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乡村振兴之新农村 » 55 . 涮羊肉

55 . 涮羊肉

    天成看看了墙上的钟表,晚上7点25分,肚子也有些咕咕叫了。

    正好谢梅也没心思做饭。

    “走,媳妇,老公带你吃顿好吃的,把烦恼全忘掉。”天成提议道。

    俩人已经很久没在一起吃饭了。

    “你想吃啥?要不去吃海鲜自助?好久没去过了,就那家海德旺斯五星级酒店的。”说到吃,天成想想就有点小激动,毕竟在农村找不到这样的吃食。

    “海鲜我可吃不了,再说马上要做手术,还是不吃吧。万一对伤口不好。”两人能重拾二人世界,谢梅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吃什么的倒无关紧要了。

    “那咱先出去走走,看到什么想吃的,就去吃。”

    外面,夜幕降临,但真正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而不是农村的寂静无声。

    这就是城市的魅力。

    二人下了楼,出门一阵凉风袭来,虽然刚刚初秋,夏天的闷热尚未退去,但夹道口的凉风还是让人不禁打了个冷颤。

    谢梅下意识的紧了紧针织外套。虽然没有住院,她潜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成病人了,保重身体是第一位。

    天成用宽厚的胳膊忙搂着妻子的肩膀,增加一丝温暖。

    大街上车水马龙,道路两边高楼林立,灯光闪烁,汽车鸣笛声不绝于耳,公交车、电动车在街上穿行,一片忙碌热闹的城市日常图。

    “好长时间没吃火锅了。”妻子突然说。

    “好啊,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那咱就去吃铜锅涮吧,你喜欢吃他们家的羊肉。”天成立马附和道。

    妻子一直注重养生,平常不怎么喜欢在街上吃,嫌油多味重,不利于身心健康。倒是天成经常和朋友们在外面喝酒吃饭,吃嘛嘛香,身体还倍棒。

    哎,造化弄人。

    涮羊肉的锅底是清水,羊肉鲜美,倒也适合妻子的口味。

    前面不远就有一家,十几分钟的路程,二人边逛街边闲聊。

    路边商铺鳞次栉比,这条路天成走多很多次。有些店铺的老板还很熟悉,时不时的打个招呼。

    天成告诉梅,哪家的老白烧饼好吃,谁谁家的毛氏红烧肉是一绝,哪家的焖罐最让人牵肠挂肚,哪里的广东菜做的最地道,哪条街上的XJ饭最正宗......

    当然,也有原先门庭若市的商铺,如今不知所踪。不知何时,招牌被鲜亮的蜜雪冰城炒酸奶覆盖。

    路边的小推车上也不断的吆喝着,朝鲜面、卷凉皮、丹麦红豆饼,好吃不贵......

    这就是生活可爱的充满烟火气的一面,让我们如何不爱它。

    天成拉着妻子的手慢慢的走到了火锅店。

    正是饭点,里面坐了不少人,俩人走进去,找了个僻静的位置坐了下来。

    刚坐下,手机响了,是好友阿宽。

    “成哥,我都打听好了,省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的万主任是全国有名的专家,人家的手术都排到一个月后了,我找了个熟人,给他打过招呼了,手术尽量提前,明天你去找他吧。”电话那头传来了阿宽浑厚的声音。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手术有风险,大家都知道。

    住院做手术这种事,肯定想找一个水平高的,这是人之常情。

    在这之前,天成已经动员了他的朋友圈人脉网,必须要找一个踏实可靠的熟人,这不,七拐八拐的找到了人家万主任。

    谢梅一听是为她的事操心,心里一热,感觉眼前这个男人没白嫁,关键时刻靠得住。

    不知从何时起,医患关系变得不像从前那么融洽。人们住院看病,总希望找个踏实可靠的熟人,少走弯路,少花钱,节省看病成本。

    不信你看,一个感冒可以开出几百元的药,反正吃不死人。

    又比如经常冒出来的医疗纠纷,让人对医生和医院敬而远之,除非不得已。

    一个正常的看病需要动用人际关系,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非正常的现象。

    当然,如果你想享受更高级别的医疗待遇的话,比如专家号、VIP病房,那就另当别论。

    天成在电话里连连感谢阿宽的帮忙:“回头请你吃大餐呀,老弟,以后有啥事哥能帮上忙的,言语一生,咱俩这关系,谁跟谁呀。忙完这一段喝两杯啊。”

    “好咧,成哥,只要俺嫂子身体无大碍就是咱的福气,等忙完这一阵咱们聚聚,好久没见面了。”

    “好咧,说定了,等我电话。回头再聊。”

    放下电话,天成对妻子言语到:“这帮哥们还真是讲义气,不过以后还是要经常来往,谁家没个啥事啊,礼尚往来,感情得慢慢煨着,不能等用得着人家的时候再张口,那多尴尬呀。”

    “可不是,你这两年净往农村跑了,这边的关系就淡了。”

    天成点了一个鸳鸯锅锅底,一盘牛肉,一盘羊肉,一盘蔬菜拼盘。没几分钟,菜品陆陆续续上来了,俩人边吃边聊着天,好像又回到了孩子出生前的时候。

    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咱们在这没什么亲戚,有什么事情的话,还得靠同事朋友帮忙,浩浩小的时候我下班晚来不及接孩子,小区里的小莲阿姨经常帮衬着点,有时候孩子就在人家家吃饭睡觉,现在小莲阿姨也60多岁了,年纪大了,咱作为晚辈也该去她家坐坐,看望一下。”

    “那是自然,咱不是过河拆桥的人。”

    灯光下,弥漫着火锅的烟雾,气氛显得格外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