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四十一章 身在荆襄系玄德 智斗蔡氏第一遭

第四十一章 身在荆襄系玄德 智斗蔡氏第一遭

    话说曹操刚刚领兵回到许昌,便收到了来自各地的战报,看到战报结果曹操更是气的直接昏了过去,病情好转之后不得不采取保守的战略,调兵遣将应对各处的危机。而刘备这边自迎回天子之后,便心中烦闷,毕竟新野是一座小城,远不能满足此时的需求,刘表虽然派人来请天子到荆州,但是刘备并未同意。就在刘备等人犹豫不决的时候,诸葛亮来到了新野,为刘备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倒真是解决了刘备的燃眉之急。

    听完诸葛亮的解释,众人再一次感叹诸葛亮的能力,不仅凭借一己之力拿下了汝南,更是在此基础上扩充了不少的势力,并说服这些势力归附于刘备。对于此事,众人都很欣喜,刘备随后将此事上报天子,汉献帝欣然同意,于是便开始计划搬迁的事情,诸葛亮把新野这边的事情安排好之后,便回到汝南,安排迎驾的事情。当然除了准备搬迁的事情之外,自然要安排军事力量提供保护,毕竟这一次搬迁规模庞大,又是在距离许昌并不算远的地方,难免曹操会有偷袭的可能。

    当然天子搬迁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隐瞒消息,于是刘备又向刘表借了一些兵马,以备不时之需,而刘表对于刘备的要求,也不敢拒绝,毕竟刘备可是以天子的名义,而刘表又是宗亲,没有理由拒绝。当刘备迎回天子的时候,刘表就曾表示愿意让出荆州给汉献帝,不过当时刘备并未下定决心,因此委言谢绝了刘表的好意,但是刘表还是送来了很多物资、金银,以表忠心,对此天子自然是一番赏赐和赞誉。

    天子准备迁居的事情渐渐的传了出去,越来越多的士族、名门开始举家搬往汝南,而刘备的仁义早就传遍了很多地方,也有不少百姓冲着刘备的名字,前往汝南,一时间汝南成为了最热门的地区,商人、平民、士族往来不断,场面十分热闹。

    新野这边准备好迁居的事情之后,便由刘备再次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朝着汝南而来。这一路虽然算不得没有麻烦,但也算是安宁,曹军并未前来骚扰,而来到汝南地界,天子的仪仗队更是受到百姓的夹道欢迎,场面很是壮观,汉献帝算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待遇,心中对于刘备的感激更甚从前。

    就这样,天子的车仗达到了汝南,这里的条件相比新野要好了很多。而且已经有很多建筑都在施工之中,相信不久之后,这里就会出现一座漂亮的皇宫,此时暂不赘述。听闻天子移驾汝南,不少地方诸侯也派遣使者前来祝贺,其中自然包含了西凉马腾、汉中张鲁、江南孙权、西川刘璋等人,而袁氏一族的袁谭、袁尚也分别遣使,并叙说曹操的诸般恶性,意图让天子下令征伐曹操。

    对于这些使者,汉献帝自然一一应付、赏赐有加,并下令大赦天下,安抚百姓。至于袁氏提出的征伐曹操之事,并未提及,让袁氏兄弟心中有些恼火,但也没有什么办法。一时间天下归心,刘备的声望更是传播天下。

    自汉献帝来到汝南之后,看起来形势不错,但是吴晨等人知道,若是不能彻底解决诸侯割据的局面,就始终无法解决这乱世的局面。虽然刘备有心匡扶汉室,但是自己的势力也才刚刚得到稳固,如果此时起兵征伐诸侯,无异于以卵击石。于是商议之下,决定一面休养生息扩充军备,一面慢慢地侵占荆襄之地。

    当然这侵占荆襄之地的想法,并不是刘备同意的,而是吴晨和诸葛亮商议之后的决定。刘表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是每况愈下,而刘琦与刘琮的暗中争夺也愈演愈烈,只是此时刘琮因为有蔡氏一族的支持,获胜的优势更明显一些。而随着庞氏一族在荆襄的慢慢崛起,刘琦也获得不少人的支持。吴晨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想要走“曲线救国”的路线,想要通过刘琦这条线,慢慢地拿下荆州实际的掌控权,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为刘备争取到更大的根据地,还可以借此机会消灭蔡氏一族以绝后患,于是两人便各自分配了工作,回到了各自的地方。

    要说吴晨,虽然之前他多次帮助刘备谋划,甚至帮助刘备奇袭许昌,迎回天子,但是吴晨自始至终都尽可能的隐藏着自己,而他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荆州中,毕竟自己的家人还在这里,虽然吴晨也想过离开荆州前往汝南,但是这里毕竟是自己发迹的地方,很多核心业务都在这里,因此吴晨也有些舍不得,而此时既然想要拿下荆州的掌控权,还是需要吴晨在这里做很多的准备,于是吴晨就放弃了离开荆州的念头。

    此时对于吴晨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增加刘琦在荆襄的影响力,同时尽可能的拉进刘琦与刘备之间的关系,而有了吴晨存在,这件事似乎就变得轻松了很多。为了控制刘琦、进而控制整个荆襄,吴晨不得不将自己的消息网扩散到荆襄核心范围中,而这个工作的难度也的确不小,毕竟一直由蔡氏、蒯氏把控的荆襄核心,此时在想要安插进其他势力,远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的事情,而蔡氏、蒯氏在荆襄经营了这么多年,自然也有自己的关系网,再加上早先之前他们就对旁氏、吴晨等人有了忌惮,此时吴晨行动起来的确不顺利。

    不过吴晨此时有着比蔡氏、蒯氏更大的优势,那就是刘备手中的汉献帝,吴晨和诸葛亮商议如果能够顺利扶持刘琦成为荆襄新的主人,自然是最好不过的,如果不行的话,他们就只能依靠刘备手中的汉献帝了,由他来出面,确保此事。只是两人更倾向于第一种办法,毕竟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保证结果,还可以在过程中削弱蔡氏、蒯氏一族在荆襄的势力。

    蔡氏一族控制着荆襄绝大部分的军事力量,而想要削弱蔡氏,除了减少蔡氏手中的权利之外,那就是减少蔡氏在军营中的亲信,若是慢慢能够将蔡瑁在军中的势力架空,那么蔡瑁即便是有着军权之名,也无力掌控军队之实了。那么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在军队中循序渐进的安排更多的人才,调动那些蔡瑁信赖的兵将,吴晨借庞季之口提出了军队中“轮岗”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加将领对于各个部队的了解情况,同时也可以补充进来一些新鲜血液,当然这也是为了替换掉蔡瑁守在荆襄核心的亲信。可是这种办法最终还是遭到了拒绝,毕竟实质的军事权利还是在蔡氏手中,想要分一杯羹,实在太难了。

    一计不成吴晨又生一计,那就是把一直驻守在夏口的黄祖调往长沙,而将黄忠调到了新野,提拔了甘宁驻守在夏口。这一次蔡瑁并不是不能阻止,而是他本人那对于黄祖也并不感冒,再加上荆襄与东吴多年的恩怨纠葛,很多都是源自于黄祖的手下当初杀死了东吴的孙坚,所以黄祖其实并非蔡氏嫡系,因此黄祖被调往长沙之事,蔡瑁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至于提升甘宁,蔡瑁还是颇有微词,不过最终也算是同意了。而蔡瑁之所以这段时间有些被动,也是因为刘备成功营救了天子之后,蔡瑁想要效仿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鼓动刘表出兵攻打刘备,进而将汉献帝据为己有,甚至为了能够说服刘表,蔡瑁让自己的妹妹帮忙吹耳边风。

    刘表本就是汉室宗亲,此刻天子来到荆襄范围之内,天下皆知刘备的功劳,若是此时起兵,岂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因此刘表对于蔡瑁这种提议自然是拒绝的,对于蔡瑁的妹妹更是没有了之前那么宠信,一时间蔡氏一族在荆襄内部出现了不小的危机。因此对于调兵之事,反倒是让吴晨有了可乘之机。当然蔡瑁没有想到甘宁在很久以前就和吴晨开始接触了。而黄祖被调往长沙不久,东吴马兵再出建昌,直奔长沙而来,而东吴之所以如此迅速,也是吴晨将消息传递给了东吴,而黄祖的部下曾将孙坚射杀,因此与东吴孙氏有杀父之仇,自然不肯放过如此机会,双方就此在长沙发生战斗,之前刘备在长沙时保住的和平,不复存在。

    而长沙开战之后,黄祖与太史慈便有了战场上直接交锋的机会,而黄祖与太史慈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几次交战下来,黄祖都以失败告终,荆襄核心层听闻这个消息,自然是十分不乐意,只能一边安排增援,一边思考寻找一个能够替代黄祖的人。而作为提出让黄祖前往长沙的始作俑者吴晨,也多少受到了一些牵连。不过吴晨对此并不在意,因为这一切的发展都还在他的控制之中。因为太史慈虽然攻势凶猛,但是并没有侵入长沙的意思,只不过对荆襄形成震慑的作用。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蔡瑁必然要将自己手下的亲信派往长沙,而这个时候吴晨的计划就算是正是开始了。他正是想要借助太史慈这把刀,不断的削弱蔡瑁的影响力,进而让蔡氏一族在刘表面前失去原有的威信,当然这可能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经过吴晨多方面的联合和努力,终于迫使蔡瑁在答应下亲来解决长沙战事的问题,而蔡瑁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更是直接将自己族中子弟派往长沙,只不过蔡瑁派往长沙的人,并没有太多真才实学,不过是想在前线蹭些战功的蔡氏族人而已,蔡瑁也仅仅是安排自己的族人帮助黄祖一起守护长沙,吴晨一看,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便准备开始自己的第二步计划。

    欲知吴晨与蔡氏一族交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