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李郎传 » 第四章 房东宋婶

第四章 房东宋婶

    胡唐生的膀大腰圆,满脸横肉,看上去凶神恶煞的样子,但在云来镇上人缘却意外的好。原因之一是他为人和善,大忙小忙都愿意帮,出手还阔绰,深得邻里与同僚的信任。

    原因之二,他是位修行者,境界还不算低。这也算是云来镇人尽皆知的秘密了。

    不过既然人尽皆知,胡唐也就懒得遮掩,去镇长府上都是飞檐走壁去的。六境的大修行者,踩在房顶不发出声响还是能做到的,大晚上也不会惊了街坊好梦。

    等到镇长府外,胡唐左右观察片刻,确认安全后翻进了围墙。大院里一片漆黑,左右分别摆放着十八般兵器;主厅方向倒有几盏灯火,不过没有人影攒动,传来均匀的呼吸声。

    胡唐悄悄走进主厅,来到一盏灯下,掩嘴轻念:“明知山有虎。”

    灯火闪烁一瞬,随后,胡唐的身形忽然急变,被一股莫名力量“吸”入灯芯。

    里头竟是一座小院模样。胡唐稳住身形,向前看去,只见身体微微发福、面容富态的镇长跪坐一旁,捧着个竹篮朝他点头;小院中间的老树下也盘坐一人,正是小姐。

    “小姐!”胡唐惊喜交加,上前两步跪下:“小姐!我......”

    胡唐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近三十年不见,能说的话本该有好多,但无论前尘旧事,还是这三十年里的经历,胡唐觉得哪件都说不出口,只好感叹:“没想到有生之年,竟能再见小姐......”

    话未说完,竟有些哽咽。

    “小姐莫怪。”满脸富态的镇长笑笑,“今早胡师弟听到您传来的消息时,可比现在还要激动,就差哭出来了。”

    “嗯。”小姐浅笑,轻挥衣袖,扶起胡唐。旁边篮子中的容叔不乐意了,大声喊道:“傻徒弟!还不快来拜见为师?”

    “老师?”胡唐走近竹篮,朝里头看了看。

    随后,他抬头和镇长对视了一眼。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老师,你怎么被人打成这个样子?还能动不?哈哈哈哈哈!”

    “一定是被师娘打的吧?老师啊,听我一句劝,别和师娘作对了,赶紧从了她吧!哈哈哈哈!”

    两人笑的高兴,顿时将先前的伤感气氛冲淡不少。

    “呵呵。”容叔冷笑,奈何他先前被“垂虹”打伤,伤势未愈,又给了李修阁一滴“气血本源”,以至身形崩溃,不能出手。否则他一定会让这两个傻徒弟明白——

    ——等等,容某的识海好像还能用?

    一只巨大的猫咪忽然从天而将,它全身由云雾构成,牙尖嘴利,爪子正分别拍在镇长和胡唐的头上。

    “呵呵。”容叔继续冷笑,“继续笑啊?”

    胡唐当即止住大笑,冷汗都下来了;镇长倒是不慌,不过也做出一脸毅然决然的怂样,朗声喊道:“老师,要打就打我吧!胡师弟他年纪小,不懂事啊!”

    你特......胡唐骂死这个师兄的心思都有了。

    不过容叔也就是逗逗他们,随后收回“猫法”,问胡唐:“见到你小师弟了?觉得如何?”

    “啊?”胡唐脑筋急转,反应过来:“李先生?”

    “对,李修阁嘛。”

    “既是我师弟,那他也是修行者咯?”胡唐回想一番,叹道:“我还以为他只是个普通人。”

    实在是李修阁表现的太像普通人了。除了皮囊光鲜过了头,其余做的每一件事都没有半点修行者的傲气;同时他一身气息内敛,气血平稳,怎么看,都只是个与人亲近的大家公子哥。

    “小师弟不凡呐。”胡唐再叹。

    看胡唐这般感慨,镇长都有些好奇了:“老师,小师弟如今境界如何?”

    “比你高上一境吧。”容叔随口说道。

    那就是第九境了......镇长和胡唐同时沉默,但随即对视一眼,眼中皆是喜悦。

    咱云来镇也有第九境了!

    可惜他们并不知晓采竹和小姐的关系,也没想到去问,否则现在就是双倍的狂喜。

    “妙极,妙极!”镇长抚须大笑:“此后若有行尸大潮,我云来镇总算不用再四面受敌,千里求援了。”

    有了能够“御风而行”、且“识海圆满”可以纵观全镇的第九境在,云来镇的防御压力将大幅下降。

    等他们高兴完,容叔才慢悠悠地道:“若真遇到行尸大潮,你又没入第九境,向你小师弟求援也未尝不可;但你切记,待我此去归来,是会带着修阁一起离开的。”

    “学生明白。”镇长点头。虽然不知老师为什么要悄悄把小师弟送到云来镇,但自己总算能够去寻找‘契机’,安心破境了。

    “老师和小姐这就要走?”胡唐的关注点在另一边。

    “是啊,该走了。所谓‘祥云’,别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们还不知道吗?”容叔笑道,“小姐暂时不想再见到祂。”

    待到小院消散后,胡唐与镇长回归正厅,对视一眼,皆叹了口气。

    “我还以为......会待的久些。”胡唐说话很小心,生怕暴露什么。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记忆中的小姐与容叔开始变得模糊。

    这是防止第十境神异“得见神魂”读心的手段。胡唐和镇长境界不到“上四品”,小姐只好用这种方式隐去自己的行踪。

    “我已经不记得了。”面容富态的镇长咧嘴笑笑,随后指着客房方向:“早上让人打扫好了,调令来前,你就在我这住下吧。”

    “好嘞师兄。”

    镇上一夜无事。

    第二日不到卯时,便有鸡鸣三声,叫醒了一镇百姓。早点小摊其实早就起了,听到鸡鸣,便把热乎的白面馒头、烧饼豆浆摆到街边,也不用吆喝,只需盖上层白布,再盖一层不厚的棉被即可出摊售卖。

    李修阁起的很早,倒不是被鸡鸣叫醒,而是床又塌了。

    “采竹啊......”李二郎扶着腰,刚刚坠地时他没来得及反应,被撞的生疼,“你动作就不能缓些?”

    “......”采竹吐吐舌头,手放在塌了的床面上,喊一声:“退十。”

    只见散架的床铺木屑立即还原,退回十息之前的模样,完好如初。

    《进退念》真好用......李修阁心中感慨,扶着腰子推开了门。

    迎面而来一位农家打扮的大姐,吓得李修阁后退一步。这不是说他没察觉院里多了个人,而是这位大姐看他的目光先是迟疑、而后赞许、最后怜悯地摇摇头。

    坏了,手还扶着腰子。李修阁当下一惊,知道大姐误会了,连忙解释:“起床太快,不小心闪着了......”

    “我懂,我懂。”大姐连忙会意,“年轻人嘛,正常。”

    完蛋,圆不回去了。

    误会就误会吧,李修阁这才来得及打量这位大姐。只见她一身紫黑色的棉衣,套着件深灰的围裙,手持一把高粱蕙做的扫帚,脚下还攒了不少落叶。

    “宋家婶子?”李修阁猜到了。

    “哎,是我。”宋家婶子把落叶扫去一边,堆积在枣树下,回过头拍拍手:“我这人啊,喜欢干净,看到院子里叶子乱飘,就难受。我知道你们小年轻人也不愿意天天打扫,就受累,每天早上都来扫上一遍。”

    话里话外,绝口不提自己擅自开门的事。

    因为有了胡唐的提醒,李修阁也不恼,反而笑着点头:“宋家婶子吃早饭了没?我正好要出门去买。”

    “吃咯,早吃咯。你去和南边街上蔡家的包子铺说一声,先给一个月的银钱,以后每天鸡叫之前,他家伙计都会放一份早饭在你门前,可划算哩。”

    还有外卖服务......李修阁点点头。

    蔡家的包子铺很好找,南街那么大,进去头一家生意最好的就是。伙计也很好说话,听说李修阁要送餐,连忙叫来老板。

    “李先生,新来的吧?呵呵,放心,既然住下,以后就是街坊邻居,我不多收你钱。”蔡老板呵呵笑着,算盘敲的劈里啪啦,“你和你夫人,一共两位,我每天早上送上一屉大肉包,一屉菜包,各是四个;再送两大碗豆浆,甜咸随你,当然,碗得你自己备着。”

    包子个头挺大,豆浆味道也算醇厚,李修阁点头:“豆浆都要甜的,就送到西街,宋家婶子隔壁那户。”

    “原来是宋姐家的新房客。”蔡老板笑的更开心了,知道来了大客户,“这样,如果您先付一年的饭钱,我每天早上再给您加两碗蛋花粥。”

    “妥。”李修阁大手一挥,爽快付了钱。

    ——在晚村收拾行李时,容叔留了不少现银和银票给李修阁,还有两块手臂大小的黄金用来压箱底。采竹那小姐肯定也留了些,至于多少,李修阁没问,反正够用。

    “但这些都是要还的呀......”李修阁拎着两袋包子一壶豆浆往回跑,心里盘算该怎么还容叔这笔钱.

    直接还回去是不可能的,容叔也不会收,反而会打他一顿;想来想去,节流行不通,就只能开源了。

    等彻底安顿下来,就去找个营生。九境的大修士李修阁如是想到。

    南街到西街的路不远,买好早餐,来回也不过一刻钟。等李修阁回到院子里时,采竹已经和宋家婶子一人一张板凳,坐在枣树下聊开了。

    见到李修阁回来,采竹朝他招招手:“二郎,宋婶问你打算做什么活计呢。”

    “还未想好,毕竟不清楚镇上缺了什么。”李修阁把早饭递给采竹,自己也拉来一张板凳坐下,大口咬了口包子。

    汁水丰富,肉也够嫩,最重要的还是皮薄馅大。看着小夫妻两个吃得香,宋家婶子自傲拍着胸脯:“怎样,蔡家的包子好吃吧?听宋婶的,我眼光可高!”

    “是是是,宋婶眼光好,咱屋里那套茶器可精致了,泡的茶也香哩。”采竹顺着宋家婶子的话茬讲。

    “可不是。”宋婶一听,头抬的更高了,“那是我大儿子从花城带回来了,据说是人家瓷器大师一年就做一套的孤品。要不是看你们小夫妻爽快,一般人我还真舍不得拿出来!”

    “嘿嘿。”李修阁也来凑热闹,“宋婶,花城是何处?可比云来镇热闹?”

    “你们小夫妻是从新虎城来的吧。”宋婶故作高深道。

    “对呀。”采竹没见过虎头城的样子,李修阁怕她说漏嘴,赶紧接话。

    “那就对了!”宋婶顿时眉飞色舞,“这花城呐,和新虎城一样,都是大城,七十二大城!我大儿子在那闯出名堂了,也算一个富商,卖点花茶赚钱;我家二子也在那,据说还拜了修行者为师,今年就会回来看我哩!”

    好嘛,话题又不知偏到那里去了。李修阁莫名想起了容叔,他老人家讲故事的时候也是这样,莫名其妙就换了好几个话题。

    见宋婶说的有些口干,采竹将自己那碗豆浆递给了她。宋婶一饮而尽,忽然想到了什么,转头向李修阁问道:“小李先生,你是想知道这云来镇里缺了什么行业?”

    “是呀。”李修阁来了精神,觉得有戏。

    “那我也不瞒你,实话和你讲,咱们云来镇什么都好,就是读书种子太少!‘观云楼’边上也有家私塾,可那里头的老师都是七八十岁的人了,讲的如何先不说,脾气冲!”宋婶打量了李修阁一眼,又说道:“我看小李先生你谈吐不错,是个读书人,想必家教也很好,不如当个私塾先生?”

    “当然,我也就是随口一说,如果你另有打算,切勿被我误了前程。”宋家婶子哈哈一笑,起身就要离开。

    “宋婶,吃个包子!”采竹也跟着起身,把她送出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