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汉王朝第三帝国 »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家的选择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家的选择

    二月十五,今天是个大日子!

    对于世家和大汉来说,都是一个无比重要的时刻!

    世家豪族连着两次的作死造反,因为他们在对付草原异族上的民族大义,获得了陛下的一丝宽恕!

    是留下来凭借才能在大汉蒸蒸日上的新朝堂中谋取一个合适的职位,还是远走异域他乡开疆拓土,无疑是这一个月来最让世家之人纠结的问题!

    今天,他们不能再继续纠结了,必须要给一个了断!

    “是走?是留?告诉朕你们的答复!”

    站在台上,刘辨严肃的说道。

    台下,和元宵大会一般,只是此时的世家之人多了许多!

    “启禀陛下,大汉世家豪族,共计两百八十七家,俱已作出选择,名册在此!”

    荀彧双手高高托举着一份名册,出列躬身说道。

    刘辨微微颔首,王林接过荀彧手中的名册,轻轻递交到了刘辨的手中!

    “很好,朕期待着你们作出最正确的选择!”

    刘辨接过,打开来细细看着,越看他的脸上神色越是严肃。

    台下,众多世家豪族众人,随着刘辨的神色而忧心忡忡。

    足足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刘辨方才缓缓收起这份名册,缓缓的坐回到那台井壁辉煌的龙榻之上。

    “两百八十七家,二十一家选择留下,四十五家选择离开,还有两百二十一家,你们的选择是什么?”

    “留下一脉看守祖宗坟茔,其余的选择离开?”

    “有这么好的选择吗?”

    刘辨一拍龙榻,“荀彧,你告诉朕,朕当时给过他们这个选择吗?”

    “回陛下,没有!”

    荀彧出列,躬身回禀道。

    “那你为什么还让他们做如此选择?可是在戏耍朕?”

    刘辨的声音,更加的冷厉了。

    “启禀陛下,臣绝无戏耍陛下之意!”

    荀彧双膝跪下,长叩不起!

    “那是何意啊,你说!”

    看着恭谨跪下的荀彧,刘辨的神色至于舒缓了一些!

    “陛下,您曾经说过,对于百姓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如今这两百二十一家世家先按照陛下的旨意进行了分家,然后分离出来的家人选择离开,虽然看起来没有完全执行陛下您旨意,但是也并未违背您的旨意,不算违法!”

    “你确定?”

    刘辨双眼,紧紧的瞪着荀彧!

    “微臣确定!”

    挣扎半晌,荀彧坚定的回答道。

    “唔!”

    刘辨坐在位置上,思忖了片刻,缓缓点头!

    “好吧,难得见你荀文若如此坚持,既然朕亲口说过不能违背大汉律法,那么就给他们这个机会吧!”

    刘辨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说道。

    “不过,他们有没有完全交出他们的不义所得?”

    刘辨希翼的问道,似乎期待着有哪些人能够有所隐瞒,从而给他下手出一口气的机会!

    “回陛下,经过民部和财部的清算,如今这两百八十七家俱已完成此事!”

    荀彧恭声答道。

    “唉,行吧!”

    刘辨遗憾的点点头!

    “陛下圣明!”

    荀彧再次叩首,其他世家众人也纷纷下跪叩首不已!

    确实,此次世家的选择,除了少部分的子嗣较少的比如杨彪的杨家,绝大多数都选择了离开。事实上,哪怕是杨家,也只是杨彪这一脉京都的主脉选择了留下,弘农杨氏的大队人马,还是选择了南下!

    而且其余世家之人,也是参照杨彪的方法,纷纷留下了一脉,延续家族传承,而且也能够在大汉朝堂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其他家人,既然继续留在大汉就需要分家,他们干脆选择了抱团出发。

    东夷、辽东、百越、身毒、西域!

    有着这么多选择,世家岂有不联系三五家亲朋故旧结伴而行之理?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世家们久经朝堂,自然深喑这个道理!

    在外称王做祖,在内还有朝堂之上的家族子嗣们照拂,这份舒爽惬意,岂不比从前在大汉内部狗咬狗一嘴毛来得更加提气?

    而且如今,陛下还同意了他们的计划!

    尽管有些世家之人怀疑陛下和荀彧在演戏,但是哪怕是在演戏,这份恩典和机会却是实打实的,容不得他们质疑!

    所以,世家众人唯有心甘情愿的跪倒,拜服陛下的仁慈,感恩荀彧的恩德!

    “起来吧!”

    刘辨拂了拂衣袖。

    “谢陛下!”

    以荀彧为首,再次叩首后,方才站起来回到他的位置上。

    近处的两人不着痕迹的对视一眼,均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笑意。

    杨彪也咧开嘴笑了。

    此次杨家之举,虽然是他无心之举,但是在他看来毕竟算是起了一个不好的榜样,如今幸赖陛下仁慈,既然已经饶恕了其他人,自然也不会再为难他了。

    事实上,从何进之乱以后,经过杨修的剖析,杨彪早就已经不怎么管弘农杨氏的事情了。如今他就一门心思的看好工部的一亩三分地,好好的为马钧打好下手即可。

    他还等着下个月的科举考试,他的儿子杨修早就厉兵秣马准备一举拿下科考的头名呢!

    而且杨彪还有一点小心思。陛下月底大婚了,当朝皇后正是蔡邕的大女儿蔡文姬,据说蔡邕还有一个小女儿甄姬,只比她姐姐小两岁。而杨修如今也才十五岁而已,正好差不多?

    如果事成,那么自己的儿子又是精明能干的臣子,又是嫡亲的妹夫,往后自然可以成为陛下的左膀右臂,辉煌腾达啦!

    想到这里,杨彪暗暗点头。

    嗯,待会儿下朝后再去蔡邕那里转一转,看看他们教育部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关系不就是这么互相帮助着搞起来的吗?

    片刻之后,刘辨缓缓起身,看着台下众人,朗声说道。

    “很好,你们既然已经作出选择,朕自然也不会食言而肥!愿意留下的,先分家,然后可以如同普通百姓一般分田。有愿意为大汉出力的,可以参加科考;有勇力的可以参军,优秀的也可以成为军官;或者你们也可以经商,做一个富足的商家!”

    “但是,一切都必须遵守大汉律法!此后,但凡有违法乱纪之事,朕必深究,绝不轻饶!”

    刘辨声色俱厉的喝道。

    “而你们选择离去的,不管是独行也好,还是选择几人同行也罢,朕都没有意见!不过还是那句话,朕不管你们出去后怎么样,但是要想再回到大汉,就必须遵守大汉的规矩!而且,你们出去以后,也必须要履行说汉音,写汉字的规定。”

    “坦白说,朕的红龙卫和大汉卫,遍布天下,你们但凡有违背了朕的旨意,必将遭受大汉的裁决!”

    “见识过张文远和吕奉先之威后,想必你们也明白大汉五镇的实力如何了!”

    “尔等切切不要自误!”

    “当然,有好东西,可以拿回来与朕换!”

    刘辨展颜一笑!

    “粮食、布帛、金银珠玉、军械甲具都可以还给你们,甚至只要价值足够大,还可以换取大汉的爵位!”

    “而且,只要你们能够付得起足够的利益,也可以请大汉的将士为你们进行防御作战!”

    “但是,如果朕知道了你们敢伤害汉人,损害大汉民族的利益,虽远必诛!”

    “勿谓朕言之不预也!”

    一席话,久久的回荡在大殿之中。

    “诺!”

    众皆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