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老子是个店小二 » 第一百一十五章 速度与激情

第一百一十五章 速度与激情

    最近的长安真的是风起云涌,自从魔教肆虐了一番后,花月心就去信让已升任为西北行军总管的陈庆调了一队兵马入城接管了长安的城防。花月心这个大都督虽然没有直接的兵权,但陈庆以及原城卫军部分将校还是要卖她一个面子的;很快,有了军队在手的花大都督,借着清理与魔教有勾结的罪名对整个长安的军队和官府进行了一场大清洗。无数的军官和官员落马,被囚禁,被押解回京,被杀,被失踪,长安官场经历了一场巨大地震。

    严格说来,花月心是僭越了,如果换一个人说是谋反也不为过。不过谁让她是皇帝的姐姐呢?虽然弹劾奏章不要钱一样送入京城,皇帝也将面临李氏父子和朝堂的巨大压力,不过只要皇帝那边拖延一天不做出决断,就谁也没法拿她怎么样。

    花月心目前要干的事就是抢在皇帝顶不住压力之前做实雍王造反的证据,而雍王府必须尽快将军械送到雍王手上,雍王也得抓紧时间筹集粮草资金,组建军队;大家都在抢时间。至于白莲教,说实话,大都督都快把这帮子搅屎棍给忘了。

    而楼满星的妙计其实也没多少技术含量,额,不对,应该是非常有‘技术’含量,严格来说也算黑科技了。东汉年间,有一个牛人不能不提: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这牛人不但是一个能搞发明创造的科学怪才,还是一个内政高手,甚至还是个能上马带兵的全能型怪物,而最受后人称道的就是他发明的地动仪了。

    实际上对地震仪后世有巨大争议,很多人认为这东西根本没用,事实上也确实没什么大用。不过这个没用不是后世凭想象“复制”出来的赝品那样简陋的玩意儿那样的毫无技术含量。

    真正的地震仪体型巨大,结构非常复杂,内部的构建让人看的眼睛痛,光是探查装置就要深入地下十余丈,要不怎么说是黑科技呢。而探测结果也及其准确,绝非有人说的“还不如用绳子挂在梁上的一块肉”。

    这东西一开始造出来的目的并非测量地震,而是军用。(*注1)古代冷兵器战争中最怕敌人奇袭,特别是骑兵千里奔袭。一旦在还没结成阵势之前被冲到面前,将是灭顶之灾。于是张衡便有了地震仪这个发明,对了这个玩意儿开始不叫地震仪而叫八龙鐏。其原理就是利用敌人行军引起地表的震动来判断来敌的方位和大概数量,也可以在守城时提前发现敌人是否在挖掘地道;不过后来发现这东西能探测到地震就逐渐改成了民用的地震仪。之所以说它没啥大用,是因为这玩意儿造价高昂而且安装实在太麻烦,而且灵敏度不好把握;随着斥候系统越来越成熟,地震仪就渐渐没了用武之地;而探测地震嘛,准是准了,但只是探测又不是预测,等到地震仪起作用时,地震已经发生了,该受灾的还是受灾,而且很多微小的震源较深的没啥危害反的地震而还会引起恐慌,大规模商队和马帮引发的误报也是不少,久而久之,地震仪就被弃之不用了。后来历经战乱,真正的做法就失传了,后世之人根据不知道谁胡乱画出的图纸“还原”了这个神器,然后就嚷嚷着这玩意儿不行,然后借着“洋大人”的口开始疯狂批判。

    花了老半天,百晓生与楼满星二人在府衙库房最深处挖出来个结满蜘蛛网的地震仪来,还好这玩意儿已经沦落成了民用,才没在军械库中被一把火烧掉。二人打算将其搬出去找个地方架上,然后尴尬的发现,两个人合力搬不动······

    刘三娘一脸鄙视的看着两个大男人,然后肩一挺,将那个比她还大两倍的空心铜球抗在肩上,大摇大摆的踏出了房门,留下两个弱鸡面面相觑······

    又花了半天将其组装好,将探针深深插入地下,开始调试;没错,这玩意儿还要调试,根据不同的刻度对震感的灵敏度各不相同。轻到一匹马在两三里范围内经过,重至万人队在十里外也能察觉动静。按楼满星的想法,密道一般来说无法行走马车,雍王府运送军械全靠人力,为了抢速度必然会日夜不断地进行,白日里行人较多,很容易误判;但夜里长安会执行宵禁,这样一来,在地下的行动就会非常突兀,将地震仪调到较大的灵敏度,基本就能找出密道通行的方向,再用快骑沿路追踪就不难找出密道出口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必然是建立在雍王府的确挖了密道,而且的确依靠密道运送物品的基础上。假如雍王府硬是冒着风险将军械囤积在家就不送出去,百晓生和楼满星就真的没招了。

    入夜,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百晓生、楼满星加上一个刘三娘,六只眼睛紧张的盯着毫无动静的地震仪,眼神渐渐由期盼变成失望。楼满星喃喃的念道:“难道我料错了?雍王府并没地道?还是他们这几天已经全部运走了?”

    百晓生道:“会不会这地动仪坏了?”

    过了一会,刘三娘不太确定的问道:“那个······会不会是你们根本就没打开机关?”

    楼满星楞了:“我X,真忘了开。”

    百晓生:“······”

    刘三娘:“······”

    最后在楼满星手忙脚乱的去启动地震仪后,“叮铃”一声,面向东南方向的龙头吐出一个球来,掉在下面的蟾蜍嘴里。

    楼满星和百晓生高兴的跳起来抱在一起,又叫又跳,然后在刘三娘诡异的眼神中慢慢冷静下来,连忙推开对方,互相别过脸去。

    刘三娘双眼冒出熊熊腐火,小嘴微张,兴奋的道:“原来·······原来你们喜欢这个调调啊。是说原来就看你们两个关系不对劲······我······”

    “别胡说,我才不是!”二人异口同声道,并联手去捂刘三娘的嘴,语气动作神同步。然后······然后两只弱鸡就被镇压了。

    确定了方向,其他就好办了,得到消息的花大都督派出了大量人手沿途隐秘搜索,终于在一处隐秘的

    。。。。。

    在环不同方位测试了两次后,基本已经确定雍王府的确在利用地下通道运送物质,而方向正是东南方。

    有了方位就好办了,玄羽卫有的是擅长追踪搜索的人才。很快就传来消息,基本能锁定地道的出口在城外靠近河边的一处芦苇荡处。

    得到消息的花大都督并没有打草惊蛇,而是继续装着毫不知情,只是继续派人隐秘的盯梢。终于在第二天夜里摸清了规律,雍王府会在夜里将武器取出,转用渔船运进江中一艘画舫之中。

    这个时代长安就有画舫的存在了,有的只是一般的渔船兼职,有的则巨大无比,装饰奢华,在里面载歌载舞,饮酒享乐,只要付得起钱就能得到无比的享乐。这种船就好像后世的巨型游轮,是达官贵人,文豪巨富们消遣娱乐的最爱。

    因为长安城中有宵禁,而夜生活还没嗨够又不缺钱的人就会呼朋唤友的登上画舫,任其在江中四处飘荡,自己在里面尽情放纵。由于这种船只都是夜晚行驶,所以很难知道它具体漂到了哪里,只是第二日午时之前将人送回,这让那些抓奸的悍妇或抓不孝子孙的长辈们徒呼奈何。而雍王府也正是利用了这些画舫载重量大,入夜后一旦离岸就行踪难寻的特点,将其作为转运军械物质的工具。

    这雍王府的画舫表面上灯火通明,里面载歌载舞,和别的“游轮”别无二致,实际上船上全是平时招揽的江湖豪客和自家私兵,还有就是或拐骗或强迫上船供人淫乐的美貌女子。为了保密,这些人最终要么成为江中沉尸,要么跟着雍王一条路走到黑,再无出头之日。

    锁定了目标,玄羽卫发挥出其高效的一面;一个时辰之类,斥候已经摸清了雍王府密道出口道画舫之间的运输路线和人员配置,连画舫中人的数量和战斗力都弄了个八九不离十。花月心立刻调集陈庆的精锐兵团加强对王府的封堵,自己率领玄羽卫众多高手准备突袭画舫;还顺便去信请求长安水师提督安排封锁江面以作保险,务必将这帮胆大包天的叛乱分子一举成擒,从而解决雍王这个朝廷的心腹大患。

    正当花大都督打算大手一挥,全军出击时,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急急传来。

    只见皇城司轩辕将军带着大批人手急急赶来,见面就道:“花都督,你也太不够意思了;这么大的行动也不通知我们一声,万一您有个什么闪失,老夫我可没法和皇上交代啊!”

    注1:对地动仪的描述纯粹是胡扯瞎编,各位看官别较真。不过作者对将张衡和地动仪搬出教材还是非常愤慨的,就算地动仪并不算多么了不起的发明,但也是老祖宗对物理现象的一种探索,就因为迎合某些砖家(据说有境外砖家)的口味就将其彻底否认未免太难以让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