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废墟到罗马帝国 » 第三章.战前准备

第三章.战前准备

    “他们的村庄中哨兵组成的警备力量简直就像是个筛子一样,刚才我大致的围绕村庄转了一圈,并且还在高处大概的观察了一下,整个村庄内的防御力量非常空虚,大概也就是在村庄的入口处以及中心,还有登上卡比托利欧山唯一道路上有着较多士兵,至于及其他地方的防御基本上可以等于没有。”

    站到丹妮娅对面前,杰勒米将自己探查到的情报和自己的分析全都如是说出。

    这并不是杰勒米在贬低和轻视这即将面对的敌人,事实如此罢了。

    当然自己看到的士兵定然不是着盘踞在卡比托利欧山上的势力所有的兵力。

    这点从山上宫殿当中影影绰绰的身影就可以大概的猜出来,估计都是驻扎在山顶的广场上守卫着他们的首领或者是特权阶级之类的人物,毕竟他们总是惜命的。

    丹妮娅点了点头,杰勒米所汇报的可能出现的情况跟自己先前所预设出来的已经时相差无几。

    对此倒是没有丝毫的意外,随后根据杰勒米的描述,并且结合着自己在这个相对来说比较高处的地方来观察到的情况,用手在麻纸上大致的将地形和相关的防御重点给绘制出来,这可是一次战役发起前的基础。

    虽然这幅地图绘制很粗糙,等高线、地理标识、比例尺一个没有,不过好在丹妮娅还是在上面画了一个指向北方的标识。

    但是这似乎也并不影响在场的军官们理解,也就懒得搞那么多有的没的,反正不论是从人数还是军队质量和士气来看,大优势在自己这边,那也就不用再考虑什么有的没的,一波推过去就完事了。

    不过话虽如此,不过总的还是要有一些大概的计划的,总不能为了进攻进攻,那就是纯粹的不切实际。

    “杰勒米,你带着斥候们直接纵马跳过那低矮的篱笆,前往卡比托利欧山下堵住被正面击溃的敌军逃窜上山的道路,同时注意不要被他们的射手远程攻击到,明白么。”

    还未开战就已经考虑好如何将敌人的有生力量围歼,该说这究竟是狂妄还是自信,杰勒米自然是懒得去想这些的。

    反正原本自己就是一个被贩卖而来奴隶,估计是这辈子再也回不到那个辽阔的钦察草原,再也不能骑着自己那匹骏马在草原上肆意奔腾。

    在这个自己明显受到排挤的环境当中,面对唯一没有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大团长,并且还将自己提拔为斥候的长官,那还能说些什么呢,唯有用自己的生命宣誓忠诚罢了。

    “您的意志,大团长。”

    向丹妮娅行了一礼之后,杰勒米便大步走了开去,随着一阵人语马嘶之后,就是一阵扬长而去的马蹄声,大约是运动到自己最后的地点之后等待着站战争的发起。

    “达伦,带领着你的小队现在就可以出去做战前的准备工作吧,我对你的要求就是在战争开始之后那些哨兵不能在第一时间向卡比托利欧山上发出警报,比如提前把那个在村庄入口方向的大钟给破坏掉。”

    达伦显然是对于战争的开始期待已久,他的野心丹妮娅自然也是能够看出来一些的,不过这些刚冒出苗头的野心还处于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所以也就不用管它。

    相反还要将他塑造成一个在自己的军功体系当中获得切实利益的榜样,借此来鼓励更多的人将自己的理想投入到战争当中,为此丹妮娅甚至还要纵容和暗中培养起这些军官的野心,着实有些不容易啊。

    “是的,大团长,在战争爆发的开始之前,除外是我死了,否则他们绝对不会传出任何消息。”

    “很好,你要出去准备出发吧。”

    至此所有的战前准备都已经部署完毕,剩下的就是在战斗开始之后的由偷袭转变而成的正面战斗,但是这中间还是有一个非常严肃并且不容忽视的问题。

    那就是村庄中生活的人对于骑士团这帮这个打破篱笆闯进村庄当中的人报以什么样的态度。

    友善自然是不用想了,又不是自己暗中扶持的什么间谍,哪来的什么友善,顶多也就是中立罢了,大门关起来两不相帮,这对于丹妮娅来说是个最好的结果,能够放下心来专心去处理村庄当中散布在各个角落的敌人们。

    但是,如果他们是带着敌意呢,那就麻烦了,虽然这个村庄再三的被自己形容是破败不堪,似乎只要自己稍微动动手就能打下来的地方,这其实也不过是丹妮娅在战略上的藐视罢了。

    即使是村庄再怎么破败,其中的人数也远远超过了骑士团第一大队的所有人数,如果自己骑士团在开战的第一时间使敌人的守备部队失去作战的勇气自然是最好。

    可是一旦陷入到相持阶段,哪怕着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也足以让敌人动员起隐藏在房屋当中的或许曾经也与他们一起抗击过活尸的农民,不要怀疑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唇寒齿亡的这个道理全世界都是共通的。

    这股农民征召兵就变成了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不能忽视的一股力量,虽然他们在一对一的战斗中会被骑士团的士兵给完败,可是他们的人数优势已经让他们拥有足以改变战局的能力,如果骑士团的士兵一旦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当中去的话,这次会战估计也就离失败不远了。

    但是,既然他们是有原本的农民所组成的临时士兵,那他的弊端也将显而易见的凸显出来,那就是对于伤亡的承受能力要远低于受过训练的正常军队。

    现实当中所谓的死战不退、坚守到最后一人这种情况除了在攻击方铁了心要展开歼灭战、或者是在面对与异教徒的战争、又或是没有退路的攻城战之外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在这个民族主义思潮还没有广泛兴起,爱国主义还压根不存在的年代里,想要指望封建制度下的军队能够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强人所难了。

    纵然是推平了欧洲大陆的拿破仑所依靠的老近卫的承受能力也不过是百分之三十左右,更何况这仅仅是受过简易军事训练农民征召兵呢,能超过百分之十丹妮娅都要感到惊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