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于禁战前受辱 黄忠请君入瓮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于禁战前受辱 黄忠请君入瓮

    话说荆州军接连遭遇于禁的阴谋,损失惨重,而荆州军的内部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吴晨更是遇到了兵粮不济的问题,为了缓解矛盾,他只能安排荆州军攻打宛城以此吸引曹军注意,来保证粮食的供给,只不过曹军还是偷袭了荆州军的粮队,而后荆州军又未能取得攻城战果,弄的吴晨是焦头烂额,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暂回新野,只不过吴晨退兵的计划早已被于禁知悉,而曹军为了截杀吴晨,更是将宛城能战之兵全都派出。

    吴晨此时的确是陷入了危险之地,此时跟在吴晨身边的也仅仅只有五千多人,而这也是最后一批撤离的荆州军,再次之前,大批的荆州军都已经完成撤离。只不过吴晨心中知道,真正的战斗其实从现在才刚刚开始,同时接下来的内容也是自己计划最为核心的部分,因为若是不能借此机会重创曹军的话,那夺取宛城也将变成一场空谈,尤其是在得知曹军援兵已到的消息之后,吴晨就更加坚定了。

    荆州军撤退的计划的确是吴晨下达的,只不过荆州军的士兵并没有按照原本的计划撤回新野,而是分批隐藏在撤回新野的路上,他们就是在等待着曹军的出现。从庞偲开始阻碍荆州军的运粮时,吴晨便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原本若是没有庞偲的“帮助”,吴晨也会想办法让荆州军撤离,而撤离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引诱宛城的曹军出城。宛城城高池深,对于荆州军来说,想要采取攻城的手段,即便是拿下宛城也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而这种方式绝对是吴晨不愿意,当然吴晨也有夏侯惇这样的后手,只不过吴晨认为现在还不是夏侯惇登场的时间,因此才会费劲心机的采用引诱宛城曹军出城的谋略,原本以曹军的人马,他们未必敢出城,可随着援军的到来,魏军的信心也会进一步增加,其中于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于禁在荆州大营内有自己的“眼线”,而这些眼线都是吴晨特意送给于禁的,因此传递到于禁耳中的关于荆州军的消息,自然也是经过加工的,荆州军先是向新野请兵、接着粮草出现问题,甚至包括后续粮草如何运输等事情,都是吴晨借助自己的人告诉于禁的,不然远在宛城的于禁也不会知道的如此详细。这些于禁安排的“眼线”早在荆州军开始撤军的时候,就陆陆续续的前往了宛城,因为有于禁的关照,这些人加入曹军也就顺利了很多,尽管于禁需要的消息已经知道的差不多了,但是他并没有对这些人下黑手,反倒是收编了这些荆州“叛军”,只不过于禁也是将领,对于这样的士兵自然不敢轻信,因此他们的被安排到了一些不起眼的地方,甚至没有办法参与这一次的追击,反倒成为了驻守在宛城的士兵。当然,这些被收编的荆州“叛军”的去留问题也是于禁询问夏侯惇之后的决定,追击荆州军的行动十分重要,因此不会允许这些隐患残留在追击的队伍中,而把这些人安排在宛城内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当然这样的安排自然是夏侯惇在吴晨的授命之下做出的决定,而这些人,会在之后起到非常直接的作用,也是于禁整场战斗中最大的一个败笔。

    曹军整整派出了四万人的追击部队,由夏侯惇、曹仁、曹洪和于禁分别率领一万人,对吴晨率领的五千多荆州军发动了追击战,而吴晨率领的荆州军行进的速度并不算快,因为他正在等着对手的出现。果不其然,当探马得知曹军疾驰而来的时候,吴晨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该来的终于来了,接着吴晨便带着手下的五千兵马改道而行。

    荆州军发现了曹军的踪迹,而曹军自然也能够发现荆州军,尽管两军相距仍有二十里,但这段距离对于曹军来说,已经算不上远了。曹军的几名大将催促手下的兵士加速前进,追赶荆襄军,而曹洪则留在最后,最为前军的支援。一时间道路上尘土飞扬,两军就仿佛是竞赛一般,两军的距离也在不断地拉近。

    吴晨停了下来,向黄忠点了点头,而黄忠会意之后,便带着手下和两千余荆州军停在了原地,而吴晨带着剩余的三千荆州军继续前行。吴晨率领的荆州军刚刚离开不久,曹军的兵将就出现在了黄忠的眼前,看到黄忠横刀立马挡在路的中间,曹军众将赶紧停了下来。

    “夏侯将军别来无恙!多日未见,不知左臂可还隐隐作痛?”黄忠看到人群中的夏侯惇,当先开口说道。而黄忠一开口就是直击对方的痛点,要知道宛城曹军之所以一直龟缩在宛城中不敢主动出战,都是因为主将夏侯惇受伤,而于禁又被荆州军擒住,在高阶战力上,曹军与荆州军的差距明显。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黄忠绝对算得上是“罪魁祸首”,若不是黄忠战场偷袭夏侯惇,也不会导致对方受伤修养如此之久,更是让前来救援的于禁被擒,若不是于禁足够机智,如今是什么下场都不好说。

    “黄忠老儿,你年过五十却在沙场征战,何其凄凉,为保荆州,你虽置生死于度外,然无异于以卵击石,何不就此弃暗投明?”于禁上前说道,说起来之前的一段时间,于禁和黄忠还有过不少的接触,两人之间也的交流也十分不错,于禁对于黄忠自然是十分欣赏,因此才会强在夏侯惇前面开口,想要借此机会说服黄忠投降。

    截止到现在为止,于禁都不知道自己其实早就落入了吴晨的圈套之中,反而沉浸在即将到来的胜利中,对此黄忠并不敢多言,毕竟若是于禁现在察觉到问题,很有可能破坏了吴晨整个的计划,只不过对于黄忠的性格来说,于禁的确忠诚、也算聪明,但是两人身在不同的阵营,立场也就是对立的,“你们实乃一丘之貉,昔日我主待夏侯将军不薄,不曾想夏侯将军背信弃义,今我军胡班将军善待于将军若此,于将军以何种方式回馈我军?图我兵将、谋我疆土,以此为报?”黄忠眼睛直视于禁,一点都不退让。

    于禁被黄忠盯的有些不自然,虽然自己是曹军的将领,但之前坑害荆州军一事,也确实是他所谋划的,此时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吴晨对待于禁确实很好,甚至可以说让于禁都有些感动,而自己如此针对吴晨,坑害荆州军,确实有些与理不容,只不过此刻的追击刻不容缓,于禁不想和黄忠做这口舌之争。

    “两军阵前,各为其主,于将军不必自责,怪只怪荆州胡班不能辨识人心而已。”就在于禁纠结于自己的行为时,夏侯惇果断的开口,帮助于禁化解了眼前的尴尬,要知道夏侯惇和于禁做的事情差不多,甚至于他还向刘琦投降,如今也回到了曹操帐下,若是就此辩论的话,夏侯惇反而更甚于于禁,因此对于于禁的心情他十分理解,只不过理解的方式还是有些差别。“黄忠老儿,休要再次浪费时间,今日定将你斩于马下。”说完不等黄忠回话,拍马上前迎战黄忠,而黄忠见势也只能接下夏侯惇的攻击,两人就此战在一起,夏侯惇的伤势并未痊愈,因此十多个回合之后就呈现出了劣势,不过这一次可不是夏侯惇一个人来的,曹仁见势不妙赶紧上前来帮助夏侯惇。曹仁大喝一声:“夏侯兄莫慌,曹仁到了!”

    还在和夏侯惇纠缠的黄忠看到来人是曹仁,深知对方的实力,因此不愿意再与夏侯惇纠缠,毕竟被拖住的话,黄忠就要面对夏侯惇和曹仁两位大将的联手攻击,黄忠的实力不弱,但也绝不会自大到觉得自己可以力敌二将,更为重要的是,黄忠此时需要做的只是引诱对方进入圈套之中,而不是击败对手。

    黄忠用手中大刀挡开夏侯惇的攻击,拨马转身救走,而夏侯惇看到黄忠逃走自然不肯善罢甘休,而身后的曹仁、于禁也赶紧追在夏侯惇的身后。曹军众将看到黄忠的时候,就猜想到他们距离吴晨不远了,而黄忠则是吴晨安排下来断后之人,此时的他们并未多想,看到黄忠撤退之时,果断的跟了上了。黄忠带领的兵马本就不多,行动起来也极为灵活,因为担心对方跟丢了,才会数次在对方面前露面,而曹军众将在追击黄忠的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小麻烦,而这些小麻烦都是荆州军提前埋伏在丛林里面的伏击,只不过这些小麻烦不仅没能挡住曹军的脚步,反倒是助长了曹军的气焰,因为荆州军提前安排的伏兵实在太容易识破了,以至于让曹军误认为吴晨是因为慌忙逃窜,才会安排的如此漏洞百出。

    黄忠一边跑一边回头看,尽量保持着与曹军之间的距离,既让对方追不上,又让对方能看到自己,而曹军诸将此时也是越追越心急,因为追了这么久一直都没法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数人带着身后的曹军紧追不舍,可是黄忠突然一个急转弯,等曹军众人转过弯来的时候,黄忠却不见了踪影。

    欲知曹军众将是否还能找到黄忠,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