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从练武开始穿越诸天 » 第二十八章 北上

第二十八章 北上

    调整好心态后,杨诚好好睡了个觉。

    第二天早上,杨诚便向宋叶辞行。

    如今林邑基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杨诚也该启程,向突厥进发了。

    杨诚一路北上,很快到了雁门关。

    杨诚回头看了眼雁门关的城门,转身向草原深处走去,向着突厥进发。

    原本突厥是一个整体,但在三十年前,在隋朝的分化下,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雁门之围就是东突厥的始毕可汗所谓,其在大业十一年八月,趁杨广巡狩北塞时,率10万骑兵南下,连破雁门郡39城,将杨广围困于雁门城内。

    突厥军队的箭矢一度射到杨广御驾之前。

    后来还是嫁到东突厥的义成公主假称“北边有急”,各地救援军队也在快速接近,始毕可汗这才在大业十一年九月退兵。

    后来在玄武门之变时南下,逼得李世民被迫定下“渭水之盟”的颉利可汗,同样是东突厥的。

    始毕可汗死后是处罗可汗,处罗可汗死后是颉利可汗。

    相较于东突厥,西突厥的履历就差了很多。

    与东突厥分裂后,西突厥一直与中原交好,与东突厥敌对。

    但西突厥多次内乱,一直到唐贞观十五年,西突厥的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压服周边部落、国家,自持强大,扣押唐朝使节,进攻唐朝伊州。

    却被唐朝打了个落花流水,李世民死后,又有西突厥之人反叛。

    但先是被程咬金帅军击溃,后来又被苏定方彻底灭国相较于东突厥华丽的履历,西突厥可以说一直在挨打,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如今杨诚来到草原,也是准备对东突厥下手,削弱其力量。

    东突厥境内也不只有突厥人,还有契骨、铁勒诸部。

    倒是容易分化、挑起事端,但有毕玄在,契骨、铁勒诸部,可未必有勇气对突厥下手。

    毕玄此人的经历也是传奇,其在大草原纵横无故、盛名数十年长垂不衰。

    手上的矛重九十九斤,矛名“阿古施华亚”,是突厥语,意即月夜之痕,年轻时仗之冲锋陷阵,纵横草原从无敌手。

    初出道之际已被誉为“没有人能把他从马背击下”。

    后来在沙漠迷失之中无意间巧遇沙漠神殿,练成了《炎阳奇功》,成为绝代高手。

    毕玄在草原纵横数十载,从无败绩,不出意外,毕玄被突厥人神话了,在突厥人心中,毕玄就是天下无敌的神。

    如果有办法杀了毕玄,想来对东突厥是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但难度太大,几乎无法达成。

    黑火药的杀伤力足够,但是先天之后,灵觉大增,皆有感知危险的能力,更何况毕玄呢?

    毕玄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感知有致命危险还踏入陷阱。

    除非绑了东突厥始毕可汗,在其周身买炸药,然后指名道姓让毕玄来救。

    但毕玄本就在突厥王帐,要绑架始毕可汗就必须得过毕玄这一关,这就矛盾了。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武功达到与其同一层次,甚至更上一层楼,然后在正面击杀。

    但如今与毕玄同等实力的高手也就宁道奇、傅采林、宋缺三人罢了。

    若是四大圣僧一起动手,或许也可与之争锋。

    但这些人中,只有宋缺是杨诚师傅,其余人与杨诚并无关联。

    不过宋缺与毕玄打成平手没有什么问题,但想击杀毕玄,只有同归于尽。

    所以想要击杀毕玄,几乎不可能。

    不过毕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东突厥王帐,杨诚在其他部落搞事情,毕玄也不可能感知得到。

    杨诚策马奔腾在草原上,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莺飞草长的草原上空是蔚蓝的天,几朵白云飘来飘去,很悠闲。

    莺飞草长的草原和悠闲的云搭配在一起是无比的合适,人站在草原上看到这一种景象会心旷神怡,美得不能再美。

    到了夜晚,星光灿烂,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原上,天地间一片静谧,晚风轻轻的吹过,草浪随风起伏,显得分外惬意。

    这是一种与中原大地截然不同的风味,策马奔腾在这片土地,是另一种自由的感觉。

    不同于杨诚在中原时感受到的山高水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草原给杨诚的感觉是天地苍茫,独行其中,孤独而自由。

    很快杨诚找到了一个突厥部落,不过这个部落是个小部落,没有什么高手,但也没有什么冲突。

    杨诚悄悄迁入观察了一个星期,并没有发现可以挑起大冲突的地方,只好放弃从人身上入手,准备从突厥人养的牛羊入手。

    杨诚在半夜偷偷将这个部落的牛羊放走。

    等第二天,部落男女老少发现牛羊跑了,大惊失色,乱作一团。

    部落首领得知后差点晕过去,缓过来后,大声呼喊,聚集全部落的人。

    突厥部落众人在首领的安排下,四散开来,寻找丢失的牛羊。

    杨诚趁机焚毁了突厥部落的帐篷,然后扬长而去。

    杨诚在经过两天的独行后,再次见到一个突厥部落。

    这次的部落比上次要大得多,也有一些一流高手,部落首领更是先天。

    不过杨诚毕竟是宗师,即使经验不如其他宗师丰富,但境界摆在这,所以杨诚还是成功潜入这一突厥部落内。

    同样在潜伏一个星期后,杨诚大概了解了这一部落情况。

    部落首领有7个孩子,其中长子和次子彼此明争暗斗,老三和老六支持长子,老四老五支持次子,而老七才8岁,还没有站队。

    随着首领年龄越来越大,长子与次子的争斗也愈发激烈,但好歹首领还在,倒还没有发展到动刀兵的程度。

    长子年龄大,做事稳重,颇受族中老人认可。

    次子比长子小五岁,但天资聪颖,武功天赋极高,虽比长子小五岁,但真动起手来,反倒是次子略胜一筹。

    长子与次子在部落中各有支持者,而首领至今都没有定下继承人,毕竟都是自己的儿子,都很优秀。

    长子武功天赋或许不如次子,但生性稳重,不易被情绪冲昏头脑。

    次子虽心性不如长子,有些冲动,但天赋好,极有可能在长子前突破先天。

    故而部落首领明知自己老了,但依然没有定下继承人。

    就是怕若是定长子为首领,次子恐怕不服,要是次子先一步突破先天,更是要闹出兄弟睨于墙的事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