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陛下的脸色不好看 » 第35章 封锁消息

第35章 封锁消息

    沉吟了片刻之后,朱景开口道,“将那刺客给我带上来,朕要亲自问话。”

    徐才答应了一声,便吩咐手下前去大理寺牢房内提人。

    但是时间过去半刻之后,却是迟迟不见人来。

    朱景倒是没什么,一直在反复思考着这刺客究竟是不是那个臭丫头,也就没有在意。

    但是座下的徐才却是立不住了,一脸的焦躁,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总感觉有什么出乎意料的事要发生。

    时间过去了又是半刻,就在朱景也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出去提人的那个侍卫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陛下,刺客……已经死了!”侍卫满脸惊慌,说话也有些结巴,但看起来丝毫不像是说假话。

    听到这话,徐才大惊失色,慌忙问道,“怎么死的?”

    “中毒身亡。”

    “他哪来的毒药?”徐才一脸震惊,比听到刺客死亡的事情还要震惊。

    先前在侍卫迟迟不来之时,他便有了猜测,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居然是这种死法。

    当然他出此一问,也是因为大理寺有一套防止犯人自杀的方法。

    咬舌自尽,牙下藏毒,都别想在大理寺使用。

    而且徐才清楚地记得,他可是亲眼看着人搜的身,在极度严格的搜查之下,他不相信刺客还会身藏毒药。

    这毒是从外面带来的?

    是大理寺有内应还是有人潜入了大理寺?

    虽然徐才疑惑至极,但是听到手下说是不知的时候,他也没有生气,毕竟他也猜到结果会是这样。

    事情到了此时,徐才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便把目光看向了朱景。

    “尸体总还在吧,把尸体抬上来。”朱景面无表情地说道。

    徐才本来还想阻止一二,不想让陛下见到尸体,但是看到朱景的脸色,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片刻之后,那些侍卫便将尸体抬了进来。

    徐才一看,嘴唇发黑,确实是中毒的迹象,而且从尸体的变化来看,似乎毒发的时间还不是太久。

    虽然徐才并非仵作,但是身为大理寺卿,没吃过猪肉,还是见过猪跑的,这点能力他还是有的,大致可以看得出来这刺客死期不超过一个时辰。

    不过在看到尸体之后,座上的朱景却是脸色平静了下来,因为他发现——这是一个男人的尸体。

    虽然朱景不认识此人的面目,但是对这个身形却是熟悉至极。

    又瘦,又矮,还一马平川,除了那个占他便宜的臭丫头,还能有谁?

    也不是,还是有的,毕竟还曾经救过他呢!

    不想还好,一想到这里,朱景就感觉肚子里一阵翻江倒海。

    搞了半天,救错人也就罢了,到头来居然还救了一个男人?

    刚开始还以为救的是臭丫头,后来以为至少也能够算是英雄救美,但是到头来,居然救了个汉子?

    这巨大的心理落差,换谁能够遭得住?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朱景对这个臭丫头是愈发地好奇了。

    她究竟是什么身份?她的目的又是什么?

    一时间朱景也想不清楚,便让人把尸体先抬了下去。

    尸体抬下之后,朱景就看向了徐才,但是他并没有说话,只是就这样看着,就像是死亡凝视。

    “陛下,此事是臣的疏忽。”看到朱景的目光,徐才便知道要说些什么了。

    “你不必自责,发生了这种事情,的确出乎意料。”

    “陛下,这刺客虽然别有用心,但是所说证词并非全是虚假,此事关乎江山社稷,而且涉及到荣亲王,臣以为应当深入调查,若是无关,好还荣亲王一个清白。”徐才因为刚刚发生的事还有些自责,所以便马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爱卿难道忘了?朕不是昨夜说过不需要调查荣亲王了吗?”

    “臣不敢忘。”

    “没忘就好,随便你怎么查,不要去调查荣亲王。还有,荣亲王被牵连进来之事可有他人知晓?”朱景再次叮嘱了一声,突然想起了些什么,便开口问道。

    “臣不曾告诉过他人。”

    “那好,朕要你封锁消息,不要将牵扯的荣亲王的事情传出去,在将罪状移交刑部之前,将这刺客的供状也给改了,你可明白?”

    “臣听明白了。”

    看到徐才一脸认真的模样,朱景就放心了下来,带着侍卫,离开了大理寺。

    就在离开之时,他又让人传了旨意,让太师、太傅、上国柱三人即刻进宫。

    坐在回宫的车架上,朱景心里不停地盘算着。

    对于案件,他倒是不担心,这事情太过复杂,反正想也想不清楚,他就直接懒得去想了,毕竟还有专门的人替他去想,自己想多了,反而是浪费脑细胞。

    不过既然提到了荣亲王,他倒是对自己的这些兄弟有了想法。

    他之所以不让徐才去调查荣亲王,更是让徐才把事情压下来,一是因为他也知道案情复杂,幕后黑手还没有漏出丝毫的痕迹,若是传出去,便会打草惊蛇;二是因为他也知道查不清楚,便打算放弃调查,以退为进,让这些大鱼自动浮出水面。

    至于具体要怎么做吗?他还是要和三位台柱子商量一下。

    其实也不是商量一下,是——通知一下。

    叫三人前来,不过是意思意思罢了。

    回到皇宫之后,不到一个时辰,三人便先后来到了乾清宫。

    在朱景的安排下,三人坐在了一张案桌旁。

    没错,就是坐。

    本来皇帝召见臣子,臣子都是直接站在大殿中的。但是在上一次和段斐讨价还价了一下午之后,他便计上心来,在乾清宫内准备了这么一张案桌,然后在旁边安置了椅子,布置得就像是前世的客厅一般。

    虽然不是木匠皇帝,但是对于这样的杰作他还是蛮自得的,尤其是看到这三个憨憨坐在上面如坐针毡的模样,他就更是控制不住地想笑。

    “三位爱卿不必拘束,诸位爱卿效劳我朱氏皇族三代,劳苦功高,如今年迈,朕特意准备了这等靠坐之处,议事之时就不必在这宫中久立了。”

    听到朱景的解释,三人自是聊表了一些谢意,顺带表示了一番忠诚。

    虽然他们也本来就很忠诚,但是忠诚,也是分对象的,忠诚于国家,忠诚于皇上,这可不是一码事。

    看到三人的模样,朱景自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