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乡村振兴之新农村 » 46.村里的“司马迁”

46.村里的“司马迁”

    李家庄大发展的消息瞬间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了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资。尽管每个人对政策的理解不同,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好事,是党的政策好,惠及村里,连村里的空气也显得轻松活跃了许多。

    这天,天成正在家里吃早饭,赵大娘拿着一卷发黄的纸张进来了。

    天成妈一看是老熟人,笑着说:“吃了吗,他大娘?”

    天成给赵大娘搬了个凳子,他以为赵大娘是找母亲串门唠嗑的,也没在意,继续吃饭。

    没想到,大娘看着天成说:“成呀,我今天来找你,给你说个事。”

    说着,把那叠发黄的纸递给他。

    天成还在疑惑,大娘找我会有啥事,他接过纸一看,上面记载的好像是族谱,用毛笔写的小楷,字迹质朴大方,工整有力,一看就是用心之作,讲述的是李家庄的历史,后边还附有一张大纸,清清楚楚的记载着祖宗姓名,各代传承,显然是李家庄的族谱,这么贵重的历史资料肯定是出自传格大爷之手。

    天成手里拿着这些有些许年代的纸张,一种庄严肃穆感油然而生,虽然很轻,但心里感觉沉甸甸的。

    赵大娘有些伤感地说:“这是你大爷生前未了的心愿,他一直想把咱村的家谱整理好,没想到走得急,好多事情还没有结尾。现在你是村长了,大娘信任你,想把这些东西交给你,这样你大爷也放心了。”

    天成的脑子里又浮现了传格大爷的音容笑貌。

    传格大爷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一生行医治病,是远近闻名的赤脚医生,写的一手毛笔字,在文学上颇有造诣,是难得的儒雅之人。和天成的爷爷是忘年交,天成和传格大爷家的二小子是发小,俩人调皮玩闹,经常悄悄溜进大爷的书房。

    天成清楚的记得书房屋内墙上挂着一副人体结构图,还有一个赤裸的小铜人,上面刻着七经八脉,案台上摆放着一盆水仙花,开得格外雅致。在那个年代,农村家庭极少有室内摆花的。

    大爷的书房一般不让人进来,见两个调皮鬼在屋里捉迷藏,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温和的说:“过来,我教你们俩写字,看谁写得快。”至今,天成还记得大爷拿起笔来在纸上一笔一划的写了个“家”字,只可惜,七八岁的年级,脑子里光想着玩耍,根本没有练字的兴趣,坚持不下来,慢慢的也就荒废了。

    现在想来,应该多听听传格大爷的教诲,总觉得时间还很多,很多。

    没想到,人总会慢慢变老,傻小子也会渐渐长大,流失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

    人呢,总是在失去时才想起了珍惜。

    “你放心,大娘,我会好好珍藏的,大爷没有完成的事业我会继续努力。”天成放下碗筷,认真的对着大娘说。

    “咱们祖上还有一脉,在陕西,前年人家认祖归宗,找到我们这里,当时村支书和你大爷接待了他们。人家也很热情,毕竟同根同源,也邀请咱们到他们那去看看,当时这事也说定了,没想到你大爷走得早,这事儿就耽搁了。”大娘提起往事,有些哽咽。

    “把咱们的家谱整理完整,这是他的遗愿,还有一件事,他想把咱村的村史刻在碑上,让子孙后代都能够看到,了解我们的家族传承,发扬我们的家族文化,勤奋克俭忠厚善良这些,我也说不好,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村里找不出地方,我们家南地离村近一些,可以贡献给村里半亩地,做祠堂、或者村史馆用,只要是对这件事有利的,我们都愿意做。我也年纪不小了,没什么盼头了,就希望在走之前,看到你大爷的心愿实现,到那边也好给他交代。”

    大娘已经有些哽咽了,天成妈也在一旁想掉眼泪。

    “大娘,您的意思我明白。我在这保证,我一定把这件事情办的妥妥当当的,不能让大爷的心血白费,不让您二老有任何遗憾。再说,您这是在为村里、为集体做事情,我们感激你还来不及呢。您和我大爷可是咱村的功臣,应该给您鞠一功。”说着,天成朝大娘深深的鞠了一躬。

    弄得大娘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你这孩子,你这孩子,好了,好了。”

    天成突然想起来祁镇长说的专家调研,到时候还得给他们提供村里的一些资料。想着大爷那里是不是还有其他记载,或许到时候能用得上,便问了大娘知不知道。

    “你大爷写过一本书,自己还掏钱印了几十册呢,里面有他自己写的文章、写毛笔字的心得,还有专门给咱村写的村史,你想看的话,我给你拿过来。”

    “好的呀,大娘,这可是难得的资料,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我跟你去拿。”

    “那好,走吧。”

    路上,天成把制作村发展规划的事给大娘娓娓道来。

    几分钟后,到了大娘家。

    大爷走后,就剩下大娘一个人居住,院子不大,但整理的错落有致,墙上爬满了蔷薇,朵朵小花随风摇曳,屏风前也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有凤仙花、月季、芍药、多肉、仙人掌,显然主人是热爱生活的人。

    还有那棵熟悉的桂花树,默默地伫立着,向老朋友一样,这是老二出生时,大爷种下的,这么多年了,已经成为这个家的一份子了。

    大娘的两个孩子都在外地上班安家,大娘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老人。空闲的时候,她就与这些花草为伴。

    俩人径直进了书房,因时间长没人居住,屋内显得清凉,案几上落了些灰。

    “我也年纪大了,没时间打理这屋子了,等孩子们都回来了,再彻底打扫打扫。”

    大娘走到书架上,拿出来一摞书,屋里光线有些暗,俩人拿出来到院子里看。

    桂花树下有张一木桌,俩人就坐在那,大娘拿出来老花镜,尝试着戴上。

    天成一看是三本书,书名是《渔樵耕夫录》,下面署名是李传格。一共三大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看来,大爷是把自己封为渔夫耕夫,闲暇时写的文章,收录成册,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厚,这可是大爷的毕生心血之作呀!

    天成翻了一下目录,一本是乡风民俗,各种传记;一本是材料汇总,有对联、家书、婚丧嫁娶的一应文字材料,另外一本是书法心得。更难得的是,这些书竟是用文言文写成。

    天成越看越觉得大爷真是个人才。

    光说文言文这项,小时候就上损伤他多少脑细胞。背书可是最令人头疼的,尤其是那拗口的文言文,《伤仲永》、《刻舟求剑》、《醉翁亭记》《出师表》......

    就因为背不下来,他被老师罚站过多少次,被家长揪过多少次耳朵,难忘的童年经历呀。

    没想到,万万没想到,我的大爷呀,你太有才了,简直是天才。不仅会写文言文,还写了这么多,厚厚三大本,足有半尺高。

    阿弥陀佛,师傅就在身边,老师就在眼前,只可惜,只可惜,错过了,终究还是错过了。

    家庭是最好的学堂,惯不得大爷的两个儿子都那么奋发图强,一个个的考上重点大学,连和他一起玩泥巴的发小也厚积薄发,把天成远远的落在后面,望其项背呀。

    往事不堪回首,还是做好眼下的事吧,方可不辜负青春,不负韶华。

    “大娘,这些我拿回去仔细看看,咱村进行规划发展可能用到这些材料,里面写的村史我打算找人刻出来,安置在固定的地方,村委会或者以后要建立的文化广场。”天成看着大娘诚恳的说。

    “你拿过去吧,我这里还有几份,留着是个念想就成,只要村里用得着,就是用得其所,你大爷肯定会高兴的。”大娘不假思索的说。

    “好的,那我先过去啦,一有消息就立马通知你。”

    “嗯。”大娘笑呵呵的说。

    一直目送着天成走了很远,直到不见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