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梦中机 » 第十七章 百年沧桑

第十七章 百年沧桑

    湖边道观中,老道士将任青请入大殿,小道士侍立一旁,张南周如透明人一样在大殿闲逛。

    “贫道诸葛玄,多谢道友搭救小徒,道友果真来自外面?”老道士道谢后郑重地问。

    “不错,只是机缘巧合才找到此地,不过你们怎么会在这里呢?”任青反问。

    诸葛玄朝任青歉意地笑了笑,才说:“道友能否先回答贫道几个问题,然后道友再问贫道,贫道一定知无不言。”

    “但问无妨。”任青装作随意地看了看正观察殿中雕像的张南周。

    “不知道友在哪座仙山修炼?”诸葛玄看向任青。

    任青想了想后,才道:“家师关西纯阳真人。”随后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成剑,手腕翻转,一道剑光闪现,虽无声息入耳,却有清脆铜铃声叮叮响在脑海,使人神气清明。

    诸葛玄左手掐印、右手捏符,符篆无风自燃后化为乌有,却留有哗啦啦的流水声,听后反而心静如止水。

    “两忘剑法!”诸葛玄惊叹道,“贫道随师兄有幸见过真人,当年亦仰慕真人的风采,今日见到此剑法,不免聊发少年狂,见笑了。”

    “天师教的符水清音我也听家师说过,果然名不虚传。”任青客气回道。

    “道友来此地所为何事呢?可知此地之凶险?”诸葛玄继续问道。

    “事关影族,想为家师分忧,却不知此间还有同道中人。”任青如实答。

    “是啊,数百年了,恐怕也没多少人记得我们了,”诸葛玄语气略显落寞,然后小心翼翼地又期许地问任青:“道友可知我龙虎山之情形,一切可还好?”

    “这...”任青一瞬间的犹豫被诸葛玄看到了,诸葛玄又道:“道友但说无妨,本是天涯两隔,贫道只听一听心系之事便觉心安了,至于顺不顺遂倒也顺其自然。”

    “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只是有一次听长辈提起,说龙虎一脉分南北,虽两地创教,但气运不衰。”任青答道。

    诸葛玄听后,先是起身走到大殿中央,朝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像上香,然后才回到座位跟任青说:“道友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贫道就是。”

    “好,”任青做事向来不拖泥带水,径直问道:“此地是幽闇之地吗?”

    “没错,只不过是幽闇界的边缘。”

    “这里人族有几何?你们为什么不出去呢?”任青疑问道。

    “当年圣人封天时,不光我天师教,其它各门各教都有人选择留下与影族厮杀,再加上此地茫茫无边,数百年来,多是死的死、亡的亡,就像贫道这道观,师兄、师弟们都死了,如今只剩我师徒二人,故贫道也不知这片天地人族尚存几何,”诸葛玄顿了顿,接着说:“不知道友是否清楚圣人给这幽闇界定的规则,就是有形难进、无形难出,就是说人族、兽族等有身躯者不能踏入,而影族、鬼仙等无身躯者不能出去,我等虽可以出去,但也要找到出去的阵门才行,还要冲破影族的拦截,谈何容易啊,这么多年了,据贫道所知,你是第一个进来的,而今日还有第一个从此间出去的。”

    “那人是谁?我来时碰巧遇到了他。”

    “无名无姓,想必是隐藏了许久,但既是我人族,能出去就是好事。”诸葛玄说完后,站立一旁的小道士却插嘴道:“师父,我听影族之人提到了五行之门,他们似乎找到了出去之法,他们还提到出界那人和兽族似有什么渊源。”

    “啊,若真如此,道友出去后应广而告之,提防影族之灰复燃,免得又生出一场浩劫。”诸葛玄郑重提醒任青。

    “道友放心,我辈自当戮力除魔,”任青又问:“道长可知影族在此地的实力如何?”

    诸葛玄听后,面露苦色:“据贫道多方打听,已知的就有影帅一人、影将十数人,实际恐怕更多。”

    任青听后也被震惊了,要知道外面的天地中地仙都只是寥寥,没想到幽闇界却有如此之多,如果两界互通,肯定会天下大乱的,又想到这里的人族,不免问道:“那你们...”

    诸葛玄无奈笑道:“道友是想问我们为何没被赶尽杀绝吧?是的,凭影族展现出来的实力,应该可以对我们赶尽杀绝,但他们并没有如此。影族当然不是好心仁慈,而是将我们圈养至此,使我们不至于速死,也逃无可逃,我们像猎物一样反而供影族天才来这里捕杀、试炼,促使其成长,又可以探查各教各族之功法,歹毒至极。当初我们留下,本以为可以痛痛快快地过一场,大不了就是身死道消,可没想到落入这张大网,只是可怜了这孩子啊!”诸葛玄面含悲伤地看着小道士:“小徒名为一舟,是贫道当年从一条小船上救下的,他的父母被影族杀害,可怜姓氏都没有。贫道也不奢求出去了,但实在不忍小徒在这里煎熬,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道友能把他带出去,贫道感激不尽!”诸葛玄说完,深深地朝任青揖了一礼。

    “师父,”一舟听完大吃一惊,没想到师父竟拜托外人带自己走,他猛然跪下道:“我是不会离开您的,徒儿就是死也要和您在一起!

    “痴徒啊...”诸葛玄摸着一舟的脑袋喃喃道。

    任青刚要回答,却见诸葛玄挥手间,两道符篆一左一右在前、一柄飞剑若隐若现在后,成品字形罩向张南周站的位置。

    “道友且慢,这是我朋友。”任青说话间,戒尺剑后发先至,挡在张南周身前。

    诸葛玄挥手收了法器,任青起身欲解释,诸葛玄却先道:“原来如此,道友以无形带有形而入,要不是这位居士碰到了祖天师之神像,贫道还被蒙在鼓里,只是这位居士竟不像是修道之人。”

    原来张南周虽在殿内闲逛,可也听着他们的对话,待听到诸葛玄与一舟师徒情深时,一时心神激荡,身体碰到了天师道祖天师的神像,故诸葛玄心有所应、神有所感,便看到了张南周。

    张南周眼见瞒不住了,便略见尴尬地走了过来,抱拳施礼:“学生张南周见过道长,实因迫不得已隐瞒了道长,还请见谅!”

    “无妨,无妨!”诸葛玄摸须笑道。

    一舟却不明所以,原来竟还有人在大殿,就缠着老道士说:“师父,您在跟谁说话,也是从外面进来的吗?”

    诸葛玄看了看任青和张南周后,才宠溺地对一舟说:“看好了,这是两道符,一为‘开眼’,一为‘通声’,单手掐诀,念通灵咒。”诸葛玄说完,符篆顷刻燃尽,而一舟已然能看到、听到张南周,遂问:“原来居士就是张南周?你是不是从见面时就跟着了。”

    张南周只好回答:“还望道长勿怪。”

    一舟学着诸葛玄之前的模样说道:“无妨,无妨!”一舟说完,四人都笑了起来。

    片刻后,任青向诸葛玄歉然说道:“我们这次能进来纯属碰巧,甚至还没想好怎么出去,所以恐怕无力带走任何人。不过道友放心,日后我们会想办法,早日将你们全都带出去。”

    “好,好...此事也急不得,我们几百年都耗过来了,还等得起!”诸葛玄说道。

    任青点点头,又问诸葛玄:“幽闇之地还有什么别于他处的地方吗?”

    诸葛玄想了想才说道:“贫道把能想到的告诉道友,道友自行斟酌是否可用。”

    “多谢!”

    “其一,贫道最想说的是此地虽为幽闇界,但圣人为压制影族,所以这里永远是白昼,从边缘之地往里越来越热,无时无刻不经烈日熏烤灼烧,所以大多数地方寸草不生。其二,贫道与众师兄弟从内地走到这里,所过之处虽说大都荒芜贫瘠,但仍有茂林山川、河流低谷,应为影族之巢穴,是为最凶险之地。其三,影族为阻止人族出逃,除一般影族巡查外,常有二三影将结伴在这边缘之地出没,所以你们出去时一定要想好万全之策,有需要贫道的地方,贫道一定鼎力相助。”

    张南周见任青没有说话的意思,忙起身说道:“多谢道长!”

    诸葛玄摆摆手继续说:“这其四嘛,就是这道观旁边的死湖,死湖没有活水注入但水量不减、终年宽阔无边,此为一怪;死湖內无虾无鱼无草无贝,此为二怪;第三怪就是死湖里似有影族惧怕之物,这也是湖边多居所的原因,因为影族从没有在死湖附近杀过人。最后要提醒道友的是,幽闇界的人族不一定还是当年与影族不共戴天的人族,道友切记小心为是。”

    诸葛玄说罢,不等任青和张南周回答,便接着问任青:“不知道友可曾记得‘善言无瑕谪’的上半句?”

    “当是‘善行无辙迹’。”

    任青话语未落,身影已不在殿中,随后诸葛玄亦不见了踪影,只剩张南周和一舟小道士面面相觑,正诧异间,院内传来‘铛’地一声巨响,犹如黄钟大吕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