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追星的沈小姐 » 投资

投资

    在李兆欣女士的庭院草坪上,临时搭建的帆布棚子里,她的两个孙辈在这个阳光有点热辣的下午难得地聚到了一处。娇生惯养的沈大小姐正在烧烤架前亲手动手烤着鸡翅,而她的豪门总裁哥哥则歪在一旁的藤编椅上半闭着眼品茶。

    “你不会因为上次我和你说的话才取消了并购计划吧?经商的事情我也不懂,要是我的个人好恶影响了你的商业决策,好像不是很合适……”一边用烧烤夹扒拉着炭炉上的鸡翅一边自己都一阵恶寒,沈自星感觉自己这话说得怎么听都像是在推脱责任的感觉。

    沈益星吃了一口刚刚从烤羊腿上切下来的小块,任由脆皮上的肥油流了满嘴,心中默默赞叹妹妹的手艺最近真的进步了很多,完全不输星级餐厅的名厨,口中咀嚼着食物还同妹妹说:“我像那种会为了妹妹几句话拿生意开玩笑的人吗?”

    “我看挺像的。”沈自星脱口而出,“不过映画确实问题很多——不仅仅是这一件事,还有一些为了卖人情给投资商胡乱给演员加戏之类的,仅仅是我去的这段时间就见到了好多次。去年《三秒钟》和《极速赛车》的亏损绝对不是偶然事件,管理层的专业水平、目光短浅才是主要问题!”

    “所以,你就别操心那么多了。你周腾哥都说你这次立功了,他后来又让人做了深入调查,实际情况比你看到的还要更加严重,如果你没有发现这些问题,集团还不知道要浪费多少人力物力在这个并购项目上。万一最后都没有发现他们的问题,并购成功之后才暴露出来,只会让星宇成为业界笑柄。”沈益星端起矮几上现沏的铁观音倒了两小盏,一盏递给沈自星,一盏自己放到唇边一口喝尽。

    表面上映画尽管因为投资亏损导致资金短缺,却怀揣多部大火的网络小说改编权——电影投资有的时候也是有点玄学的,有的明明质量很好的作品宣传也很到位但是观众偏偏不买账,有的小制作投资连人家的零头都够不上偏偏戳了观众的兴奋点赚得盆满钵满——所以一两部影片的作品并不说明映画的实力差,有可能只是运气不好而已,只要由星宇补上它的资金缺口,凭借它手里的优质版权盈利就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在之前的他们看来,映画依然可以算是优质资产。

    但是结合沈自星的所见所闻和周腾的调查,映画的亏损更多还是自身的运营模式问题。那么它如果被星宇买回来,不论是放任他们自己经营还是为了它专门投入人才进去都很不划算,到时候只会进退两难。一次失败的并购星宇不至于承受不起,但是如果让股东们怀疑星宇的投资眼光,那影响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了。

    其实所谓文化产业布局一直是周腾在主导,周腾是他最信任的人,能力也一向是从未让他失望,但是这不意味着他会把所有的疑难杂症都推给周腾而自己做甩手掌柜,作为星宇的掌舵人,他也要在必要的时候给出决策。在华国的经济领域,文化产业在未来所占的比例一定会越来越高,影视剧自然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所以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制片公司依然是他的下一步计划。在他不打算自己成立一家制片公司从人才到人脉一点点自己培养的情况下,重新选择一家制片公司进行投资依然是目前的最优解。

    “星星,你当时是为什么要去映画学制片的?”沈益星忽然有些突兀地问道。

    “为什么学制片?”沈自星愣了一下,笑嘻嘻地答道,“为了追星呀!”

    “你认真一点!”沈益星瞪了她一眼。

    面对沈益星的眼神杀,沈自星很想捂住自己的眼睛,但是因为手里拿着烧烤夹只能用手臂在脸上有点狼狈地挡了一下。她认真地思考起自己会对制片感兴趣的缘由来。短暂的迷茫过后,陆韫白说过的关于他的朋友的那段话忽然就在她的脑子里闪了一下,沈自星不再玩笑,十分认真地对沈益星说:“真的,我追星的方式可能跟别人不太一样。但是我对制片感兴趣确实和他有一些关系——虽然我并不是要特意去参与他主演的电影什么的。”

    “你知道,毕竟我不可能永远那么幼稚。”突然想到从前的沈自星追星史,她不得不为自己找补似了一下。

    “对了,那个什么《玫瑰》,那个小说你看了吗?”沈益星似乎十分自然就接受了她的解释——或者也许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妹妹和过去有什么不同,又迅速地打开了一个新话题。

    “看了,挺有意思的。我个人认为比《蓝色迷梦》写得有深度得多。虽然它的名字看起来很俗套,但是内容却一点也不俗套。《蓝色迷梦》的故事脱胎于它,却没有抓住它的精髓,反而把故事的内核改得很肤浅。所以《蓝色迷梦》唯一的出路就是制作成一部搞笑片——再加一点煽情进去,观众依然会买账,只要能让他们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他们就会觉得是好电影了!”

    “哈哈!你说得——很精辟!那……假如把《玫瑰》拍成电影呢?”沈益星笑得十分没形象。

    “票房不一定会比《蓝色迷梦》更高,但是它有机会成为经典。我是说如果有一流的导演和演员,而他们又恰好对这个故事有一流的灵感。当然,凑齐这些需要一定的运气!……你问这个干什么?”

    沈益星把矮几上的笔记本转了个方向给沈自星看:“你周腾哥刚刚发E-MAIL给我说‘佰良’去年就已经买下了《玫瑰》的改编权——在和映画谈并购之前,这家制片公司曾经也在我们的考虑名单之内。”

    “那么,你们为什么选择了映画?”沈自星颇感兴趣地问道。

    “一个原因是,佰良不肯接受并购,只能接受融资,而且让渡股权不能超过40%。另一个原因是映画手里的改编权——很多人都觉得,一家制片公司盈利的关键是抓住那些大爆的影片。”沈益星在回答自己妹妹这个问题时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耐心,“13年郎天一的《雪峰28天》10.9亿创造了华语电影票房记录,然后隔一年又被自己的《孤山码头》13.6亿打破了自己的记录,成为华语电影界最传奇的商业片导演;19年的《逃离群妖谷》之所以能拿到20.3亿票房主要归功于它绝对领先同期影片的视觉效果;5年前最火的男明星梁函一部口碑稀烂的《火星公主》照样狂揽18.8亿票房……大导演、大明星、顶级特效团队看起来都有可能成为影片大爆的关键。”

    “但是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有失灵的可能,而且每一样都代表着高昂的成本!在大部分影迷看不到的地方,更多的是高额投资最后却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的情况。一家制片公司要健康稳定的发展,不可能一味地追逐这些大明星、大导演,势必要有一些更加稳定的盈利要素,根据集团的数据分析部门分析,我们认为在这些要素里最关键也最容易抓住的就是——IP。”

    “所以我们才会把目光锁定在映画身上。映画这家公司从26年开始就购入了大量的非常适合影视化改编而且自身非常火爆的小说的改编权——不管这家公司的管理水平如何,在这一点上确实是很有远见的:这些小说已经经过市场的检验,是受市场欢迎的故事,它们本身有大量的粉丝基础,即使不进行大量的宣发他们也会自发地跑到电影院去观看电影。只要影片质量不是太差,他们还会为影片做进一步宣传。在这种模式下,回本就是十拿九稳的事,小赚也很轻松。如果影片再改编得很好,就更加有可能成为爆款,一本万利——这些都是我和周腾原本的想法。\\“

    沈益星说得口干舌燥,重新倒了一盏茶喝下,又嫌这茶盏过分迷你,喊了林甜去换大杯。

    “那现在呢?”沈自星笑了,一边端起果盘给沈益星递到面前,一边追问他。

    “一家自砸招牌、只懂得追求短期利益的公司,显然和星宇的经营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沈自星笑了笑。

    “那么……你还想继续去佰良学习吗?他们的大制片李筱凤才是真正的大手——你要是能在他身边学习,倒是蛮好的!”沈益星嘴里说得冠冕堂皇,脸上的笑却突然诡秘得像一只大狐狸,“对了,这个是什么肉?味道还不错,待会再多烤点!”

    “……”沈自星翻了个白眼,也不知道是嫌弃这个哥哥的嘴馋还是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