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就被李世民率重兵包围 » 第35章 魏征其实算是个好人(求推荐 求收藏)

第35章 魏征其实算是个好人(求推荐 求收藏)

    有句话说的不错,美食是最顺畅的交流方式。

    当一道道精致的美食摆上了餐桌的时候,所有的沉默瞬间都被打破了。

    水被烧开了,在咕噜咕噜的冒着气。

    李二原本还在思考着,怎么将魏征打发掉,听到这咕噜声,不禁心里一喜。

    “魏爱卿,先尝尝这儿的美食,一大早的就往这里赶,你怕是顾不上吃早饭的。不要着急,等吃过了早饭,我再听爱卿细说。”

    其实魏征的来意,李二大致也能猜得到,那就是为了劝谏他。

    皇帝宿夜未归,还不上早朝,朝里的任何一个御史估计都是坐不住的,肯定会进行劝谏的。

    但若是别的人李二是不怕的,只是魏征却是有些麻烦。

    在今年前些刚登基的时候,右仆射封德彝上奏说是要征招未满18岁的壮男当兵,李二同意了,却被魏征此举可能造成失信于民为由反对,不肯签署征兵敕令。

    理由很充分,李二没了办法,只能收回敕令,还奖赏了魏征一只金瓮。

    但这并非是李二怕了魏征的真正原因。

    真正原因还得牵扯到了隐太子李建成的党羽。

    李二虽然天下大赦,还启用了李建成旧属诸多的人,魏征就是其中权位最重的,所有人都在看着。

    此时国内大半地区都还并非是受李二真正控制,特别是山东地区,大批李建成旧属将士逃到了山东以图东山再起。

    所以要采取安抚怀柔措施,安抚那些地方上的人。

    那么对于相当于代言人身份的魏征,不要说他占着理,即便是有些胡搅蛮缠,李二也得忍着。

    魏征看着丰富的早餐,眉头皱得更紧了。

    “托陛下洪福,我魏征活了将近五十年,还是第一次吃到如此精美的食物,实在是不虚此生了。”

    李二面色有尴尬,解释道:“不瞒魏爱卿,并非是我贪图享乐,我也是第一次吃到如此丰盛的早饭。”

    魏征也不拿正眼看迪夫,只是瞥了一眼,便埋头处理起早餐来。

    迪夫本来看戏看得津津有味的,却没成想李二不厚道,突然矛头就指向了自己。

    再看看桌子上的早餐,几小份的早点,一小碗白粥,一杯牛奶。

    这很过分么?

    这种水平在现代的城市里,只能算是一般的水平,也就比他们多一壶茶而已。

    由于有魏征在,长孙不愿牵扯进国事里,早早的就告退了。

    三个人在默默地吃着。

    但迪夫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心里在想着,是不是也要去避一避呢,看这架势,肯定是要把自己拉进来的。

    果不其然,魏征干净利索的将食物吃完,然后就站起身来再次行了一礼,只是这次并没有行大礼。

    “启禀圣上,臣御史魏征进言,圣上是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而正是因为是天下臣民万物之主,圣上的责任十分重大,一言一行应当时刻注意。

    臣蒙受国恩,宁可直言得罪圣上,也不愿说假话。现在离天下大治还很远,正是应当励精图治之时。

    圣上应当要立志有所作为,怎么能放纵自己贪图享乐,而不上朝去处理朝政,若是长此以往,肯定会纲纪松懈败坏,那样会导致天下官吏贪污成风,民不聊生,必定会引发民乱。

    陛下应当防微杜渐,勤理朝政,亲近贤臣,远离小人。

    因此,臣弹劾迪县男大逆不道,不遵礼仪,蔑视圣上,又妖言惑众,蛊惑圣上,当剥夺其爵,发有司问罪。”

    迪夫有些目瞪口呆,才刚刚吃了我的,然后放下筷子立马就去告状,这就是典型的吃干净了,抹了嘴就翻脸不认人?

    更何怳你这都还没吃干净,那杯里最少还有半滴的牛奶呢。

    但李二知道,虽然弹劾的是迪夫,但实际上却和迪夫没有关系,换了任何一个别的人,一样是会被弹劾的。

    但这两人,偏袒谁都不好,谁都不能去驳斥。

    “魏爱卿一番肺腑之言,朕是倍感欣慰,国家能有魏爱卿这样的敢于直言的忠义之士,实在是国家之幸啊,何愁国家不兴盛啊。爱卿请坐下。”

    说着,亲自起身,拉着魏征入座坐下,然后接着说。

    “爱卿所说的,朕也自知责任重大,一刻都不敢忘记,所以才四处寻访贤能之士,希望他们能助朕一臂之力,治理天下,实现天下大治。

    只是朕的志向不止于此,《礼记》中的,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才是朕的志向。”

    “那圣上就更应当亲近贤能,而远离小人了。”

    “那何为贤能?又何为小人?”

    “臣按着圣上予以的职能行劝谏之事,判断是否贤能不是我的职责,应当由朝中诸位相公来判决。但不论如何,这都不是圣上不上早朝的理由。”

    李二点了点头说道:“爱卿所言极是,朕自然是信得过朝中的诸位贤能,相信他们能处理好政事,并能向朝中举荐贤才,朕也是应该每日按时早朝。”

    魏征听着,绷着的脸才稍稍有些缓解,但李二笑着说出的下一句话,又立马重新绷紧了起来。

    “迪兄,茶好了没?”

    “马上就好。”

    “臣曾听闻,天子无私事,即便是私底下,也应当遵循礼仪,岂能如此失礼。”

    李二有些头疼。

    迪夫却有些忍不住了,你这话虽然是冲李二说的,但看着我干嘛?

    “魏御史你好啊,这我得有几句话要说的了,你匆匆的闯进了我的庄子,却没有递拜帖,这是不是更失礼?”

    “我来是为了公事,又不是来拜访迪县男你,何须拜帖?”

    “既然是你为了公事而不是来拜访我的,那么你私受贿赂又怎么说?”

    “圣上在前,迪县男莫要血口喷人,犯了欺君之罪!”

    “哦,这本来就是事实,你受了三个包子,两个烧麦,一碗白粥,还有一杯牛奶,物证具在,你还能不认?”

    迪夫指了指魏征身前的空杯子,以及小蒸笼,笑了笑,然后接着泡茶。

    魏征有些急了。

    “我…我…,那是圣上赏赐的,与你何干。”

    “哦,那我再换一个,我记得有一句话叫君辱臣死,你就这么让你的圣上在另一个人面前失了面子的?那你该当何罪?”

    李二却连忙转移话题,这话有些重了,虽然折了魏征的面子他很开心,但却不想去闹出点别的,如一头撞死的事情出来。

    更何况魏征刚才的最后一句,最燃明着在说他,实际上却是在帮他说话的,在指责迪夫失礼的。

    “魏爱卿是初次来怡然庄,却不知许多事情,我与迪兄之情非比一般,再加上迪兄并非世俗之人,不烦世俗礼仪,所以就都省去了。

    刚才迪兄之言也只是玩笑之言,爱卿莫要放在心上,来喝茶。”

    说着,将一杯倒好的茶递到魏征面前。

    魏征顺着台阶就下来了,平日里都是一对一的劝谏,以致今天也是这般让圣上在人前难堪,若是刚才李二追究起来,没准逼死魏征都是可能的。

    “谢圣上宽恕,臣惭愧。”

    “《道德经》中有言,圣人被褐而怀玉,意思是圣人身穿布衣,而怀揣美玉。我以前却时常领会不到其真正的含义,直到遇到了迪兄的一杯茶,这才恍然大悟,爱卿不妨来尝尝。”

    “谢过圣上。”

    魏征端起茶杯,小小地抿了一口。

    太苦了,苦得发涩。

    这是迪夫特意为他准备的,不仅多放了茶叶,泡的时间还稍稍长了些。

    虽然那脸上没什么表情,但迪夫心里就是高兴。

    出气了。

    苦涩散去,一股甘甜涌了上来。

    魏征紧闭着的眼角,悄然出现两滴泪珠。

    想当初天下大乱,随着李密却不得重用。

    又随着当时的太子,却不听劝言最终折戟玄武门。

    现在又跟随当今圣上,以谏议大夫之职兼任御史。

    圣上圣明,能听进逆耳谏言,天下大治有望。

    这是不是就是这茶道一般,苦尽甘来呢?

    “这茶道如同国事,苦尽甘来,想来迪县男也是知道的,所以好喝茶,以此来提醒。

    只是我有些不明白,现在国家新建,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才刚刚安定下来,我等臣子受圣上恩重,应多多体恤民情,躬行节俭,饮食也当简朴,怎么能如此奢华呢?”

    “不,我一点都不知道。”

    迪夫翻了翻白眼,这些人的思想总是有问题,开源与节流两条道,他们通常只想到了节流,而实际上,更重要的反而是开源。

    魏征被气得直瞪眼。

    “你……”

    “好了,迪兄,你也知道现在粮食紧缺,若是有什么好的办法,不妨说一说。”

    李二笑道,他是没想到迪夫还有这么一面。

    其实他也早看出来了迪夫并非是那些穷奢极欲之人,只是依旧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对吃食如此讲究,甚至不惜得用大量的铁来打造一口锅。

    这一口锅所用的铁,都能打两把刀了。

    迪夫想了想,怎么也得找个冠冕堂皇点的,总不能说是吃的不习惯吧,不然被旁边这位天天盯着上眼药水,那可就有些麻烦了。

    虽然不是怕了他,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种麻烦能免还是免了的好。

    “李兄,你可知道,一名成年的男子,每天得需要三斤粮食才能吃饱,但若是有肉,那么需要的米粮便会大大减少。”

    迪夫话音刚落,魏征就阴阳怪气的讽刺道。

    “迪县男可真是何不食肉糜啊,这天下的百姓连粟米都不够吃,哪里有多余的粮食来圈养家畜,又哪来的钱银去买肉吃?”

    李二在那喝着茶,面有苦色,实在是今天的茶有些不对劲,太苦了。

    迪夫却对魏征的讽刺充耳不闻,接着说道:

    “肉类都属于高热量的食品,油脂也是一样,若是有油脂就饭,那么让一名成年的男子吃饱,也是需要不了三斤粮食的。”

    李二若有所思。

    魏征看到此幕,心里又是恼怒。

    “这也是不现实的,动物的油脂比肉还贵,便是便宜点的芝麻油,也不是百姓能每日都吃得起的。”

    迪夫依旧当做没听见,慢条斯理的重新泡起了一壶茶。

    把李二看得一愣,苦笑了起来。

    “李兄,觉得我那炒锅炒出来的菜好吃么?”

    “确实好吃,少吃米饭也能吃饱,但是怕不是普通百姓能吃得起的。”

    “现在确实不能,但不是油的问题,而是铁的产量跟不上。我平日里的炒菜用的都是大豆油,就是用黄豆压榨而得的,虽然黄豆出油率没有花生的出油率高,但也足够便宜了,百姓也能吃得起。”

    “大豆?黄豆?花生?”

    魏征满脸吃惊。

    李二却是知道这是什么,但能榨出油来,他还是头一次听说。

    “这大豆又称作菽,包含了黄豆黑豆等几种颜色的豆子。不过迪兄,这花生又是何物?我也从未听说过的。”

    “花生并不是生长在中原地区,而是长在了别处,现在是寻不到的,暂且不说。此时就来说说这个黄豆,李兄可知,这黄豆浑身是宝,虽然吃多了会涨肚,但是只要磨碎了,将渣去掉煮滚了就是可口的豆浆,再点一点卤压实了就是豆腐。

    哪怕是沾上点水长出了豆芽,依旧能放在锅里就着一勺子油炒一炒,就是一道美味佳肴,这有了菜,就能少吃点米粮,再说了,光吃米粮是长不出肉的。

    这人啊,还是要沾点荤腥才行的。想来李兄在我庄子里,该看的都看了,不会发现不了的吧。”

    这一下子,魏征忽然意识到了,李二和迪夫就是一伙的,有些事情他还真的是不知道的。

    再一仔细想想,没准房玄龄和杜如晦都知道些什么,才会这么淡定的。

    但为何所有的人都知道,偏偏瞒着他一人?

    这个不用去想都是应该知道的吧。

    但知道归知道,魏征还是有些失落心有不甘的,虽然与其他很多人相比,他还是很幸运的,能够攀上高位。

    又有些高兴,最起码圣上现在这些事情都不避着他。

    “确实看见了,起初也想不明白,现在有着迪兄的讲解,倒也明白了,这炒菜确实是好。

    这大豆油倒是好办,自汉开始,各地均有推广大豆种植,所以豆子是不缺的,压榨出油以后,豆渣还可以用来喂养家畜。

    只是这铁锅却是不好办了,不知道迪兄可有方法提高铁的产量?”

    李二沉思了一会,觉得这倒是可行的,只是这铁却是不够用的,每年打造的农具都不够用,难道还要占用一些来打造铁锅?

    这样做,势必会影响粮食收成。

    不过迪夫还真有,工科出身的嘛,多多少少都会沾一点。

    不过具体怎么去做,迪夫一下子却说不上来,现代的炼铁之法大多都不可行的,没有别的,只是太先进了。

    但是全靠自己去琢磨,肯定是会脱离实际不靠谱的。

    “李兄,这个有是有,得找些匠人来试试,或许还不一定能成。不过李兄,这匠人的管理可得改一改,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李二听完,却想到了些别的事情。

    制度。

    好长一会沉默之后,李二突然放下了茶杯,看了看魏征。

    “迪兄,这茶是不是凉了?要不再去煮一壶?”

    迪夫一摸茶壶,热的,甚至还有些烫手,对李二的话有些摸不着头脑。

    “没凉,还热着的啊。”

    原本还有些迷糊的魏征一听,立马醒了过来。

    他,该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