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帝临之纵横儿女 » 第三十章 折疏麻兮瑶华

第三十章 折疏麻兮瑶华

    在沈公府留宿了两日,李斯羽便回到了将军府,一是关于农耕之事马虎不得。二是南疆朝局办公之事必须提上日程。

    况且如今沈公府一家四口团圆,自然有说不完的话,她一个外人,在沈公府中也诸多不方便,尽管李诜也愿意同她回来,但毕竟,她已经占着人家儿子十年之久,当年之事只是一场意外,现在冰释前嫌,尽早认祖归宗,对小家伙而言也是件好事,可不能让小家伙再随她漂泊无依。

    以将军府的殊荣,管小家伙衣食住行倒是没什么问题,但她李斯羽是奔赴在战场上的人,万一哪一天也发生些意外,让这小家伙怎么办,想必如今这安稳的生活,能让他过得更加快乐,不必同她一样,整天皱着眉头。

    除了想起关于过去的事情,才会在脸上流露出一些情绪,小家伙的人生不应该如此,对往后的生活也应该怀有更美好的期待。

    至于她,待平定这天下纷争,或许也会遁入南山,不问世事吧!不过在这之前,一定要先看到小家伙功成名就,娶妻生子,现在的小家伙倒是已经名动天下了。

    就在一日前,九州榜出,九州之人无不惊骇,谁也没想到一榜只容一人的情况会发生,这要有多大的气运和命格,何况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这榜一出,倒是在整个九州掀起了轩然大波,恐怕不会输于十年前那场雷霆惊世引起的动荡。

    李仙儿从门外走入大厅,看着厅堂之中的李斯羽,此刻她的身影显得那般单薄与落寞,或许她在这世上唯一的寄托离她而去,她的冷淡又多了几分吧!也只能叹一口气,此时此刻,能陪着面前这清冷身影的人,也只有她了?

    只是当年玄衣,轻裘快马,沙场点兵,好不快意潇洒,如今整日愁容,面无情绪的女儿,要何时才能回到昔日模样,只怪父亲对她太重要,只怪那亡人对她影响太过深沉,以至于数年过去,那些记忆在她的脑海里越陷越深,如同执念无法自拔。

    片刻后,李斯羽转过头,李仙儿放下心中万千感慨,来到李斯羽身旁,恭敬地开口说道:“将军,关于农耕与朝局办公之事,已从明皇哪得到些许意见,明皇让将军全力施为,不必有太多顾虑。”

    李斯羽闻言,便开口说道:“你且去吩咐各营参将,来将军府中一同议会,其余之事,我自有计量。”

    李仙儿听完面前这清冷女子的话语,也没多做拖沓,便往军营各处行去。

    沈公府中,沈肃接到李斯羽遣小厮送来的信件,上面言明之事自然是关于朝局办公之事,李斯羽将主导权交于他,而农耕之事,亦正作安排。

    沈肃也知道此事的重要性,居庸关不像是其他城池,由城守府把控调度,这里由于与十方接壤,所以所有的一切都由将军府打点安排,但如今这朝局的体量,已不在是昔日模样,虽然说明皇等人屈居在商王府中,亦可处理政务,但很多东西终究需要一个体系,何况随明皇南下的众人,总不能一直无所事事,整日闲散。

    沈肃叹了一口气,也知这是一个大难题,不过如今,这一步也可以走走了,毕竟他现在也要在这南疆打响他沈公府的名头。

    将军府中,各营中参将已经来齐,李斯羽走到主位,便开口说道:“此番战事已停,各营中将士已暂作休歇,如今农耕之事迫在眉睫,城中壮丁亦大都在军中就事,居庸城民一时间恐怕难以忙活,各营中参将有何看法?”

    “禀将军话,这几日营中已有将士,上乞归田之事,只是未得将军指令,末将未敢放行。”

    其间,也有多人附和,大抵都是归田之事,李斯羽看着下方各参将,开口说道:“各营中情况,我也有所了解,你等众人,且去协助居庸城民,共计农耕之事,不可怠慢。”

    众人微微抱拳,看了看面前这果断凌厉却有些清冷的女子,开口说了声遵将军令,便回各自营中,安排起来,直至黄昏,军营之中的军士被派遣出去,只是不知有多少离愁,诉说在这个寂寂深夜,而自北南下的军士,此刻又何尝不思乡心切呢?只是奈何十方未平,朝局未定,如何可以归去……

    或许待此间事了,再见妻儿,故旧不识,关乎守卫疆土,男儿平生志向,背井离乡,也只为换得一方平安。

    次日,城郊外的田地之中,各农户已作农耕之事,李斯羽与明皇等人乘着马车来到道姑山下,看着忙得热火朝天的军民,一路上颇多感想,这天下,究竟何时才能平定,使游子归乡,阖家欢乐。

    只是这南疆大地,葬去了多少儿郎,多少期盼,或许那深闺妇人的惦念,或许那黄发小儿的期待,或许那垂髫老人的盼望,终究是南疆的这片天空,辜负了他们,有的人永远在这片土地沉眠,有的人虽然归去但已是伤残之躯……

    道姑山下,几人终于出了马车,看着为农忙搞得满面泥泞,身上无一处干净的军士农户们,明皇亲自脱衣下田,与众军民农作起来,此刻好似生石灰投入清水之中,众人仿佛不知疲累,更加热火朝天……

    休息之间,明皇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多年前,那时,他还是这南疆大地上的少年王,骑马打猎,不知踏坏多少庄稼,毁了多少农人生计,惹了多少平民的愤恨,但碍于他的身份,谁人敢做声,随便拨些银钱,便也息事宁人。

    直至遇到了她,青翡将军言犹在耳,其中场景更是历历在目,回想当年,实在不该,如今倒也体会这农人辛苦,忆起曾经自觉羞愧……

    昔日艳阳朝天,酷暑难耐,农人尚且不辞辛劳,而今春意盎然,田间清爽,尚且泥泞疲累,当年不知事,今朝所思深……幸好当年青翡将军的惩戒,改了勾栏瓦舍,别了山野林间,再回头看了倩影,面容又多了几分柔情……

    不多时,有妇人老妪提壶携浆而来,众军民已是劳累,便也休息吃食,期间,李斯羽等人也帮忙“犒劳之事。”

    在与妇人老妪的交谈之中,问起关于此地名字的由来,来时听车夫说到此地名字,亦觉其中应有些典故,只是不知为何作道姑山……

    直至其中一名老妪,与二女慢慢道来,这才让二女解了关于此地的疑惑。

    原来这俗世,也曾有这样一段关于爱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