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管仲传奇 » 三归台1

三归台1

    送别了虎儿班,齐桓公拔营启程。一路上和燕庄公谈笑风生,有说有笑的来到燕都。齐军修整完毕,齐桓公告别燕庄公要回齐都,燕庄公千恩万谢,再三挽留,齐桓公执意要回。无奈之下,燕庄公只好郊外相送,再三送别,辞别燕庄公,齐桓公直奔齐都临淄而去。

    一阵风刮来,来的是那么猛烈,又是那么深沉。漫卷着枫叶,也一片片飘落。看着一片片飘落的枫叶,不禁思绪万千。叶落无痕,的确,落叶是那么宁静地落下来了,无声无息,令人丝毫无察觉。

    临淄城中。

    “此次远征,仲父出力甚多,寡人把小谷城给你作为封地。”齐桓公说。

    众人纷纷向成风道贺,成风向大家回礼,一派喜气洋洋。

    “主公,鲁庄公不派兵配合我军讨伐令支国,该怎么处理?”高傒说。

    “是啊,主公。鲁庄公不派兵配合我军讨伐令支;主公,此例不可竖,此风不可长;要是不惩罚鲁国,有了先例,各诸侯国会怎么做?”国懿仲说。

    “寡人要讨伐鲁国,惩罚他违背盟约之罪。”齐桓公说。

    “国君,不可讨伐鲁国。”成风劝谏道。

    “仲父,以为不可?”齐桓公纳闷的问。

    “此次出兵令支,将士疲敝,再征伐鲁国,胜负未可知呀。”成风说。

    见齐桓公在听,成风接着说“鲁国自诩是周公传人,处处以礼乐之邦自居。各国中,鲁国人更知道礼义廉耻。咱们分些战利品,用战利品来羞辱它比打他更让他知道羞耻。”

    齐桓公听后,沉默不语,静静思索着成风的话。

    “主公,管子说的有理。”鲍叔牙说。

    “主公,仲父说的对。”高傒说。

    “主公,我也认为仲父说的对。”国懿仲说。

    思考再三,齐桓公安排隰朋带了战利品出使鲁国。

    秋风瑟瑟地刮着,伴着心中的一丁点儿惆怅,树叶依旧翩翩起舞,看不出一点儿忧伤。在人们的眼中,秋天往往是悲凉的。

    曲阜城中。

    “报。”小吏来报。

    “什么事?”鲁庄公问。

    “齐国特使隰朋在宫外求见。”小吏说道。

    “快请。”鲁庄公急忙说。

    “喏。”小吏躬身退下。

    少倾的工夫,齐使隰朋来到殿上,见到鲁庄公双方见礼毕。

    “隰子,这趟来为了何事啊?”鲁庄公问。

    “鲁君,我家主公会同燕庄公、无终国军讨伐令支、孤竹两国,托鲁君的福,已经大获全胜,我们主公身为方伯,让我给鲁君送些战利品来,东西已在殿外,望鲁君笑纳。”隰朋微笑着说。

    沉默了半晌,鲁庄公说“齐君有心了,隰子有心了。来人,把东西抬上来。”

    片刻,令支、孤竹两国的部分重器已抬到殿上。两国的重器发出幽暗的宝光,让人移不开眼睛。

    鲁庄公和鲁国重臣看着宝物,脸色阴晴不定,甚是尴尬。

    隰朋见任务完成躬身而退。

    沉默半晌,鲁庄公说“来人,把祭器抬到周公庙里,配享太庙。”

    小吏上来把器物抬到周庙。

    鲁庄公把季友和庆父喊道后殿,说“齐国这么顺利就征服令支、孤竹两国,出乎咱们的预料啊。”

    “主公,齐国国力强盛,非我国可以与之争锋。”季友说。

    “主公,咱们增强国力,一样也能征服戎人。”庆父说。

    “怎么增强?”鲁庄公反问道。

    “这。”庆父无言以对,顿时语塞。

    半晌,鲁庄公叹气说“齐国经过管仲的治理,国力蒸蒸日上,亦非我国可比。”

    “是啊,主公。齐国内有管仲、鲍叔牙等人,外有王子成父,上下一心,此非我国可比。”季友接着说。

    “咱们兄弟定当团结才是,齐心合力把鲁国治理好。不能辜负先人的重托。”鲁庄公说。

    “喏。”季友、庆父躬身答道。

    “季友,你去临淄走一趟,一来恭贺齐君征山戎获胜;二来打探齐国富强的方法;三来看看有什么对我国不利的言辞,设法把不利的言辞消除掉。”鲁庄公道。

    “喏。”季友躬身领命道。

    一路上,季友看到城市的大街上商贾穿梭,店铺林立,车毅击,人肩摩,举袂成幕,挥汗如雨。齐国人有说有笑、意气高扬,表现出一种非凡的自信。

    季友越看越觉得恐怖,不敢再看。

    季友来到驿馆派人去四处打探,底下人经过几天打探回来向季友汇报。季友发现管仲自拥有盐铁之利后,国富民强。管仲还发明了一整套的福利制度。

    他把福利制度共分为九种,第一叫做老老,第二叫做慈幼,第三叫做恤孤,第四叫做养疾,第五叫做合独,第六叫做问病,第七叫做通穷,第八叫做振困,第九叫做接绝。

    每个城市都设有“掌老”官,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一个儿子免除兵役,官府三个月送一次肉;八十岁以上,两个儿子免兵役,每月有肉送;九十岁以上,天天有酒肉送。所有老人去世,国家负责丧葬费用。

    每个城市都设有“掌幼”官,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三个小孩的就可以免除征收的布帛,五个小孩的政府配备保姆,发给两人份额的粮食,直到孩子长大。

    每个城市都设有“掌孤”官,凡是孤儿,有亲戚邻里收养的,收养几个就免几个兵役,“掌孤”官定期了解孤儿收养情况,必要时进行救助,这叫恤孤。

    每个城市都设有“掌养疾”官,对于那些因为各种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都能住进国家设立的“疾馆”生活,由国家负责养活,直到去世。

    每个城市都设有“掌媒”官,负责撮合鳏夫和寡妇,给他们田宅,三年之后还为其中的男人提供公职。这叫合独。

    每个城市都设有“问病”官,凡士民有病的,都由官府来加以慰问:九十岁以上的,每天一问;八十岁以上的,两天一问;七十岁以上的,三天一问;一般病人,五天一问。重病的,向上报告,国君亲自慰问。

    每个城市都设有“通穷”官,若有贫穷夫妇没有住处的,贫穷宾客没有粮食的,其所在乡里要及时上报。所谓振困,就是凶年的时候,官府发放仓粮来救济百姓。

    每个城市都设有“接绝”官,就是对烈士亲属给以抚恤。

    季友越听越惊,惊叹管仲真是旷世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