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月映江东 » 第一百八十六章

第一百八十六章

    第二天清早,祁昭逸等人用过了早饭,又来到元合镇公所。惠州的两大姓冯氏和陈氏已经召集了惠州其他的乡绅耆老等在那里,恭谨的态度与三天前迥然不同。众人见礼之后,祁昭逸坐了主位安静喝茶,一切交由许淮主持。

    今日之前,冯源道已经做好了准备任由朝廷宰割。经过这些时日,惠州住民已经完全落于下风。昨日之后,自己还落下个犯上作乱的罪名,捏在祁昭逸手中,只要稍有不顺他心,便可让他满门抄斩。至于陈家和惠州的其他氏族,均是以冯家马首是瞻,如今大势已去,氏族们早就没了争胜之心,在来到这里之前,便已经有了默契,一切任朝廷予取予求便了。

    许淮当中宣读了屯田改制的规制,出乎众人意料,祁昭逸并没利用手中的把柄克扣惠州氏族,规制仍是按照之前与冯慧礼商量时订下的六四分地。王氏因为族中已无能主事的男子,自愿全部充公,只领取朝廷的供养。而充公田亩的分利也十分公道,祁昭逸做主匀了三成给住民。租种朝廷耕地的佃户,佃租也减一成。这样的结果无疑让经历之前大劫的惠州氏族满意非常,冯源道感激涕零,祁昭逸不只没有追究他谋刺亲王的大罪,还能给出如此的优厚条件,他已无所求。一向多出纨绔的陈家,更在集会后主动找上许淮,要多转给朝廷一成的田亩。

    集会后,冯源道盛情邀请祁昭逸等人以及冯慧礼和冯氏的几位耆老到冯府饮宴。祁昭逸欣然前往,侍卫也不曾多加一个,足显对冯源道的信任。酒过三巡,祁昭逸起身更衣,回来时见冯源道在廊道里来来回回,明显是在等他。

    雨墨知情的停在丈许外,祁昭逸走上前去,冯源道连忙拱手见礼。祁昭逸笑道:“先生这是找本王有话说?可是田亩有些不公道的地方?”

    冯源道忙道:“没有没有,王爷处事公道,草民绝无意见。只是......只是......”

    祁昭逸正色道:“先生的心事本王还能猜到一些,以本王所知,先生已对那人没了用处,他不必再妄添枝节。先生有民团保护,也不用太过担忧,只是日后冯氏的事情需多与族叔商量,切勿自行做主。”

    自今日会面起,冯源道一直在等着祁昭逸开口让他散了民团,可如今听他的口风竟完全没有那个意思。他是知进退的人,赶忙跪倒在地:“草民谢王爷体恤,草民身如草芥,犯下如此大罪,全靠王爷宽宏才饶过我一家老小的性命,不敢再乞王爷保全,只愿能留独子一条性命,保我冯家一脉香火。至于那班儿郎,草民会将他们散去,只留二十个用老的留作家丁。草民这条贱命对那人已全无用处,他也不会再在我身上耗费心力。草民会敬慧礼族叔为族长,日后敬听族长教诲,不敢违抗。”

    祁昭逸将冯源道扶起,“先生不可自轻自贱,先生在冯氏族中举足轻重,是鼎立门户的英才。民团是先生心血培植,先生更是他们的依靠。此时将他们遣散,岂不让他们无所依傍?本王倒觉得,他们闲时帮先生耕种田地,乱时保家卫国就是上上之选。先生与族叔,文武匹配,日后定是南地翘楚,顶梁之才。”

    维阳城,左相柳府。

    “你说什么?冯源道应了?”

    “回相爷,确是应了,福王并未动用徽州营就将冯源道的围解了,之后却没有治他的罪,还相处和谐。惠州改制进展的十分顺利,眼下福王已经往咱们徽州去了。”一个中年男子躬身回答。

    柳澄微微沉吟,又问:“许淮是怎么解的民团之围?”

    那男子回答道:“相爷知道,福王这次去南地,身边的护卫都是皇上和太后选的,咱们的人安插不进去。冯氏与咱们断联系有些时日了,奴才的人只能到惠州外围,这些消息还都是道听途说而来,并不确准。只是惠州的人都说,民团的围,并不是许大人解的。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

    “惠州的人说,福王英明神断,智计千里,用计降服了冯氏。又爱民如子,丝毫不曾让惠州的氏族们吃亏,在南地深得民心。”

    柳澄猛地抬起头,与那男人对视,“你的意思是......福王?”

    “相爷,是否要通知族里,让他们早作准备?”

    柳澄眼中风云几变,许久,才缓缓道:“大势已去,让他们顺从朝廷,不可生事。”

    “是!”

    清宁殿西暖阁。

    蜀帝听完徐仁忠的回报,长眉紧紧扭在一起,“刘离可查出王妃的身份?”徐仁忠回道:“王妃行事坦然,并未对刘离和王囡有所隐瞒,自称是土堡长短剑。”

    蜀帝愣住,旋即哈哈大笑道:“长短剑?好个长短剑!得土堡者得天下,一个娇弱女子就有如此本事,此话诚不欺我!”

    徐仁忠道:“皇上,王爷对王妃身份似乎早就知晓,事发时并无半分讶异。”蜀帝冷笑道:“长短剑何等本事,他若没些斤两,怎能降得住她甘心为他办事!皇后最近可有与老三通信?”

    徐仁忠道:“王爷每旬日会有请安折子回来,给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请安折子也并在一处,并无异样。”

    蜀帝道:“命人保护皇后,福王回京前,免六宫问安。除皇后召见,任何妃嫔不得擅入凤翔宫。”

    “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