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宛城高挂免战牌 于禁感恩谋宛城

第一百二十九章 宛城高挂免战牌 于禁感恩谋宛城

    话说曹军夏侯惇与荆州军黄忠战场相逢,话不多说当场动手,夏侯惇有心想让,两人斗到三十回合不分胜负,而黄忠诈败用弓箭袭击夏侯惇,而夏侯惇虽然尽力躲闪,但最终还是被黄忠射中了左臂,坠落马下,曹军于禁见势不妙赶紧领兵前来营救夏侯惇,不曾想留在后面的于禁被黄忠、甘宁二人围攻,于禁力不能敌被荆州军生擒,而回到营寨之内,吴晨果断地给于禁松绑,并命人好生招待,反倒引起诸将不满,而这仅仅是吴晨计谋的开始而已。

    吴晨其实和夏侯惇之间早就有过约定,而约定之事自然是如何攻破宛城的同时,确保夏侯惇的身份不会暴露。从夏侯惇在曹操面前请命出战,到后来偷袭宛城得手,一切都按照吴晨的原本的计划进行,而按照之后的计划,就应该是如何让荆州军取得宛城的控制权了。可是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吴晨没有想到黄忠居然一心想要为自己出气,眼看不能战胜夏侯惇的情况下,选择使用弓箭偷袭,夏侯惇因准备不足最终中箭落马,虽然夏侯惇被曹军救回了宛城,但前来营救夏侯惇的于禁却被荆州军生擒了。夏侯惇重伤,于禁被擒,曹军的士气大受影响,吴晨料想驻守宛城的曹军必定会死守不出,甚至会向许昌请求救兵,如此一来吴晨之前指定的计划就没有办法继续实施了,原本吴晨还在为此事发愁,可是见到于禁的那一刻,吴晨心中便有了新的计策,只不过这个计策是否行得通还需要于禁配合才行。

    正是为了发挥于禁的作用,吴晨才当着荆州众将的面将于禁松绑,并且命令手下士兵好生招待于禁,从这一刻开始吴晨就已经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了。只不过这个计划是吴晨临时想出来的,自然不能向众人讲明。甘宁一直一来都是个急脾气,见吴晨如此优待曹军的俘虏,心里自然十分不平,在中军帐中不免有些顶撞的言语。

    吴晨并未因此而生气,而是将众人遣散之后,仅仅留下了黄忠和甘宁二人,将自己的计划解释给两个人听,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因为吴晨不希望太多人知道此事,毕竟人多眼杂,说不定哪个人就会把自己的计划泄露出去。至于黄忠和甘宁都是吴晨十分信任的将领,要知道吴晨初入荆州之时,便开始接触他们了,因此吴晨与两人的关系,远比其他荆州将领好很多。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临时计划中,两个人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吴晨才将二人留下,将自己的计划简单的解释了一番。

    事出紧急,吴晨的想法此时并不十分完善,因此他也只是和两人说了一个大概,至于具体的细节还是要等自己慢慢考虑一下,黄忠和甘宁知道吴晨是为了长远的考虑才会优待于禁,也就释然了,他们两人都是久经沙场的将领,对于吴晨的能力也是十分佩服的,而宛城的确是一块硬骨头,硬拼的话荆州军的损失也会很大,若是曹操再派来援兵的话,以现在荆州军的情况,是否能够拿下宛城还是未知数,既然吴晨已经有了想法,两人便听从吴晨的建议,之后才离开了中军大帐。

    荆州军打了胜仗,自然少不了庆祝一番,而于禁在吴晨的特殊叮嘱下,也得到了不错的待遇,尽管行动受到了不少的限制,但是并没有被当做阶下囚,反倒是能够在营中走动,虽然范围不大,还是能够接触到一些荆州军的。不过于禁也心存谨慎,他知道对方如此安排,很可能是为了劝降自己,而他心中还是意志坚定的,因此面对吴晨的数次尝试,都当面拒绝了。

    再说宛城的曹军,夏侯惇左臂中箭伤势虽然不危机生命,但是也需要好好疗养一番,而曹洪建议夏侯惇回许昌修养,却被夏侯惇拒绝了。夏侯惇自然不能此时离开,一是为了争取曹操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吴晨还没有拿下宛城,若是这个时候夏侯惇离开,曹操必然会派遣其他将领前来,那时候吴晨再想夺取宛城,难度可就更大了。于是夏侯惇坚持留在宛城,不过送信给曹操请求援兵的事情,夏侯惇还是答应了,毕竟这种事情若是不答应,就显得十分不合理了。

    夏侯惇受伤、于禁被擒,曹洪在夏侯惇的授权之下,代领宛城一切事务,而曹洪深知此时不宜出城迎战,于是高挂免战牌的同时,不断补充守城物资,确保宛城的固若金汤。荆州军在首战得胜之后,紧紧休息了一天的时间,便主动来到宛城外讨敌骂阵,只不过不论荆州军如何出言不逊,曹军就是龟缩不出,让荆州军也十分无奈。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荆州军中不免出现了一些浮躁的声音,而黄忠、甘宁等主要将领也到吴晨这里请求发动攻城攻击,一时间吴晨也显得十分为难。

    于禁这几日在荆州军营寨内过得倒也舒适,平时没什么事,自己也能在营中走动走动,和身边的荆州军士兵聊聊天,也大概能够知道战场上的情况,在得知曹军闭门不战之后,于禁也放了心,他就害怕曹洪因为一时冲动选择和荆州军硬拼。在得知荆州军准备强行攻城的时候,于禁反倒不担心了,因为他很了解曹军的情况,而且宛城内守备的物资十分充足,莫说荆州仅仅只有四万人,就算再来四万想要短时间内拿下宛城也绝非易事,同时于禁深知曹洪为人比较稳重,宛城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必然会告知曹操,以曹操的谋略必然会派出援军前来。

    之后的几天荆州军虽然连日请战,但是曹洪就是不出来,荆州军若是靠近宛城,曹军则是一阵箭雨石雷逼退荆州军,战斗就此僵持住了。而黄忠、甘宁等人多次请求发动攻城战,但吴晨迟迟都没有答应,军中不免生出一些闲碎之言,而这一切都被于禁知道了,他很想将荆州这边的情况告诉曹军的守将,只是于禁受困于此,想要离开荆州大营实在是太难了。

    就在于禁为此事发愁的时候,吴晨终于还是答应了黄忠等人的请求,正式的发动了对宛城的攻城战,只不过荆州军并没有取得任何的收获,反倒是在攻城战中损失了不少的人马,当然宛城那边也有损失,相对于荆州军来说,倒是小了很多。坚固的宛城让荆州军从上到下都变得越来越急躁,越是攻不下来越是着急,越是着急越是难以取得进展,如此恶性循环下来,反倒是让荆州军的士气有些低落。

    这一晚,吴晨正在营内散步,此时他眉头紧锁,心情十分不好,偏偏就在此时,他遇到了同样出来散步的于禁,而于禁看到吴晨之后,赶紧走上前来搭话,一来是于禁想感谢吴晨的招待,毕竟自己来到荆州大营也有十几天了,吴晨对自己可以说是非常好,这一点于禁还是十分感激的,更让于禁感激的是,这些天于禁虽然和吴晨有过几次照面,但是对方并没有提出任何过分的要求,甚至连劝降的话都只字未提,让于禁怀疑的同时也没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

    既然碰巧遇到了一起,吴晨便将于禁请到了自己的帐中,两人便坐了下来喝酒聊天,一开始两人聊得都是一些不关痛痒的话,而酒水下肚之后,吴晨似乎有些不胜酒力,便开始吐露最近一段时间的苦楚,于禁一边听着吴晨诉苦一边安慰着对方,只是看着苦恼的吴晨,他内心是十分高兴的,毕竟眼看着荆州军攻打宛城不利,作为一个曹军的将领,如何能不开心呢。

    “想我荆襄四万...大军,军容...齐整、器械...齐备、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却无奈于...宛城之地,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吴晨面带愁容地说道。说完又喝了一杯酒。

    “不知先生为何执意夺取宛城?”于禁接话问道。于禁发觉吴晨似乎真有点喝多了,想要趁机多套一些话。

    “执意?你当某喜这...宛城之地?想那夏侯...小儿,出尔反尔,陷吾于...不义,我主听信...谗言,荆州众人更是...更是欲借此夺我官职,某不得以,立军令状...于大殿之上,以...证清白,不曾想...这宛城...复被曹贼所据,时也、命也、运也!”吴晨继续说道,“夏侯贼子,你们欺人太甚!我恨不得抽其骨、食其肉!”吴晨说的情真意切,而对夏侯惇的恨更是挂在脸上。

    于禁一听心中那个乐啊,他以前听闻吴晨是个能人,没想到也有如此落魄的时候。虽然于禁心里高兴,可是他不能暴露,只能跟着吴晨一起长吁短叹,就在此时,于禁灵光一闪,心生妙计,“不若我们就此将计就计,破他荆州军。”只是该如何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下,于是于禁借口自己喝醉了,便向吴晨请辞,而吴晨知道今天的事情差不多了,也就没有多做挽留。

    于禁回去之后,一夜未睡,一直在思考如何攻破荆州军解宛城之危,终于被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于是在之后的两天他尽可能的隐秘的接触了一些荆州军的士兵,了解了战场的情况之后,主动来到了吴晨的中军大帐。

    吴晨正在与诸位荆州将领商议攻打宛城之事,见于禁到来,赶紧让众人散去,而于禁赶忙上前,在吴晨的耳边耳语了几句,吴晨听完眼睛一亮,说道:“若真如此,将军真乃夺取宛城之首功!”

    “不敢,不敢,此乃人之常情,文则感念先生善待之恩而已。”于禁谦虚地说道。

    欲知于禁给吴晨说了什么,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