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月映江东 » 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祁昭逸顿时明白过来,想是有人看了方旋之的奏报,为了保全冯氏的民团暗中扣下了。这个人选呼之欲出,并不需做第二人想。“冯氏与徽州柳氏关系如何?”

    众人暗叫“戏肉来了”,席上众人都不约而同看向方旋之,静等他回答。方旋之自从任了这个徽州营的总兵,立时变成了香饽饽,太子和贇王都有心拉拢。柳相因仗了是本地人,起初觉得近水楼台必能先将方旋之笼络到手。可没想到他却如一条泥鳅一般,滑不留手。柳家的人明里暗里试探讨好,均不得法。太子自然也是想尽了办法,可多年来方旋之态度暧昧,两边敷衍着,两边都不得罪。他又为官清廉,熬了十几年也只挣下总兵府这前后两进的院子,家居简朴到了极点。

    以前南蛮的彝族常会滋扰边境,越境来抢夺边境百姓的财物,可自从方旋之到任,他治军严明,带兵有利,将南蛮的彝族匪盗扫得一干二净。还仿效北境的镇北侯,开设通市,接纳彝族的百姓在南地的手工业作坊里做工。彝民的日子好过了,自然也就没人再去做匪盗。在方旋之治下,南地的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方旋之政绩斐然,为人又谨慎,在他身上寻不到半点错处,以至于多年来他态度暧昧,两边不靠,却也没人能奈他何。

    方旋之的仕途本来走的顺风顺水,突然却出了惠州民团之乱。改屯田侵害了南地大族的利益,柳相自然是不愿意的。出了惠州的事,作为朝廷重臣,他不能再袒护,可到底还要想办法为他们开脱。冯氏跟钦差们闹是为了争取应得利益据理力争,但一旦出动了徽州营那就是谋反没的翻案了。太子自然是乐得见到如此局面,这样一来,方旋之的态度便至关重要。

    旁人想不透彻,只觉得福王是太子的人,来了自然是想将冯氏和柳相的关系坐实,甚至可以把柳相在背后支持冯氏的罪名坐实。可许淮却想到更深一层,柳氏和冯氏比邻而居,又都是南地大户,关系怎么会不好?祁昭逸明知故问,是要看看方旋之对这场民团之乱究竟是怎样的态度。

    方旋之沉吟片刻,说道:“徽、惠两州都是土地肥沃的郡县,柳氏一向把农业放在首位,惠州本来也是如此.但冯氏掌权之后,认为纺织、刺绣这类手工业利大本薄,这几年都把重点放在那儿,田产难免失于打理。去年闹霜灾,桑叶减产,蚕丝不足,冯氏的丝绸生意差了许多,田产也不丰厚。全靠着徽州的柳氏支援,才度过难关。冯氏和柳氏平日并无特殊的往来,与南地的大族之间来往无甚差别。但就凭柳氏在自家田产减了两成的时候仍旧痛痛快快的给了冯氏当年一半的收成,冯氏就不该待柳氏如待其他氏族。”

    许淮道:“方大人的意思是,事出寻常必有异?”方旋之道:“商人虽然重利,但适当的答谢并不过分。受人如此大恩,还疏淡相待不是太过刻意了吗?”

    许淮大喜,心想:“方旋之话里话外并无袒护柳氏之意,看来是下定决心要听福王的号令了。”他取过酒壶,为方旋之和祁昭逸斟满了酒,举杯道:“此去惠州,福王殿下和我就仰仗方大人了。”说完,满饮杯中酒,举着空杯向对面二人一亮,发现他们一个低头转着酒杯,一个则目光沉沉望着自己。

    许淮有些尴尬,举着酒杯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方旋之看着他,正色道:“许大人此言差矣,保护徽惠青三州是下臣的职责。下臣是一方守将,遵皇命守军令。只要王爷有令,方旋之绝无二话,立当从命。许大人不必费心试探,下臣绝不敢抗旨逆君。但也请王爷和大人顾念惠州百姓,万不可妄动兵祸。”

    一席话说的许淮无地自容,他自接了这趟差事,一心只想着惠州冯氏存心造反,不可能因为王室钦差的安抚便轻易妥协,只有动用武力才能平息民乱。一路上他都在揣测方旋之的动向,担心他被柳相拉拢拒绝派兵平乱,却丝毫没有考虑到惠州百姓会因为这场乱兵而遭到祸及。现在想想,方旋之久久没有发兵支援惠州知府,原来是为了怕伤及惠州百姓!

    祁昭逸也将杯中酒喝下,正色道:“方大人让我等汗颜。大人放心,本王与许大人必将以百姓为上,细心劝服冯源道,尽力避免兵祸。”方旋之道:“有王爷这句话,下臣就放心了。下臣必将倾尽全力,保护王爷和许大人周全。”

    晚饭间,祁昭逸、许淮和方旋之三人商定,明日午饭后启程往惠州去。由方毅带二百兵勇保护他们南行,方旋之仍留在总兵府镇守,方便情况有变时行事。商定后,众人各自回房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