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废墟到罗马帝国 » 第二十五章.罗马施工队的保证

第二十五章.罗马施工队的保证

    在水碓的第一台试验机成功的平稳的运转了一天之后,按照常理来说剩下就是依照着一经过优化的图纸态势批量化的建造,不过丹妮娅大概在纸上算了算,并没有让木匠们一下气就开始放开手随意建造。

    并不时因为资金或者是人手制约的问题,而是就现在的罗马城来说根本用不到那么多,如果自己不加以限制的话,账政务厅那帮子人估计想要就要沿着台伯河直接铺满。

    既能够灌溉大规模农田,还有能承担一定的工业上的任务,并且还不用付出任何人力或者畜力,这种机械谁又会不喜欢呢。

    但是丹妮娅仍然在众人的目光下只批准建造六个同样的水碓。

    这并非是丹妮娅看不到其中的好处,而是这样做会造成会产能过剩,自己强行多造也只能是浪费,即使是造纸厂扩建之后对于水碓有着几乎是刚性的需求,但是经过一番计算之后得出结论。

    就算是造纸厂的所有人手一起上最多也就能够同时用到要三架水碓六个锤子,并且锤头的数量还能够继续增加,别说两个,四个都不是问题。

    剩下的水车丹妮娅另外还有其他的用处,能够利用水力的机械不只是水碓这一个,现在用来灌溉田地的水车和已经成为造纸厂的一部分的水碓安装在一起怎么看都蛮奇怪的,还不如将他们拆分开来。

    木匠们这些天实在是忙碌的紧,自从是第一架水车落成之后,甚至都还没来得及休息,便又开始马不停蹄的制作,天知道骑士团的大人们为什么突然就要架设这么多水车,以及那种种奇怪的配件,不过所幸都不是什么太过困难的活计。

    只不过这些天恐怕是没个歇息的时日了。

    但是怎么说呢,现在恐怕也只有劳动才能够让自己忘却掉之前的一切忧愁,一如既往的挥动的这里的工具,就仿佛这瘟疫根本就未曾发生,自己还处在之前的那个美好的时代当中去。

    除了地上还散落的那几幅锤子之外,听说这次还有几个皮匠也参与了进来,他们过来能干什么,木匠自己心里是全然不知道了,反正他们那边也同样的忙碌,并且还和军工厂里的铁匠混在一块。

    唯一知道就是他们那边整天火都没停过,还就在自己隔壁堆砌了个炉子,整天呼哧呼哧的乱响着,好几次夜里都以为是恶魔在自己隔壁发出喘息,虽然明知道这根本就是自己无中生有的臆想,但是仍然还是对于墙对面的未知而感到恐惧不已。

    但愿不要出什么岔子。

    于此同时,在墙的对面,几个皮革匠围着一块皮在来回的忙碌着,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倒是十分的熟悉并且得心应手,不就是弄个风箱的皮囊嘛。

    这种事情还是难不倒任何人的,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风箱的密闭性到底如何,总不能刚让里面充满空气,结果还没当空气要去它该去的地方,就已经透过某个小孔逃逸到外面,这可是绝对不能够容忍的瑕疵。

    用着手中仅有的浆糊和针线将接口缝合好之后又上了一边浆糊,好包装不会漏气,便在其中一头接上管子,伸进了铁匠们自己搭建的炉子当中,里面燃烧的这熊熊的火焰,将一旁铁匠的脸庞映得到通红`、以及投下的阴影,让这些老铁匠们面目不清,根本看不到究竟是何种表情。

    炉火当中若隐若现的还有昨天晚上不知道是谁放在旁边准备烘烤的土豆,但不管究竟是哪个粗心大意的家伙谁,到现在为止这个可怜的土豆已经被烧成一片焦黑,他再也吃不到这个热烘烘,绵软而又甘甜的土豆了。

    在得到示意之后,皮匠抓着风箱上半部分的把手,用尽全身力气向下压,瞬间一阵呼呼的风声便从炉子里传出来,顺带着还能看到一点窜出炉子的火苗,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这个风箱实在是大了点,甚至压不了自己皮匠就已经气喘吁吁连连摆手。

    深夜不知道大团长为何要把风箱成这样,要想使用还要往上面放上一块石头才能够较为轻松的往炉子里送气,实在是有些不便,众人对于这个大家伙也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大团长总是能够有方法的。

    这一点已经在昨天得到了证实,不说别的,现在这里还能够听到河岸的水碓接二连三的闷响,这个小小的风箱也应该不在话下吧。

    其实已经有聪明人意识到隔壁木匠正在建造的水车肯定跟风箱脱不开关系,但是这几乎不挨着的两个东西有是怎么能够在放到一块去么,众人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太好的法子让水车去带动着风箱来回开合。

    不过在墙两边的人总共一周同努力之后,虽然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水车的完工,但是风箱那边由于皮革是现场鞣制的,还是花费的一定的时间,其实本来丹妮娅还想直接一步吧活塞式风箱搞出来,直接正逆行程都作有用功,每行程中一端排气鼓风,一端同时吸取等量空气,能提供连续风流成倍提高鼓风效率。

    但是,丹妮娅不记得究竟是个什么构造了,虽然唐朝的演禽斗数三世相书中,刊载有一幅世界上最古老的双动式活塞风箱图,天工开物也同样有所记载,但是丹妮娅又没有做过对于这方面的详细研究,有则能记得细节呢。

    或许现在派遣一艘船到达遥远的东方去,现在演禽斗数三世相书可是不过才发行了不到一百年,说不定还能直接拿到真迹。

    但是哪有有什么用呢,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想要等到欧洲的匠人自发的把这玩意弄出来可是要直接等到十七世纪,丹妮娅还是决定自己现在就这么凑活用着吧,反正少了一个逆行程对于先的炉温需求以及完全足够。

    毕竟现在这么大费周章的搞这么一通,也不过是为了烧点石灰石罢了,感谢亚平宁半岛的这么多做火山,得以让丹妮娅在石灰的起步能够直接站在波特兰水泥的起点,火山灰对于现在的丹妮娅来说,可谓是帮了大忙。

    看看那没有任何支撑的万神庙的穹顶吧,罗马人掺和着火山灰的水泥显然在质量上有着充足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