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一百八十一章 明里为捧实则杀 提议舞剑为助兴

第一百八十一章 明里为捧实则杀 提议舞剑为助兴

    话说貂蝉身体不适让诸葛亮不得不放弃灌醉吴晨的计划,只不过筹谋了这么久的计划怎么可能就这么简单放弃了,于是诸葛亮请刘琦拿出宝剑让众人欣赏,而吴晨不经意间透露出来对宝剑的喜爱之意,反倒是让诸葛亮想到了新的应对之法,而诸葛亮“宝剑配英雄”的话原本让刘琦十分开心,可是随后说出的人却并不是刘琦,反倒是引起了刘琦的不快。

    在宴会开始之前,诸葛亮和刘琦的计划其实是借着夜宴的机会让吴晨开怀畅饮,而人一旦喝酒多了之后,不论是言语还是行为都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谨慎的情况,诸葛亮和刘琦便可以从中寻找吴晨语言上的破绽,进而逼迫吴晨陷入被动的局面,最终形成一个死局,最终施行他们诛杀吴晨的阴险计划。可是当诸葛亮和刘琦得知貂蝉的身体不适,而吴晨又迟迟不肯多饮之后,也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因为他们知道以吴晨对待貂蝉的态度,断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醉酒。

    相比于诸葛亮,刘琦自然是更加愤怒的人,因为他能够从吴晨的做法上看出吴晨对貂蝉是真心疼爱,于此同时他更知道就在不久之前,自己的夫人,原本应该“受困于”荆州的庞韵,不远万里来到洛阳与吴晨私会。刘琦有理由相信,庞韵到来的事情貂蝉是绝不知情。经由此事,刘琦也能够知道吴晨并非自己想象中的一名君子,反倒更像是虚伪的小人,这种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事情,吴晨绝不会是第一次做,因此刘琦就更加担心自己未来的处境了。进而让刘琦联想到,吴晨表面上对自己的忠心耿耿,很有可能是在背地里是和庞氏一族有所图谋,甚至意图夺取自己的荆州大权。既然吴晨对自己不仁,那刘琦自然也可以选择不义,这一次不论如何都要将吴晨置于死地。

    在刘琦得知庞韵出现的时候,他诛杀吴晨的心就已经非常坚定了,但是他也很明白自己的处境,在荆州,尤其是在荆州军士兵的心中,吴晨的地位是超然的,荆州士兵对吴晨的崇拜绝对要超过自己这个荆州之主,他很难直接调动荆州军,甚至这些荆州军都会成为威胁自己性命的工具。正是因为对于荆州军的不信任,让刘琦不得不将所有希望寄托在诸葛亮身上,甚至刘琦已经将诸葛亮视为自己最后的救命稻草,他知道这一次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吴晨的问题,未来只会更加危险。一旦自己的意图暴露,那吴晨和自己之间就再也不会有什么和平可言了,双方必将成为不死不休的局面,而刘琦自然不希望那个死掉的人是自己。

    刘琦尽自己的可能配合着诸葛亮的安排,从开始谋划这件事,到宴会的当天,刘琦都在按照诸葛亮的计划行事,只不过突发的状况确实影响到了计划的进行,而诸葛亮很快改变的策略,原本刘琦认为这是诸葛亮新的计划,只是没有想到诸葛亮在夸赞了自己之后,却将话题转移到了吴晨的身上。

    设计在金鸡岭上诛杀荆州叛军蔡瑁的人是吴晨;利用迷阵诱使魏军出城,近乎全歼魏军之后夺取宛城的人还是吴晨;甚至帮助荆州解决与东吴之间纷争,占据巴东、涪陵两郡的人也是吴晨。最近发生的事情自然不用多说,荆州军能够在不断的战斗中扩充自己的实力和领土,都是因为吴晨,而这些事情刘琦自然是清楚的,在不少荆州百姓的心中,吴晨的威望甚至高过刘琦,这样的传闻刘琦并不是没有听过,之前刘琦对吴晨没有敌意的时候或许还没有什么影响,可是当刘琦和吴晨站在对立面的时候,再有人提到此事的时候,也就触碰了刘琦内心中潜藏最深的痛楚,还好说出这些话的人是诸葛亮,刘琦还指望着诸葛亮对付吴晨,今日之事若是换做别人,刘琦可能当场就用这把宝剑把此人砍了。

    即便是刘琦忍住了自己内心的冲动,但依然很气愤,同时他的内心之中也有些慌乱,因为他实在不知道诸葛亮到底要做什么,如果按照诸葛亮“宝剑配英雄”的话,那吴晨的确是比自己更加适合得到这把宝剑。尽管刘琦和吴晨已经站在了对立的两面,但是并不能否认刘琦对于吴晨的认可,而诸葛亮所说的那些事迹也的的确确是吴晨身上无法抹去的傲人功绩。尽管刘琦才是荆州之主,但吴晨身上功绩都是刘琦无法比拟的。正是这样的对比落差被诸葛亮再次提及,刘琦才会心慌,联想到吴晨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时,他更慌了,尽管没有表现出来,但此时的刘琦已经不仅仅是紧张那么简单了,如果真如自己所想,诸葛亮借机将宝剑送与吴晨的话,那荆州或许真的该易主了。

    吴晨听完诸葛亮的话,第一时间就感觉到了不妥,而他的第一想法就是诸葛亮想要借此机会离间自己和刘琦之间关系,诸葛亮很可能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在刘琦的心中埋下一颗不安的种子,甚至让刘琦对自己产生一种功高盖主的印象,进而让刘琦在之后荆州军的指挥中限制吴晨的权利,甚至是彻底将权利收回,如此一来吴晨便失去了对荆州军的指挥权,再想创造以往的那些辉煌战绩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而如果往长远考虑的话,刘琦或者其他人指挥的荆州军若是不能取得相同的战绩,必然会在荆州境内引起巨大的非议,而吴晨则直接被牵扯其中,反而成为了这件事情最后的替罪羊。

    对于诸葛亮的险恶用心,吴晨并不是特别担忧,毕竟这样的声音在荆州内部早就出现过,只不过这些声音并没有掀起什么风浪,诚然诸葛亮的身份地位的确不是荆州那些官员可以比拟的,但是吴晨只要能够给刘琦提供源源不断的好处,吴晨相信刘琦不会自断臂膀,毕竟现在的刘琦不是当初那个将唯一生存希望寄托在诸葛亮身上的荆州弃儿了。当然,对于诸葛亮的险恶用心,吴晨也不能不防,只不过吴晨并不希望当面死皮脸皮,毕竟自己还是荆州的官员,而诸葛亮是汉军的军师,两人与刘琦之间的关系远近程度自然有别。

    如果以吴晨现在的角度考虑此事,的确没有什么问题,毕竟他也没有过于盲目自大。可是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吴晨想的那么简单,一来是因为刘琦已经对吴晨产生了坚定的杀心,而诸葛亮此行就是为了解决吴晨而来,因此刘琦和诸葛亮之间已经形成的联盟是吴晨没有预料到的。

    诸葛亮自然知道自己的话会引起刘琦的不满,但他却不得不这么说,一来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坚定刘琦诛杀吴晨的决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自己后面的计划做铺垫,而诸葛亮所使用的方法就是一种“捧杀”,即先使用奉承的方式让吴晨处于高位,不能轻易下来,然后借着吴晨寻找落地方式的时机,利用吴晨疏于防范的机会,一击致命。而为了先将吴晨捧上高位,自然要歌颂一些吴晨以往的“丰功伟绩”,让在场的众人的心中都形成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然后提出一个吴晨都无法拒绝的要求,然后从中创造机会。

    诸葛亮的“捧”已经说出来了,而在场众人听完诸葛亮的话,自然也都点头称是,尽管有刘琦在场,但是这些人中有些出身军旅,并没有那么复杂的头脑,他们对于吴晨的崇拜可想而知,而诸葛亮所说的内容又全部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再加上如今吴晨在荆州的地位,这些人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拍马屁”的机会,至于那些出身官场的,就更不必多说了。

    吴晨早就已经看透了诸葛亮的险恶用心,因此他也并不着急,对于众人的奉承也都谦虚让过,而他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刘琦身上,而吴晨看到刘琦的脸色变了又变,心知等诸葛亮离开之后,自己的确需要在刘琦面前好好解释一番,要不然真的可能会和刘琦之间产生误会,自古功高盖主而不能善终的人何其之多,吴晨可不希望自己加入这样的行列。

    诸葛亮见气氛已经烘托的差不多了,那自己接下来的计划也该继续进行了,于是当着众人的面向刘琦提议,由吴晨手持宝剑为大家舞剑助兴,同时对吴晨的武艺更是夸赞了一番。听闻诸葛亮的提议,在场众人陡然间来了兴趣,今日宴会虽然是非正是的宴会,但若是少了舞乐之乐,的确是有些索然无味,而诸葛亮的提议不仅能够给宴会助兴,也能让众人见识一下吴晨的武艺,大家自然是十分乐意的。

    反倒是刘琦更加不解,他原本以为诸葛亮会借机提议将宝剑由刘琦的名义赐予吴晨,而刘琦还在思考自己到底要不要割舍的时候,诸葛亮居然提议让吴晨舞剑助兴,难道这也是诸葛亮计划的一部分吗?就在刘琦还在犹豫的时候,他看到了诸葛亮向他使眼色,而刘琦瞬间明白这的确是诸葛亮计划的一步,因此也就表示支持。

    如此一来,为难的就变成了吴晨,舞剑的事情他并不是不会,这件事情他也不是做不到,只不过吴晨不知道诸葛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更为重要的是,之前吴晨已经被众人如此奉承,若是就此拒绝诸葛亮的提议,反倒显得自己有些小气了,不得不说吴晨此时有些上不去下不来。

    欲知吴晨将做何选择,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