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七十八章 马不停蹄入殿来 舌战群官豪气生

第七十八章 马不停蹄入殿来 舌战群官豪气生

    话说吴晨在新野送别了庞统之后便启程朝着荆州而来,而这一路上他也没闲着,思考着到了荆州之后该怎么办,于此同时荆州内部也不安宁,吴晨的事情牵扯面极大,因此刘琦也不敢轻易做出决定,将众人请来之后也没有商议出最后的结果,只能等吴晨回到荆州再议,而吴晨独自一人偷偷回到荆州之中,他最先来到的是庞季的府邸,毕竟自己和庞季之间的关系还是十分密切的。

    吴晨的出现的确让庞季有些措手不及,不过庞季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自然不会因此而乱了手脚,不过心中有鬼的他,说起话来自然有些遮遮掩掩。不过对于如今荆州的局势,庞季倒也没想着隐瞒吴晨,毕竟之后吴晨就需要面对众人的责问。吴晨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荆州内部发生的事情,此时看庞季所说与自己了解的几乎一致,心中倒也安定了许多,尽管他已经得知庞季之前暗中和曹操有所接触的事情,但此时毕竟还没有成为事实,因此吴晨也不会过早的暴露自己,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敏感时期,吴晨需要帮手,而庞季无疑是吴晨心中可以依赖的那个人,尽管他在有些事情上不得不对这个老家伙有所防备。

    吴晨心中也很清楚,现在庞季在荆州的势力很大,自己和庞季的关系只要一天没有破裂,那自己就可以利用一天,毕竟这“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吴晨还是明白的。既然庞季并未在刘琦面前表明态度,那自己就依然有机会去争取到这位盟友,而只要吴晨继续和庞季“绑定”在一条船上,那么庞季必然不会眼看着自己落水。而这也是吴晨既定的策略之一,而这一点,庞统在新野的时候也和吴晨说起过。其实关于如何应对荆州如今的局面,庞统在新野的时候就和吴晨交流了很多,冷静之后的吴晨原本已经想好了应对的计划,而之后再和庞统的交谈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因此对于吴晨来说,不论庞季的态度如何,他都有自己的应对之法,当然如果能够争取到庞季这只老狐狸的支持,对于吴晨而言绝对是一大利好。

    尽管吴晨到来之后说的话并不是很多,但是庞季依然能够从吴晨的话语中感受到那充分的自信,甚至庞季都不知道吴晨的自信到底是来源于何处,虽然庞氏和胡氏关系密切,庞季对于吴晨的关注也从未停止,但如果不是这一次的流言,很多的事情都是庞季不知道的,而面对如此局面依然能够这般自信,庞季确实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不得不说,吴晨的自信还是非常有用的,因为这股自信也感染到了庞季,让庞季的心中对于吴晨的支持更坚定了一些,尽管曹操以及那不明身份的势力想要拉拢自己,而且提出了足够让自己心动的理由,但吴晨的年轻以及庞季之前从吴晨身上得到的好处,还是让庞季渐渐偏向了吴晨这一边,他与吴晨本就同为荆州官员,相互之间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真的想要扳倒吴晨,那就必须确保把对方彻底扳倒,而不会给吴晨留下一丝翻身的机会,不然自己也得不到好下场,而仅仅是宛城传出来的这些消息并不足以成为压垮吴晨的借口,因此庞季才会犹豫不决,其实他不仅在观察着局势,也在等待着吴晨的表现,不得不说吴晨刚刚的表现还是让庞季十分满意的。

    人,其实无所谓忠诚与否,如果诱惑的筹码足够诱人而且安全,绝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背叛,毕竟在这个世上,像关羽这样的英雄凤毛麟角。而庞季的确考虑过此事,只不过在见到吴晨之后,便有了心中最后的答案。

    既然庞季心中已经有了决定,那后面的事情也就很简单了,吴晨和庞季一起商议了如何应对如今的局面,然后又做了一些应对紧急情况的准备之后,吴晨才从庞季府邸离开。对于吴晨来说,也算是不虚此行,最起码他将庞季稳定住了,而只要庞季还支持自己,那么眼前的危机对吴晨来说就没有那么困难。之后吴晨和庞季按照约定,分别开始准备的事情在此就不细说了。

    两日之后,吴晨一行人终于回到了荆州,而刚刚抵达荆州城门的时候,刘琦的传令就已经送到了吴晨的面前。吴晨无奈的摇了摇头,没想到刘琦居然如此着急,甚至都不能让自己回家休息一下。当然,对于刘琦的心情吴晨也是理解的,因为刘琦不希望吴晨有所准备,万一吴晨回到了家中,经过家人的介绍之后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岂不是浪费了这样的一个好机会,因此才做了如此安排。

    既然刘琦的传令都来了,吴晨也是无法拒绝的,因此和貂蝉说了一声,让众人先回胡宅等候,而自己跟随传令官一起前往荆州城大殿,而刘琦知道吴晨回荆州的消息之后,在就安排众多的官员到场,早早在此等候吴晨的到来。

    吴晨跟着传令官来到了这大殿之上,看到两边的官员,大部分都是自己认识的,当然还有一些自己并不算熟悉的,看来刘琦这一次真的是十分重视,几乎荆州本地的所有官员都到场了。对于刘琦如此举动,吴晨也只能心里苦笑。吴晨在回到荆州之前一直都在收集荆州内的情况,尤其是荆州官员们对自己的事情持什么态度,吴晨事前都已经调查了一番,只是这所有人中,吴晨偏偏没有了解到刘琦的态度,尽管在刘琦的身边,吴晨也安插了不少的眼线,但是刘琦就像是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一样,跟身边的人从未提及此事,除了荆州的官员之外,刘琦也未向旁人询问过任何意见,因此关于刘琦的想法,吴晨是无从得知,即便是庞季这样的宠臣,都猜不透刘琦心中所想,而刘琦也是吴晨唯一不确定的因素。不过事已至此,吴晨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昂首阔步来到大殿之上,吴晨向刘琦施礼,然后向众位官员打了招呼。大殿内一直都非常的严肃,让人不寒而栗。坐在高位的刘琦,在吴晨施礼结束之后,开口说道:“先生此行可算顺利啊?”

    “拖主公洪福,三军包围宛城,驱逐曹军,生擒夏侯惇、夏侯渊二人,获兵马、器械无数,此乃全胜之战。”吴晨回答道。

    “先生呕心沥血,为我荆州不辞辛苦,当封官进爵才是。......”刘琦笑着说道。刘琦说完略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是有意为之。而就在此时,殿内有人接住了刘琦的话。

    “胡先生年轻有为,远可解长沙之危,于万军中擒下东吴太史慈。近可破雁翎关隘,斩叛军蔡瑁已报我主厚爱,却遣黄忠行未命之事,后败于曹军阵前,不知可有此事?”那人高声责问道。

    吴晨心想,“该来的还是来了。”吴晨甚至不需要去看,仅仅从声音判断就能知道对方是谁。此人正是一直与自己都不对眼的蒯氏一族领头人蒯良。如此好的落井下石的机会,对方怎么可能错过呢。

    “确有此事!”吴晨没有丝毫慌乱,平静的回答道。

    “那先生对此事有何高见呢?”蒯良继续追问。

    “胜败乃兵家常事,纵横百年之老将亦未敢言胜败之事。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二人,皆当世名将,军法韬略无一不精。刘皇叔帐下的关羽将军英雄气概,不忍见夏侯惇惨死与羽箭之下,才出手相助,保了夏侯惇性命,若非如此,曹军是否得胜犹未可知。”吴晨转过身,笑着对蒯良说道。

    吴晨将关羽搬出,蒯良一时语塞,而关于那场战斗中关羽仗义相助的事情也早就传颂开了,世人对于关羽更是崇拜异常,而蒯良自然不敢谈论此事。

    “你未得主公将领,便调遣新野守军,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还敢再此妄言?”蒯越见自己的哥哥被吴晨的话挡住,赶紧补充了一句。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曹操,世人皆知其奸诈,然敢与其争锋之人何其少也,我主雄才大略,但久居荆襄核心,被蒙蔽双眼而不敢妄动,新野虽不足万余之兵,亦敢直撼曹军,非无谋也,乃勇气也。我荆襄兵精粮足,累受皇恩,然曹操南下之时,犹有畏战请降之辈,由此论之,新野之兵乃荆襄表率也!”吴晨继续反驳道。

    吴晨的越说越有底气,说完之后,更是用眼睛扫视全场官员,而场中敢于和吴晨对视的人少之又少,毕竟在场众人之中,对于曹操畏惧的人何其多,而曹操与刘备开战之时,劝刘琦投降的更是不在少数,而此时这些人都觉得脸上发烧,哪里还敢和吴晨对视呢。

    至于蒯良、蒯越两人更是回到了众人的行列之中,他们也有些抵挡不住吴晨那咄咄逼人的气势,似乎站在队伍的外面会被攻击一样。反倒是坐在高位的刘琦眼睛闪着精光,吴晨这个人他自然不陌生,但是没有想到此人不仅擅长谋划算计,更是有着一张犀利的嘴皮子,让刘琦对于吴晨的好奇更强烈了。

    “你身为荆州官员,却曾以荆襄之兵,助刘备偷袭许昌而营救天子,此等吃里扒外之事,怎可不纠?”有一个人接着问道。

    吴晨在来之前准备的很充分,因此在面对众人的责问时一点都不曾慌乱,而原本吴晨一直都在等着这个问题,只是没有想到居然是此人提出,那怪不得自己,只能说你自己太过倒霉了,战场上的吴晨杀伐果断,在这种政治斗争中,吴晨也不会畏惧,毕竟这样的战斗是他未来免不了要接触的。

    欲知吴晨在大殿之上将如何表现,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