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废墟到罗马帝国 » 第二十三章.水之力

第二十三章.水之力

    能够让人类骄傲的把自己从动物行列当中那出来的最远古的开端,其实就是起源于对于火的有效利用,这种观点大概只要是认认真真上了小学课程的人能够明白。

    能够用火焰来抓捕猎物,炙烤生肉,使其中隐藏的寄生虫或者是病菌大量被消灭,通过扩展人类食谱的方式进而间接的提高了人类的寿命以及数量,但是人类在之后的漫长的岁月当中所掌握的并不仅仅只有火焰,或者说水力也同样不可缺少。

    从涓涓细流的小溪到奔流不止的江河,还有那波涛汹涌的大海,他们看似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当中却蕴含着让人惊讶不止的力量。

    在某条大河边上,总是少不了一座座犹如串联的珍珠一般的繁华城市,也是河水赐予了这些城市以生命的律动。

    无论是多少次,丹妮娅都十分的庆幸罗马城当中还有这么一条不容小觑的河流,如果要是没有了它,丹妮娅可不知道要再去那里寻得一条能给骑士团的工厂以及农业带来改变的河流了。

    台伯河,或许也能称作特韦雷河,这是在亚平宁半岛上仅次于波河和阿迪杰河的第三长河,源出亚平宁山脉中部的富默奥洛山西坡,向南穿过一系列山峡和宽谷,从罗马城内流过,最后于于奥斯蒂亚附近注入地中海的第勒尼安海。

    这条河道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就已有船只上行至蒂贝里纳河谷载运粮食,随后还多以运载建筑石料和木材为主,在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罗马城内的所有蔬菜供应都主要依靠台伯河两岸的菜园和农庄来回运输,对于罗马城来说简直就如同母亲一般。

    丹妮娅今天带着一大批木匠来到着河边可不是为了欣赏台伯河两岸的风景,而是为了让着近乎无穷尽的水力来为自己干一两样活计。

    首先便是首先便是造纸作坊的扩建工作,自从统一了罗马城之后,单单是为了教导出受过教育能够识字的公民,着所要消耗的纸张可远远不是之前的一个小小的营地可以比拟的了的,所以必须扩建以及加大产量。

    但是如果还要采用原本的麻质的破布来进行长时间的蒸煮沤料,那么是绝对跟不上现今越来越大的需求的,所以造纸的原材料必须变成随处可见的植物纤维,现在这个时候也不用讲究什么耐用与好看。

    只要数量上的去,并且质量还不算太差,那就暂且凑活着用吧,草纸也就草纸,反正在大批量的生产之下用坏了再换新的就是,反正教材在把学生都教授完毕之后也就寿终正寝,根本不需要考虑什么尝试将的使用性。

    丹妮娅的造纸厂生产出来的是能够传授知识的载体,而不是什么能够留存万年的传家宝,至于那些质量精良的纸张,那还是留着等到以后有条件再说吧。

    当下作为要紧的是培养人才,并且也不用纠结着那些可能出现破坏环境,先污染后治理,那个工业国家不是这样过来的。

    丹妮娅现在能够为环境做的唯一的补救措施,也就只有在砍伐之后补种一些速生材来防止环境出现太大的恶化,虽然现在没人认为小小的造纸工厂能给亘古不变的森林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但是提前的预防措施总还是要做好的。

    现在造纸的所有的步骤当中最为消耗时间的也就是沤料,要把那些麻布给生生浸在水里等上两个月,使其自然的开始软化才能够进一步制浆,丹妮娅这次的的目的就是为了压缩这一段漫长短时间。

    虽说是叫嚣着要把地上的草都拔起来做纸,但是丹妮娅可并没有真的打算这么做。

    现在还没有急切到那种地步,该砍树还是要砍树,将树皮剥离之后就是撕成细长的条状,倘若是平常也就到此为止,剩下的那就是等待时间来来的变化了。

    但是现在,丹妮娅却直接让木匠们在台伯岛上游的一处水势比较湍急的地方安装上了一个像是轮子一般的物体。

    这种东西木匠在制作的时候早就已经认识出来这是一个水车,不过就是大了点,光是直径就是将近十五米左右,但是这些东西仍然是难不倒这些善于做木工活的人们。

    在政务厅的做的越快报酬越多的诱惑下,几十个木匠互相聚集起来起来足足忙活了一个星期才算是堪堪完工,为了不让政务厅的那帮子官员挑毛病来借机扣除报酬,众人在自作主张的做好了防水的措施。

    不过幸好前来验收的官员并没有说些什么,只不过是给通知木匠们在次日跟随大团长来安装水车。

    其实说心里话,木匠们在知道骑士团的政务厅打算在台伯河上架设水车之后,那可心也总算是放松了下来。

    骑士团能够为了当地农业的收成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就表明骑士团并不是又一伙强盗,而是切切实实的打算统治着罗马城,不管怎么说都比之前的那些各种暴虐的地痞流氓逃兵强盗之流来的好吧。

    而这也是他们敢于鼓起勇气今天来到这里的原因,不然在接到通知的之后早就因为害怕大人物们的怪罪而连夜潜逃了。

    然而木匠们心中还有一个共同的疑惑,那就送过来的设计图纸上用于存水的挡板实在是太过于狭窄,纵然是考虑到了比例的问题,但是整个水车的功能根本就没有得到全部的发挥,顶多算是能用上一半就不错了。

    还有哪些政务厅的官员们从找到木匠们下达任务时,头到尾都没说渡槽的事情。

    但是没有渡槽的话水车汲上来的水也就值能再次无奈的回归到河流当中去,根本就是在做无用功,只不过是让水在水车上多转上一圈罢了。

    众人经过一番争论以及思索之后,得出结论就是政务厅那些人认为自己应该会这将这些东西补上。

    毕竟自己可是木匠啊,常识性的东西谁不知道,肯定就懒得交代了,所以也就顺便做了一个足以连接到岸上田地当中的渡槽一起交了上去。

    反正多做一些总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