来越好了啊。”

    “是啊。”郭阿爹笑着点头:“多亏了你想出烤串和饴糖这两种吃食,如今家中可是宽裕了不少啊。”

    “也是因为阿爹和四弟,我能才想出来的。”锦瑜抿嘴笑笑。

    “那都是我家三娘聪敏啊。”郭阿爹爽朗大笑起来,那烤串是像他做过的炙肉,但这烤串的味道比炙肉好吃多了,他这女儿啊,越来越聪敏了。

    锦瑜调皮地道:“那你家三娘想跟阿爹你说个事成吗?”

    “什么事?”郭阿爹为她那狡黠的模样感到好笑,他豪气地道:“有什么事我都尽量给我家三娘办到。”

    “也不难,就是想到三叔家如今过得一般,心里就难受。三叔一家对我们很好,之前阿姐病了,三婶还上山找草药给阿姐。”

    锦瑜说着看了一下郭阿爹的脸色,见他叹了一口气,又继续道:“就是可不可以让三叔也卖饴糖。”

    卖饴糖?郭阿爹停下脚步,沉吟了一下,看向她:“你是怎么打算的?”

    锦瑜抿了抿嘴,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头:“我听四弟说过,码头上有些摊贩就是低价拿货然后去其他地方卖的。

    我们三文四文一两给三叔拿货,让三叔拿去其他地方卖,赚个差价,这样农闲时也可以能补贴家用。”

    家中如今的饴糖块越来越多,他们人手少,只集中在市集上卖饴糖。让三弟去其他地方卖饴糖,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锦瑜看出他意动,又连忙道:“四弟说,这叫薄利多销,要是三叔卖得多,那我们也赚得多。”

    郭阿爹思索后,点了点头,看向她:“这是你自己想的?”

    “这是上回四弟回来时我们一起想的。”锦瑜低头搅动手指,似乎极不好意思。

    这两娃啊,总是想些稀奇古怪的主意,不过还真挺好用的。郭阿爹笑眯眯地往前走:“走咧,回家看兔子了。”

    跟在后头的锦瑜忍不住翘起的嘴角,这事啊,多半是成了。

    不知道郭阿爹是怎么和郭阿娘说的,在郭海峰回来时,三叔已经欢喜地挑着担子走了好几条村。

    果然是薄利多销,有了三叔的分销,家中的堆积饴糖块开始渐渐变少,这也让郭家的人有了紧迫感。

    如今旁边的两个大灶都用了起来,还好有郭阿爷两人的帮忙,总算紧紧凑凑忙了过来,但是每一天都忙得团团转。

    郭海峰回到家时就是看到一家人忙碌的场景,他放下包袱就去厨房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