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就被李世民率重兵包围 » 第11章 刘少监有些疑惑(求推荐 求收藏)

第11章 刘少监有些疑惑(求推荐 求收藏)

    孙思邈最终还是只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匆匆的离开了迪家庄。

    因为迪夫昨晚架不住孙思邈的热情,吃过了晚饭不久,就“秉烛夜谈”。

    因为晚上太过于无聊了,迪夫也就答应了,夜谈是可以的,但绝不“彻夜长谈”。

    迪夫对医术道法不懂,自然也就避而不谈,只探讨地理风俗。

    孙思邈毕竟是老江湖,走南闯北见识非凡,跟迪夫一问一答闲聊了起来。

    渐渐的,话题就跑偏了。

    “后周时期,朝廷多故,社会上动荡不安,兵匪横行于野,瘟疫四生,虽无席卷之势,却自叹能力不足,只能眼看着患病之人哀嚎至死。更可怕的是那天花,一人患病,一村皆染病,竟无一生还,唉!”

    迪夫看着孙思邈好一会,脑里在努力地回忆。

    孙思邈被看得似乎有些心虚,但是眼睛却越来越亮。

    “道友若是有何妙方,可否直言?若是确真有效,老道定当为道友扬名。”

    “小子确实知道些防范的方法,但是根治却是做不到的,不知道友是否愿意听上一听?”

    孙思邈正襟危坐:“老道洗耳恭听。”

    “兵书有云,上兵伐谋,其下攻城。对付瘟疫这一类的传染病,最重要的是做好预防,若是等到病菌已经攻破人体大城再去用药,则已经落于下策了。”

    “道友请讲。”

    ……

    当知道染了天花的牛身上的牛痘可以预防天花时,孙思邈是一刻也坐不住了的。

    迪夫连忙拦了下来,这才住了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天才微微亮,孙思邈就立马告辞离开了。

    迪夫看着他一脸着急的样子,意识到了或许不知在哪个地方,正有着一场天花或者瘟疫。

    虽然知道孙思邈的目的或许并不是那么单纯,但是能坚持着一直救济世人,积善行德,那么不管他初心怎么样,他都已经是圣人了。

    迪夫不会亲历险境,只能默默的祝愿他平安,然后回去睡个回笼觉。

    “咚咚咚”

    才睡了感觉没一会,小桂子就敲着门,说是刘少监带着几个人前来求见。

    睡不了了,迪夫起身,洗漱一番,便推开门走了出去。

    已经日上三更了,庄户门这会都在田地里,看不到几个人。

    刘少监似乎是没睡好,眼袋有些发黑,一看见迪夫,便连忙迎了上去:

    “迪兄,那曲辕犁可曾画好了?”

    待刘少监走近了,迪夫似乎听到了他的肚子在咕咕的轻叫,看着一脸焦急的刘少监一脸的焦急,心里直纳闷。

    但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宽慰几句。

    “刘兄莫要着急,图昨天已经画好了,你莫非以为我昨天说的是假话么?走走走,先去吃个早饭定定神。”

    “迪兄莫怪,只是我如今的处境一言难尽啊,唉。”

    “怕什么,等曲辕犁做出来了,些许困境就当是磨练了。”

    “迪兄说的是。”

    “走走走,不要磨蹭了,我快要饿坏了。”

    说完,迪夫拉着刘少监就往食堂走去。

    “刘兄可得来尝尝我迪家庄的早饭,可不瞒你说,不是我吹嘘,经过我的指点,那可是别有一番的风味。”

    “哦,那我可得大饱口福了。”

    刘少监虽然也曾来过食堂吃食,但那是中午的正餐,早上小食却都是在家里吃的。

    食堂的正餐虽然也是丰富好吃,但比起酒楼还是逊色不少的。

    刘少监本来是不好驳了迪夫的面子,客套一番而已,但是一条肠粉配着酱汁下了肚之后,就再也忍不住了。

    “迪兄,这吃食可有名字?晶莹透亮的,有着如同糍粑般的软糯,但又十分的嫩滑,配上甜面酱,实在是当时一绝。”

    “刘兄,这个叫做肠粉,其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蝉翼,晶莹剔透,我这庄上的手艺还是够不着啊。”

    “迪兄太过于苛刻了,依我看啊,这就已经是十分的好了。”

    “人生有两大幸事,吃与喝。我倒是不好酒,唯有钻研吃这一道。刘兄,来尝尝这个虾饺,看看味道如何?”

    “迪兄出品,味道肯定是极好的!”

    耐心的陪着迪夫吃完了早餐,刘少监这才又说道:

    “迪兄,将作监手艺最好的木匠和铁匠,我各带了两个过来了,迪兄帮忙指点一下?”

    “指点不敢当,我有些许的想法,还得劳烦几位帮忙做出来。”

    “迪兄您尽管吩咐,保证明日做好给您送过来。”

    “不用太过着急,两三日内做好边可以了。”

    说着,迪夫摊开了那幅曲辕犁的三视图。

    十只眼睛同时看向了图纸。

    刘少监轻声道向身旁的工匠问道:

    “你等来看看,这犁如何,一天内能做好不?”

    “启禀少监,我虽然从未见过如此模样的犁,但是制作起来却是不难的。”

    “启禀少监,这犁铲与旧犁相差不大,稍稍改一改就可以了,用不了一天时间就能做好。”

    “启禀少监,这个部位似乎有些不妥……”

    “住嘴,迪兄莫怪,属下都是些没规矩的,迪兄不要放在心上。”

    “无妨的,刘兄。不知这位大匠叫什么名字?”

    “迪兄,是我管教不严,冲撞了迪兄,请迪兄责罚。”

    “刘兄,我只是想知道其名字而已,也并没有冲撞我,又何来的责怪之说?”

    刘少监看着迪夫一脸的疑惑,正想在说什么,那个工匠一咬牙就站了出来。

    “启禀迪郎君,某叫王松。”

    “嗯,王松是吧,你看这图上哪个部位有不妥当之处?”

    王松看了有些担忧的刘少监,又撇了一下刚才拽了他一下衣角的同事,最后看着认真的迪夫,说道:

    “启禀郎君,此处的键是用来调节犁铲高低的吧,由于木质松软的缘故,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箍不紧,致使犁铲晃动。”

    “你可有解决办法?”

    “回郎君的话,有!”

    “那就按你的来,我只要能够实现如此功能便可。”

    “多谢郎君。”

    匠人高兴了,可刘少监心里却起了鼓,七上八下的,这随随便便说改就改的东西,它能成么?

    说实话,刘少监心里很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