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六十八章 流言四起乱军心 强攻宛城造胜机

第六十八章 流言四起乱军心 强攻宛城造胜机

    话说诸葛亮终于回到了汝南,但是吴晨追击曹军的提议却被诸葛亮拒绝了,吴晨无法说服诸葛亮,只能失望的离开。但吴晨并没有就此放弃,在他的极力促使之下,荆襄和东吴派出联军追击夏侯兄弟率领的曹军,在撤军路上遇到伏击之后,夏侯兄弟只能退回宛城里面,荆襄、东吴的联军将宛城彻底包围起来,而人心惶惶之下的宛城连作一团,夏侯兄弟几次派兵出去求援,但都被联军士兵阻截了,攻破宛城指日可待。

    荆州、东吴联军将宛城包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宛城里面的情况他们自然是清楚的,不久之后联军便发动了攻城攻击,只不过情况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宛城内的确是人心惶惶,夏侯兄弟率领的曹军大败而回,让城中的氛围降到了极点。可是对于宛城内的军民来说,现在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死守,因为联军已经把四面围住了,此时根本没有任何生路,于是宛城在度过了混乱的初期之后,反倒是形成了军民一心的情况,夏侯惇、夏侯渊两人更是身先士卒,和士兵们一起在城墙上对抗着联军的入侵,如此一来更是鼓舞了宛城军民的信心。

    荆襄、东吴联军本来是士气如虹,携带着刚刚战胜曹军的气势,一举将宛城包围其中,又接连破坏了对方想要求援的计划,可是文聘和太史慈率领的联军毕竟是以追击曹军为第一要务,因此还是以骑兵为主,并未携带太多的攻城器械,因此在之后进行的攻城战中,并未取得太好的成果,屡次攻城不利之后,不得不暂缓后续的攻势。与此同时,向新野的部队请求攻城器械。

    只不过文聘、太史慈并没有想到,与攻城器械一同到达前线的还有另外的一支部队,这支队伍的出现说意外是很意外,但说不意外,也情有可原,毕竟西川的军队也是奉汉献帝的诏命前来勤王,虽然曹操已经退兵,但是西川的部队也和东吴的军队一样没有直接离开而已。对于这支队伍,吴晨自然是知道的,只是因为自己对于西川的人并不熟悉,因此也没有指望对方会参与到追击曹军的行动中,只是没有想到对方居然在这个时间不请自来。

    吴晨原本是在新野等待消息,当知道前往的荆襄、东吴联军已经将宛城包围,并向新野请求攻城器械的时候,吴晨才跟随大部队一起前往宛城。如今看到了这支西川的队伍,让众人都十分不解,之前并未与对方取得联系,而双方之间的关系也并不算友好,如此行为的目的是什么呢?

    当众人正在疑惑之时,西川军队的主将严颜在队伍安营寨扎之后,第一时间前来打招呼,相互之间一番客套、介绍之事也就不需要赘述。严颜也是久经沙场之人,对于在场众人眼神中的疑惑自然也是知道的,而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开大家心中的疑惑,于是严颜便将自己此行的目的进行了一番解释。

    在座之人听完严颜的说明之后,也算是明白了,原来严颜带领西川的部队前来,为的就是分一杯羹,同时也体现一下西川对汉献帝的忠诚,不然若是奉诏前来,没有丝毫建树就回西川的话,岂不是白跑了一趟。这些小盘算在场众人也都明白,但碍于情面也无法说破,于是这一场谈话很快就结束了。

    对于吴晨来说,严颜率领西川军的到来,对于他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如此一来,他就更有信心拿下宛城了。于是接下来几天的时间,吴晨在各营游走,部署着自己的战略部署。与此同时,吴晨发挥自己的力量,在宛城和许昌城内开始散步谣言,而谣言的内容却是关于刘备的,传言刘备正在整军,随后将率军攻打许昌。当谣言在许昌和宛城内散步开之后,瞬间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

    曹操大军此时也仅仅是刚刚回到许昌,这一路走上都是战战兢兢,毕竟曹操也担心刘备会发动追击战,撤军时曹操打探到诸葛亮外出了,当时他的心里一惊,担心诸葛亮会联合各路诸侯,因此才会如此小心翼翼,这才刚刚达到许昌地界,就听闻刘备要来攻击的消息,自然是紧张万分,毕竟诸葛亮之前的行为实在太过诡异,让曹操不得不怀疑对方是不是真的有所图谋。

    宛城这边在得知刘备要攻打许昌的消息时,也是军心大乱,之前他们还指望曹操在得知宛城被包围的消息之后能够抽身前来援助,此刻知道许昌之后将会面临困境的时候,心中的希望也就此破灭了,不过久经沙场的夏侯兄弟来说,这也并非只是坏消息,尽管他们已经不能再能指望许昌的援助了,但是人若是面临绝境的时候,往往都能够发挥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在面临这种围城的情况下,曹军士兵甚至宛城中的百姓都会舍生忘死,由此来看对于宛城的曹军来说,也并非没有一线生机。

    包围在宛城外围的有荆襄、东吴、西川的三路大军,而刘备若是想要攻打许昌,能够抽调的兵力也有限,相比于曹军依然处于劣势,以夏侯兄弟对曹操的了解,他们并不觉得许昌之危不能化解,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而宛城只需要坚持到许昌之危化解之后,曹操就可以派兵前来救援宛城,包围在宛城外的联军也将不战而退。

    心中有了打算的夏侯兄弟,便开始在宛城内部动员,而宛城军民在了解到真实的情况之后,的确是同仇敌忾,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快速的做好宛城的防御准备,让联军主将们不得不佩服。而联军在攻城器械达到之后的第一次试探性攻城,也在曹军顽强的抵抗之下不得不鸣金收兵。

    这一次的攻城战也仅仅是以试探为目的,因此双方的损失并不大,而之所以联军会选择试探性的攻击,而不是全力猛攻,正是吴晨为拿下宛城营造出来的一个假象。随后的几天时间里,联军不断的发起攻城进攻,只不过每一次选择的进攻方向都不太一样,有时候选择从宛城南面进攻,有时候选择从宛城北面突袭,有的时候又是四面全开,宛城内负责防守军民只能疲于奔命,最终曹军还是顺利守卫住了宛城,而宛城的军民更是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让攻城的联军损失不小。

    接连几天的攻城战之后,联军的攻击像是偃旗息鼓一般,而宛城的军民也终于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连日来的对抗,让双方的消耗都很大,不过宛城的确是城高池深,城内此时依旧驻守着四万曹军,再加上宛城百姓的帮助,人数更是从前。在人数上面,联军并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而连续几天的攻城战,让夏侯兄弟对于联军的主将更是有些轻视,这种四面攻城的战斗的确可以最大程度的消耗宛城的防御物资,但是对于攻城一方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因此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夏侯兄弟二人心中的希望之火重新燃烧起来。

    此时,宛城被围的消息也传到了许昌,而连续多日的监视,却发现刘备方并没有任何出兵的迹象,如此一来倒是让曹操有些迷惑了,此刻曹操不知道围困宛城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调虎离山的计谋,于是对于支援宛城之事并没有确定下来。当曹操知道联军在攻打宛城时选择的方式时,更是大笑不止,就此放弃了支援宛城的计划,一心做好应付刘备军的准备。

    诸葛亮知道联军追击曹军的消息要比曹操早很多,而当时因为这个事情诸葛亮将吴晨记恨在心,不过随着战事的发展,诸葛亮每日都会关注着宛城那边的情况,当得知联军四面攻城的时候,他也笑了,不过他的笑并不像曹操那般狂放,因为他知道距离拿下宛城不远了。宛城之事已经不可阻止,而自己想要扳倒吴晨,或许可以从这件事情上面做文章,于是为了配合在宛城、许昌内流传的言论,诸葛亮开始调整布防,而且是不是有部队离开大营,而诸葛亮调动兵马的消息并不是隐藏的,而是明目张胆的,他的目的就是让曹操知道,以此来协助宛城那边的行动。

    刘备军有所动作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吴晨的耳朵里面,那一刻他再次释然了,虽然诸葛亮不同意自己追击曹军的建议,但依然愿意在这样的时候帮助自己,尽管这个帮助并不是直接从兵力上帮助,但诸葛亮的做法已经能够威胁到许昌的曹操了,如此行为就已经帮到吴晨了。而刘备军的频繁调动自然引起了曹操的关注,一时间许昌也变得人人自危。

    吴晨知道宛城此时已经是孤城一座,但宛城的坚固和曹军的顽强让吴晨意识到,想要凭借强攻拿下宛城损失必然巨大,而吴晨并不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拿下宛城,而之前的准备工作也已经差不多了,该开启计划的第二阶段了。

    欲知吴晨如何应对宛城这个硬骨头,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