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从练武开始穿越诸天 » 第八十九章 离开

第八十九章 离开

    “好了,不谈这些了,我把这个武功传给你,这个武功叫做《声生不息》,……”

    秋日的傍晚。

    一阵阵不急不缓的小北风,掠过潮湿海面,飘过茂密的树林,卷起泛黄的树叶。

    把大海上的清凉,树林里的清香,一丝丝,一缕缕,送到了凤凰山上。

    带走了秋日的余温,也吹散了屋内两人的话语声。

    “……《声生不息》就是这些了,该讲的我都讲完了,你自己修炼就好了,这么晚了,我该回去睡觉了。”

    “还有什么问题,明天,再来找我。”说着,林志祥站起身,狠狠的伸了个懒腰,活动活动筋骨,便转身出门了。

    杨诚跟着送他出门,目送他离开,回到他自己的家。

    然后,转身回到房间。

    开始研究林志祥所创的疗伤秘法,《声生不息》。

    杨诚想着,自己现在是真的不缺武功。

    轻功有《逍遥御风》。

    刀法有《天问九刀》,和在将军府待着的一年里创出的《不二刀》。

    剑法有《倚马飞歌醉碧霄》,和同样在将军府完善的《非攻》。

    音波功有《碧海潮生曲》、《七弦无形剑》,和在声生门学习后,将古琴曲《阳春白雪》改成的一门音波功,依然叫《阳春白雪》。

    如今又有了疗伤秘法《声生不息》。

    一研究这《声生不息》,杨诚便发现林志祥师伯是谦虚了,这《声生不息》非常厉害。

    林志祥说这武功只能治疗一下较轻的内伤,但杨诚真的修炼起来,发现这个“轻”的定义有点离谱。

    杨诚以为的“轻”,可能就是被不轻不重的打了一掌,受了点内伤,但稍微调息一番,便可以暂时压下伤势,继续动手。

    而林志祥所说的“轻”,是指被全力打了一掌,绝对的重伤,倒地不起的那种。

    而《声生不息》可以快速疗伤,两个时辰,便能完全恢复这等程度的伤势。

    杨诚心中吐槽,林师伯所说的重伤,怕是只差一口气就要死了的程度吧。

    另外,《声生不息》除了疗伤外,还有强化体内五脏六腑的能力。

    还是很不错的外功内练之法。

    杨诚想着,专门练一下五脏六腑也不错。

    即使是修行内功,身体更强,真气输出也能更强。

    从另一个角度想,练完了也是更能挨打一些。

    虽然如今天下,能打赢杨诚的也没几个了。

    杨诚又在声生门待了一段时间,也是将音波功的修行更上一层楼。

    声生门的众人也算是倾囊相授,除了宗门秘传,其他的杨诚都学了,只剩下慢慢融汇贯通。

    杨诚也准备离开了。

    同时也是带着声生门的新一辈年轻人离开。

    当然,也不是带着所有年轻一辈走。

    毕竟现在中原局势没那么稳定,较弱的一起去也是拖累。

    所以这次跟着杨诚离开的,只有声快要突破的大师姐周碧畅,二师兄曾比特,三师弟毛不易三人。

    剩余的人还是待在大屿山岛上苦修。

    杨诚带着三人乘船,向中原而去。

    “杨师兄,中原的高手多吗?”曾比特好奇问道。

    虽然曾比特比杨诚大,但杨诚实力可与他们师傅比肩,甚至超过。

    所以曾比特还是称杨诚为师兄。

    包括周碧畅和毛不易也是一样称杨诚为师兄。

    “中原的高手还是比较多的,如今割据一方的十多个势力,每一个都至少有一位宗师、数位先天。”杨诚回答。

    “此外,还有那些大一些的世家门阀,也都多半有宗师坐镇。”

    “此外,佛门、道门也都有宗师,就是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他们最擅长藏一些高手了。”

    “一年前,石之轩杀了佛门的“四大圣僧”中的两位,后来又重伤了两位,如今佛门危难之际,又有三位宗师出手。”

    “此前各势力从未听说过他们,可见佛门隐藏之深。”

    “道门虽然因为晋末孙恩一事,之后备受当权者打压,但也不容小觑。”

    “师兄,按理说想要修炼到宗师,不可能不外出历练啊,怎么会出现从未见过的佛门宗师呢?”周碧畅不解的问。

    曾比特和毛不易也好奇的看着杨诚。

    杨诚沉吟片刻,说道:“应该与两个方面有关系,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佛道之士,多是每日诵读自家经文,日日不止,但凡高僧、真道,都对于自家经文有着自己的理解。”

    “有些天才,便可以凭此成为宗师。”

    “但这样的天才百年难遇,所以,还是要行万里路。”

    “但,行万里路也不一定要在红尘中,访名山大川,也是行万里路。”

    “也不一定要在中原,别忘了,还有西域呢,佛门本就是自西域而来。”

    “原来如此,那出海也是可以的吧,为什么我们师门长辈们没有选择这样去行万里路呢?”曾比特接口问道你。

    虽然不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自哪位先贤之口,但并不妨碍曾比特理解意思。

    杨诚解释道:“行万里路是要符合心境的,没有那些高僧、真道的出尘心境,在人烟之外行万里路是没用的。”

    “普通习武之人,还是比较适合红尘中行万里路,或者是红尘、世外交替而行。”

    接着杨诚又反问道:“而且,谁说你们师门没有想过出海行万里路呢?”

    “啊?”曾比特有些懵。

    周碧畅若有所思,开口问道:“师兄是指林师伯一事吗?”

    “不错,出海是有很大风险的,只在近海处还好,一旦远航,很容易出事。”杨诚点头。

    “如今的船只,也不够强大,不足以支撑远航。”

    “当年林师伯和他的几位师兄弟,便是陪着几位长辈出海,结果遭遇不测……”

    “一行人只有林师伯一人活了下来,但也是深受重伤,被人救下。”

    “原来如此,林师伯很少和我们说起从前的事,我都不知道。”毛不易说道。

    周碧畅道:“我也是偶尔一次听到叶师姑提过一次,林师伯曾因为海难受了重伤。”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事,我只知道师傅曾受过伤,还以为是师傅在中原游历时伤的呢。”曾比特挠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