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源界旅法师 » 28.郭子仪传武道

28.郭子仪传武道

    小只的机械醒狮在林乙镭掌上立着,真是既帅又萌,她给林乙镭介绍:

    “直接开蓝牙就可以用手机连上,然后可以将醒狮看到的一切导入屏幕里。”

    “你也可以操纵它做出不同动作,移动或者其他行为,在动作中也能选择各个醒狮的经典动作定格。”

    林乙镭有种被当小朋友哄的感觉,但是看着小只的机械醒狮帅气的样子,心里只有一句话:

    “当小朋友真好。”

    将机械醒狮拿在手里玩,认真地再对周昭君道了声谢,他便出发去往英灵殿。

    后边周昭毓吃味地问周昭君:

    “姐,你怎么就这么轻易地送了他一只小狮子啊,我还是求了你半天才给我的。”

    “你不会喜欢这种年纪小的吧?”

    周昭君给了她个脑瓜崩:

    “文罗大师和陈局都在他身上下了不少注,他必然也有不凡之处,结个善缘而已。”

    周昭毓翻了翻眼,不以为意地回呛:

    “连高中都还没上呢,这么早接触到源能世界,说不定哪天就被卷入源界出不来了。”

    周昭君有些生气地瞪了她一眼,道:

    “怎么可以这样说话!”

    “虽然你是文明衍生职业的超职者,但其实技艺并不算特别出众,和你心境不够有很大的关系的。”

    “好好反省!”

    周昭毓看姐姐发怒,吐了吐舌头,也不敢再多言,乖乖去练习去了。

    再说林乙镭刚刚走到殿门边,便有英灵出来示意他随着去。

    细致地对他的马步,弓步等姿势进行细致地纠正,接着就站在旁边计时。

    一个姿势要整整二十分钟的保持,并且在英灵的监督下不能随意改变动作,林乙镭练到动作都快走形了。

    一喊停,林乙镭就像死狗一样趴在地上了。

    接着是武技练习,林乙镭进行棍棒的练习,因为相对容易入门嘛,但是同时其他武器也有在练习。

    先练习长棍,教导的英灵是唐将郭子仪,说来史书上记载郭子仪是用长枪的,不过枪与棍势近似,所以他就来教林乙镭。

    至于为啥不是赵子龙或者岳武穆两个使枪大佬来教,只能说林乙镭还没这么大面子。

    林乙镭发现在筋疲力竭的时候,源能能更迅速吸收进丹田漩涡。

    他尽力地以昨天刚学的呼吸法进行配合练习。

    郭子仪开始讲起棍棒用法,其实棍和棒是两种兵器。

    “以棍攻击敌人,最有力的地方是在棍尖和棍尖旁一段棍梢中。”

    魂体状的郭子仪拿手在棍子上比划着给林乙镭看。

    显然这段棍的力量比其它地方击打力量要大。

    所以,这一段棍梢中的任何一点,都称力点。与敌方搏击时,便是要尽可能用这一段棍来打对方。

    郭子仪接着用源能凝聚起一根源能棍棒,两手握棍,向林乙镭挥来。

    林乙镭慌忙抵挡。

    他边打斗边给林乙镭讲解:

    “在前面的手叫先锋手,棍或者枪的力更多的发自先锋手,以先锋手为发力点。”

    “所以,凡是长棍型的兵器,我们都要避开他最强的力点,而攻击他的先锋手。”

    说着轻敲了一下林乙镭的先锋手,林乙镭先锋手便感觉绵软无力,惊讶地看着郭子仪。

    “再试试发棍,缺乏力度吧?所以要保护好自己的先锋手。”

    他散去源能棍棒,示意林乙镭向他进攻。

    “武术同时讲究生死门,生死门其实就是讲究步法和反应。”

    “向生门闪避,就是避开敌方的长兵的力点或者刀锋;若向死门走,即投身于敌方长兵的力点或刀锋之内,相当于自投罗网。”

    他示范了两种情形,表现进死门的时候,林乙镭来不及收手,他却直接从棍子上穿了过去。

    好吧,忘记是英灵了。

    “当对方爆发进行进攻的一刹那间,要果断地判断出哪生门,哪死门,向哪闪避。”

    接着是林乙镭的闪避时间,十棍只能闪过一两棍,整个人被抽得生疼。

    但是郭子仪源能棍棒又好像能给伤口加速愈合,所以林乙镭的感受是又疼又痒,抽下来一棍能止痒,但是疼。

    “完美的闪避需要平时细心揣摩、反复练习才能做到。”

    他接着教给林乙镭一个判别方式,即从长兵的前进的方向来判别。

    如敌方用横扫的架势攻来,那么顺着长兵尖划出弧线的方向,尽头处便为生门。

    如敌将长兵中平刺来,则敌长兵尖前进的直线两侧是生门,可左闪,亦可右闪。

    武术道理并不复杂,但训练是重中之重,练出属于自己的肌肉技艺,才能说武道入门。

    “两兵相接并交叉时,如果我方兵器在敌方上面,我们的兵器是活的,称为生兵,因为此时长兵变式,可以自由灵活攻敌。”

    “但如我方被压在敌方兵器的下面,则我棍称为死兵,因我方受敌方的克制,不能自由进攻。”

    “这时要么一力破之,要么采取守势,伺敌发出攻势时才顺势反攻。”

    带着林乙镭进行了一波生死兵情况的演示,林乙镭感觉完全压不住郭子仪的巧劲,一下子被拨开了棍子。

    又挨了几下。

    郭子仪再给一下强攻,林乙镭死死抵住。

    郭子仪开口继续讲:

    “在双方相持的情况下,要想压制对方,就变势法攻敌,用粘缠圈转法摆脱变式。”

    “使兵器尖作圆周运动,运转的圆圈要大小适当,如圈太小,虽然运作的速度快,但劲力不强;如果圈点大大,则运棍的速度缓慢,容易被对方闪避。”

    为了战胜,应使兵器尖运转的圈点小点,而又有足够的扣击劲力。

    在演示转着粘缠战法时,林乙镭再次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在与敌方对峙时,兵器尖指向对方,要跟着对方的闪避进退而变,始终使对方落入我们兵器尖圈击的范围内。”

    他挽了个棍花,林乙镭登时被包得严严实实。

    “如果我们兵器尖不离直径尺半的圆圈,敌方将始终落入我的圈击范围内。”

    这就是所谓的“出圈与入圈”。即逃和追杀。

    具体地说,出圈是使对方攻来的兵器,兵器快至时我们躲闪开,让他突然失去目标,一击落空;

    入圈则是在出圈之霎时,趁移步换形之际,攻入敌方内圈,使敌方进攻之棍无法及时收回招架。

    虽说挨了不少打,但林乙镭真觉得收益不浅,但是要有所成就,还是要长久的坚持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