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临江传 » 第一章 金丹胎出世 湛阳城闻风

第一章 金丹胎出世 湛阳城闻风

    晓梦思如絮,缠绵过五更。

    惊觉十分空寂寥,不闻昨夜鼓笙。

    挥毫成文三千卷,九州任驰骋。

    从此不问朝堂事,一心只做江湖梦。

    【正文】

    混沌分,清浊辨,先有日月,后有人间。人间一万八千岁,五洲开辟,四海通达。五洲呈环抱之势,分立东西南北中:东曰赤阳洲,千岛星罗,万屿棋布,虽有人,却难成国;西曰百幽洲,幅员辽阔,山河万里,亦有人,却常与妖魔交合;南北曰极,前者冰封千里,后者深渊万丈,此非神力不可至也;而四海之内曰中土,乃五洲之祖脉,四海之源流,巧夺天工之造化,保藏后土之灵秀,山隐神圣,海藏精灵,故而又称神洲。

    话说神洲之南有十万大山,山北有片沐风林,享天山之水,受地脉之精,终年灵气缭绕,南北虽有山峦阻隔,却成就了此林世外桃源般的清净,是个不可多得的宝地。这日,林中汇集了各路修士,只因半月前金水大仙开天地视听,卜得此处将有机缘现世,众人皆闻声而来。

    至巳时,天光大盛,陡然间又黑气压顶,风云汇聚,继而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有人惊叹,天生异象,果真有大机缘!却不曾想这雨竟一连下了七七四十九个时辰,待到风销雨歇,沐风林早已沦为一片黑泽。饶是众人有修为傍身,也难堪其重,最终只剩下寥寥几人立于高天之上。

    不多时,黑泽中金光怒放,直冲斗牛,一粒金丹如同飞火流星般迅速破开水面。众人见状,立刻施展身法,争先恐后去夺那金丹。然而那金丹似乎具有灵性,左挪右闪,竟无一人能触碰到它。隐约间,更是有婴儿啼哭声传出,撕心裂肺,饱含惊惧。

    众人追得正紧,忽闻耳边有一老者轻声哼唱,遂停下脚步,循声看去。只见泽上有一人,平步而行,身形佝偻,左手执剑,右手提灯,口中念着:“可怜,可怜,可悲,可悲……”

    行至近前,老者道:“诸位,老夫有礼了。”

    只因此人气息内敛,行走于水泽之上而不惧浮沉,众人皆拱手还礼,不敢怠慢。

    有一人问道:“敢问前辈哪里来,哪里去?”

    老者笑道:“自来处来,往去处去。”

    那人又问:“不知前辈是否也对这金丹有意?”

    老者道:“非是我要寻它,而是它在等我。”

    只见他祭起掌中灯,挥舞手中剑,灯火洒入黑泽,泽水幽而复明;剑锋直指九天,大泽还雨化云。不消三刻,泽水化作青云消散,沐风林重现人间,惊得在场众人无不瞠目结舌,不敢有丝毫冒犯之心。剑锋再起,青云中雷声滚滚。老者步罡踏斗,三两步便逼近金丹,口中大喝一声“破”!只见天空中奔雷掣电,一束青光径直落下。那金丹躲闪不及,瞬间迸裂如尘。老者又扔出枯灯,灯火忽明忽暗,将丹尘尽数吸入其中,片刻后灯罩破碎,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哭声好不让人心疼。

    “这……”

    众人面面相觑,感叹老者高深莫测的法力,心中也明白此番机缘彻底与自己无缘了。

    却问这老者是谁,他只笑不答,抱起婴儿乘风去了。行得远了,又哼起了歌……

    千年江渚一渔樵,少时壮志问仕道。

    帝王尸餐官素位,只把金屋藏春娇。

    也曾忧思天下事,也曾执笔向天笑。

    暮年方知心从我,枯灯残剑游逍遥。

    南山采气振精神,北海修元五气朝。

    一朝领悟玄真意,长生不老得正道。

    从来不问世间事,更无人把我知晓。

    只因心起无名火,沐风林里走一遭。

    虽是天地作根本,也是人心作胎窍。

    残剑驱散五雷法,枯灯收藏金丹药。

    此番只为千年愿,明转轮回路遥遥。

    可怜元婴无加持,漫漫红尘最难熬!

    话说临江仙施展通天法力,将金丹炼化成人,带回洞中,潜心教育。金丹胎三岁时,见仙鹤于河中小沚上曼舞,遂取名鹤一。又传道法武功,授诗书礼易,转眼又是四年。鹤一七岁,临江仙唤他前来,道:

    “徒儿,人行走于世间,须有名有姓,方能立足安稳。我今日欲为你取一姓氏,你看如何?”

    金丹胎叩头拜曰:“弟子不敢欺瞒师父,禀师父,弟子心中早有所思。”

    临江仙欣然笑道:“如此,你且慢慢说来。”

    金丹胎道:“弟子本为天地所生,幸得师父相助,修成人形。既为人,处事当有度可量,有理可依。理者,天也。人依理行事,有如替天行道,弟子为报天母之恩,故而愿以理为姓。”

    临江仙道:“甚好。只是理姓虽有,自古就人丁稀薄,不如另择一字。你看桃李的李如何?”

    金丹胎叩头三拜,道:“弟子李鹤一谨遵师命。”

    临江仙又道:“如今我已毫无保留,你且去吧。”

    李鹤一猛然抬头,却欲言又止,师徒二人目光交汇,千般万般都凝在其中。只见临江仙轻拂云袖,李鹤一只觉得眼前一片朦胧,再回过神时,已是孤身一人跪在江边。眼前滔滔江水徐徐往东,一如他心中思绪,难以断绝。

    恍惚间,又听到师父叫他,李鹤一急忙起身,只听见师父说:“徒儿,你尘缘未了,待你入世修行圆满,你我师徒自会再相见。天下之大你尽可探索,却独不可往南,江南有一位金水大仙,此人与你有杀身之仇,你道行浅薄,不是他的对手。”

    李鹤一再度叩首,抬头时,已是泪眼婆娑。眼不见江水蜿蜒入海,耳不闻鸟兽窸窣还巢,只有满心悲凉无处安放,步履间满是迷茫。

    他只叹道:“罢了,罢了,过分伤怀也无济于事,先寻个安身之处吧。”

    却说李鹤一往何处安身?此事暂且不提。

    中土神洲有三国,罗沙帝国雄踞北方,高石古国屹立西南,而东方八州归于大汉,八州有八府,沿此江向东三百里,便是中原州府湛阳城。城门楼高八丈,戒备森严。进得城内,乃是天下独一处的人间繁华地。只见那人来处人头攒动,车去处车水马龙;数不尽的亭台楼阁,逛不完的坊市商铺;观高楼前张灯结彩,闻街市上人声鼎沸,嗅杨柳岸芳香四溢,抚古桥头饱经风霜。

    湛阳城城主名叫刘询,此人文韬武略无不精通,府上门客三千有余,手下兵士百战不殆,乃是人间少有的英雄豪杰。有主贤能如此,湛阳城百姓无不爱戴有加。

    这日,适逢城主府开朝议事,诸事已毕。城主刘询坐在主位上,左右各有两张精雕细琢的小几,分坐四位上宾,从左到右分别是无影飞鸿、慕容夫人、崇元明和郄八金。

    往下另有十八张漆木小几,坐着轮值的各位府司。

    众人闲谈之时,那右边角落里,有人道:“诸公可曾听说,城外最近来了个仙人,法力高强,能呼风唤雨!”

    与他对坐之人笑道:“哦?有这种事?孙兄昨夜似乎不曾饮酒吧?”

    孙兄面露不悦,道:“你这人甚是讨嫌,咱们闲聊,你提我喝酒的事作甚?”

    那人道:“既是不曾饮酒,想必孙兄说的是真的了。”

    一旁又有人笑道:“即便是喝了,也是昨天晚上的事了,不耽误今天的朝会。再说孙兄不是都上完朝了吗,就算真喝了酒,主公也不会怪罪的。”

    众人闻言都翘起了嘴角。

    孙兄骂道:“无礼,无礼,怎的每次闲聊都拿我喝酒误事做文章,我不就犯了那一……二……两三四五次……”

    见他越骂声音越来越小,众人嘴角的弯钩也越来越大。

    上宾崇元明道:“主公,元明也在坊间听到了一些传闻。”

    城主道:“先生说来听听。”

    崇元明道:“坊间传言,此人精通变化之术,常变作狐狸野狼,出入山下农户家中,若是听到谁家有困难,他便会暗中相助,不出三日,便能替人消灾解难。并且分文不取,只是讨些剩饭菜吃。”

    城主道:“若是果真有这等能人,实在是百姓之福啊。”

    崇元明见城主心神荡漾,随即说道:“主公,元明愿为主公查明此事,若果有此人,定力劝其加入主公麾下,为湛阳城百姓谋福!”

    城主闻言,连连摆手回绝道:“不可不可,若是世外高人,切不可强人所难,误了高人清修。”

    再看崇元明,只见他笑而不语,只是点头。

    翌日清晨,天色初明,从城中跑出三骑,为首的正是崇元明。他胯下坐骑与旁人不同,乃是一头玄角青牛,跑起来脚下雷震轰鸣,虽不能日行千里,却能一连跑上三天三夜。身后跟着的,是府中的一文一武两位差人,文差骑矮马,武差骑肥马,一个也追不上青牛。

    行了半日,路过几个村庄,竟都有仙人传说。

    文差道:“崇先生,看来这仙人之事确实不假,只是不知道名副其实否。只怕是江湖卖艺的骗子,花钱收买了几个会说话的,赚我们去寻他呢。”

    崇元明道:“是真是假,见了自然分晓,到时候还请二位上去跟他斗一斗,看看是不是有真本事。”

    文差笑道:“这您尽管放心,我俩必定全力以赴。”

    又看看武差,那家伙一路上黑着脸,一言不发,终于点了点头。

    崇元明道:“难为阁下了,我知道飞鸿将军近日亲自传授武艺,你放心,等回去了我禀明主公,让飞鸿将军给你开个小灶。”

    武差这才喜笑颜看,连忙称谢。

    继续往东四十里,有一座山头,山下又有一个村庄,行得近了,便听到有妇人哀泣,其声悲婉动人。三人下了坐骑,步行入村,村口有几个农妇正在树下择菜。

    崇元明上前施礼,问道:“几位夫人,在下湛阳城刘城主府上宾客崇元明,请问几位夫人,村子里是谁在哭泣?”

    那几个农妇见他衣着华贵,却谦恭有礼,心中甚悦,其中一人答道:“是张家的妻子,余氏,她丈夫进城卖农货,已经半个月了,仍不见回来。故而心中担忧,时常痛哭。”

    崇元明又问:“此处到湛阳城少说也有一百里,为何不去十里外的大集上做买卖,反而要走这么远的路,去城里卖货?”

    那妇人答道:“官人有所不知呀,她家相公是个猎户,本事好着嘞。前些日子打了一只野猪,那猪肉已经在集上卖了,又见那猪头骨坚硬无比,似乎是个宝物,所以拿到城里去,看能不能卖个大价钱。哎哟,可惜哟,这么多天都没回来,怕是遇到歹人了也。”

    崇元明说声“原来如此”,于是掏出些散钱谢过几位农妇,带着文武二差往张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