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五十章 子龙颖水击徐晃 孟德回营约三日

第五十章 子龙颖水击徐晃 孟德回营约三日

    话说吴晨在得知蔡瑁的动向之后,便开始在荆襄境内安排准备。而吴晨前往汝南了解了诸葛亮的安排之后,回到荆州便等待时机,当汉献帝敕封刘琦为荆州牧的圣旨下来之后,便立刻开启了对蔡氏一族的清剿行动。一时间权倾荆襄的蔡氏一族轰然倒下,即便还有一些隐藏的势力,但也不复当年之勇。随着汉献帝诏令天下,各路诸侯纷纷响应,一时间曹操的境地倒是急转直下。

    曹军已经离开了许昌,而此时汉献帝的檄文自然遍布天下,曹操也不可能不知晓,荆州发生的巨变,曹操也是有些应接不暇,原本的计划因为蔡瑁的暴露变得被动了。他很清楚,蔡瑁已经不能成为自己的助力了,而此刻能够依赖的只有自己。毕竟汉献帝还在,而自己所做的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很难赢得其他诸侯的支持。但是曹操并没有就此放弃,毕竟他也曾掌握汉献帝,深知社会舆论对于平民百姓的影响,于是一边安排自己手下善于文笔之人,再次书写讨贼檄文,反骂刘备把持朝政,误导汉献帝,而曹操再次强调了自己“清君侧”的理由,出兵攻打汝南实属无奈之举;而另一面,却安排手下兵马加速前进,他知道现在时间对他来说实在太过紧迫了。

    从计划出兵许昌,攻打汝南的的那一刻开始,曹操就知道自己走上的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甚至有一些“不成功便成仁”的味道。而曹操对于战争上的事情又是非常了解,自然清楚各路诸侯即便是想要前来援助汝南,也并非那么容易的事情。荆襄、东吴两地虽然距离汝南最近,但是荆襄之前一直陷入在与东吴的大战中,此时又经历易主之事,内忧外患的情况甚是严重,即便是支援汝南,也将以剿灭蔡瑁部队为首要任务,而东吴那边大战之后也需要一番调整,且江南之地,大多与水战为主,而汝南中原之地,即便是东吴士兵前来,战斗力能够发挥多少也是问题。至于远在西凉、汉中、西川、河北等地的其他诸侯,曹操此时倒是并不担心,主要是因为这些诸侯路途遥远,只要自己短时间内能够拿下汝南,而将汉献帝收在自己手中,那是这些“墙头草”们,自然不战而退了。

    曹操“清君侧”的檄文一出,的确又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些声援,毕竟汉献帝曾身在许昌,很多不明白的人都认为刘备是“抢走”了汉献帝,因此曹操此时的行为的确符合臣子之道,毕竟那时候的信息实在太过闭塞,很多偏远地区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些诸侯之间的尔虞我诈,大多都是以讹传讹而已。而有了这些的舆论支持之下,曹军的将士们,也就变得更加理直气壮了。一时间军营之内更是气氛轰动,对于曹操的军令更是认真执行,整体行军的速度的确远超之前。

    宛城与武平两路兵马暂且不提,先说曹操率领的中军,他们自许昌出发,得到荆州巨变的消息之后,便开始加速前进,可是达到颖水支流前面时,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这件事情还要从之前说起,原本曹操安排徐晃为先锋,率领两万兵马前方开路,只要渡过了颖水支流,可以说汝南近在咫尺,但偏偏就在这里,徐晃却因为急切冒进,被赵云的部队迎头痛击,不仅兵马没有能够渡过颖水支流,反倒是损失了两三千人。不得已之下,徐晃只能下令距离颖水支流五十里外下寨,然后派出探马继续深入打探消息。这一打探才发现,赵云将河流上的桥全部拆除,退回了汝南。徐晃一听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于是赶紧命令手下兵士在河流上搭桥,然后亲率大军渡河。

    可是徐晃没有想到的是,赵云率领的兵士去而复返,徐晃的士兵不仅没能在河上搭起浮桥,反倒是又损失了不少兵马,这一下徐晃真的不敢轻易行动了,只能再退了五十里,并将这里的消息传回中军曹操处,希望曹操大军可以尽快到此,以作支援。

    曹操听闻徐晃连输了两阵之后,心中自然十分不悦,但是他也清楚,颖水支流算是汝南北面最好的屏障,刘备自然不会放弃这么好的地理优势,因此想要渡过此河也绝非易事,因此率大军到此之后并未立刻进军,而是安营扎寨,自己带领手下亲自前来打探。而跟着曹操一同再次来到颖水支流河畔的徐晃,被眼前的景象着实吓得不轻。因此,河流上搭起了很多浮桥,甚至比之前破坏的数量还多,若是曹操此刻下令渡河的话,甚至能比之前计划的时间要快出一倍有余。

    刘备的部队先是不拆桥,然后设计伏击曹军,得胜之后又将河流上的桥全部拆除,佯装撤军,等曹军前来搭桥的时候,刘备军去而复返,又打了曹军一个措手不及,而曹操大军到来,这河面上却多出了这么多的桥梁,实在让徐晃不知为何。曹操将徐晃叫在身边,详细询问了之前战斗的经过,而徐晃自然不敢有丝毫隐瞒,曹操听完之后也是十分怀疑,这里原本是他计划中刘备军死守的地方,而他之所以将中军设在此处,也是因为提前考虑到了刘备军的部署,可此时来到此处,看到的却并非他所想象的那般,因为这里实在太过安静了,如果仅仅是安静,还不足以让曹操怀疑,这凭空多出来的浮桥,才是曹操最为担心的原因之一。

    “莫非这是对方欲擒故纵之计?”曹操心中狐疑不止。前者不动声色伏兵对岸,的确是因为对方抓住了徐晃轻兵冒进的缘故,当然这其中也是有曹操自己的原因,正是因为自己下令急速进军,才会让徐晃有此初败。而对方的升值后拆桥而去,的确也是给了徐晃追击的理由和机会,而对方去而复返再败曹军,曹操不得不佩服自己的对手。而一打听之下,才知道对方领兵的将领是赵云,曹操的心中更是肯定万分。

    有了前两次的失利,曹操自然知道对方在此地有所准备,而拆桥复建,更可能是对方迷惑自己的伎俩,正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曹操此刻也的确有些没有把握。

    而就在曹操不知赵云的布置时,河对面却突然出现了一彪军马,为首之人身姿矫健,银盔素甲,坐下一匹白马,手持长枪,身后跟着数百兵士,军姿齐整、旗帜鲜明,上书一个大大的“赵”字。而身后山林之处,更是旌旗遍布,尘土漫天。

    “来人可是许昌曹孟德?”未等曹操开口,来人当先问道。

    曹操定睛观赏,心中更是赞叹无比,询问身旁的随行将领后,确定白马上的人正是常山赵子龙,由此倒是觉得徐晃的失败也是情理之中。

    “正是。”曹操回应道,“不知将军此来何意?”

    “何意?”赵云冷笑道,“我奉皇命,再此等候多时,我军军师诸葛先生已知将军之来意,特令我在此搭桥相助,待你等过河之后,再行厮杀不迟,若是曹将军有所担忧,大可撤军回去。”赵云轻蔑地说道。

    原本曹操就对这搭桥之事怀疑万分,而此时赵云的到来更是让曹操心中万分惊讶,而赵云所说等待自己过河之后再厮杀的事,曹操怎么可能相信。因此更加确定其中有诈,只是两军交战之时,之前就已经挫了锐气,此时相见,自然不能再落了下风。而曹操手下之人自然有不服气的,而徐晃正是其中最明显的,毕竟他前番可是两次败于赵云之手,心中的怒气可想而知,此刻曹操大军已到,而对方却如此嚣张,让徐晃怎么能忍得住。

    徐晃拍马就要过河,欲取赵云首级献于曹操。却被曹操拦了下来,既然已经知道对方有准备,还贸然地冲过去,岂不是不明智嘛,再说曹操此行不过是来打探情况,并未带许多人马,万一真的打起来,曹操最终吃亏也是大概率事件。曹操看对方并未有任何行动的意思,自己也乐见于此。

    “久仰将军之名,今操新到此地,承将军美意,再次谢过。等我军稍作休整,三日之后便驱军渡河,沙场定胜负。”曹操淡然地说道,但心中已经想好了该如何处理此事。

    “既然如此,某人静候将军到来,来日相会。”赵云见对方说三日之后渡河,自然也不再多言,说完之后,勒马回身带着身后的士兵就这么大大方方的离开了,好像根本不会担心对手会在背后偷袭似的,赵云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极度嚣张了。

    正是:

    颖水当前疑孟德,不进反退惊众人。嚣张子龙吓万军,运筹帷幄在诸葛。

    曹操手下将领甚是不解,更多的人则是怒火中烧,毕竟赵云的行为已经严重侮辱了他们,但是曹操并未多作解释,而是下令就此撤军,带着众人回到了中军营帐,一时间营帐里面的气氛并不算好,毕竟在很多人看来,刚刚的确是一个好机会,而对方已经说了会等曹军渡河之后再行厮杀,按照众人来看,此刻应该挥军渡河,与赵云打个痛快才是,若是得胜,那汝南近在咫尺。

    曹操也知道自己手下这些人心中所想,但他却并未着急说什么,而是询问帐中之人,可知自己今日所做之事的原因,众人皆是摇头,却还是有那么三几个陷入苦思之中。

    欲知曹操面对这等怪事将如何应对,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