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乡村振兴之新农村 » 69.筹备晚会

69.筹备晚会

    下午三点,村委会。

    天成早早来到会议室,把窗户打开。

    平常不开会时都是闭着的,怕晚上刮风下雨。

    用毛巾擦了擦桌子,农村本来灰尘就多,再加上秋季天干气躁,每天桌子上都有一层细细的灰尘,不打理的话还真弄一袖子灰。

    照例用电热水壶烧了一壶水,泡好茶,晾在桌子上。墙角那也有矿泉水,是接待来访参观学习者用的,平常大家伙还是习惯性自带水杯。

    郭霞带着孩子进来了,小家伙五岁,在屋里拨弄着桌子椅子,自顾自的玩了起来。

    “我婆婆在地里收玉米呢,忙不过来,孩子只能我带来了。”

    郭霞怕孩子闹腾,便把孩子拉到隔壁屋,扔给他个平板,果然,立马消停了。

    胜叔过了三点一刻才过来,一进门便嚷嚷:“我这把老骨头不行了,累得腰酸背疼,在地里跑两圈就走不动了,哎,我可得申请退二线呀。”

    又来了个倚老卖老的,天成心里苦笑,他也是把工地上的活扔在一边,舍小家为大家,都应该相互理解一下嘛。

    大家随便落座,胜叔拿起水杯咕咚喝了起来,似乎要把肚子装满水。

    “你这是怎么啦,看你累的。”郭霞关切的问。

    “今天往家里拉了三车玉米,也没顾上做饭,刚才弄个馒头就着咸菜吃了一顿,咸菜太咸了,这会渴得要死。”胜叔脸上都是灰,衣服上还有碎杂草,手上伤痕累累,血印子一道道的。

    天成看了心疼道:“老叔,你看看你,孩子都不在家,你自己收庄稼,还不怎么省事怎么来。人家收玉米机收完了,你在地头上直接卖了不就行了嘛,何苦再拉回家。折腾死人。”

    现在收玉米早已经机械化,不用再一个个的下到地里剥了,大型玉米收获机开到田间地头,一家家的挨着收获,为了打造无缝对接服务,打下来的玉米连穗直接可以卖,买家在地头上等着,用大磅称一下,算好价钱,分分钟的事,玉米就转换成现金,装进腰包里了。不愿意卖的,可以装到车上往家送的,按车收费,一般一车二三十块钱。

    现在农村都用天然气了,县里几个天然气厂家常年收购秸秆之类的,尤其是麦忙秋收时节,那些厂家和大型收获机联络好,一个收玉米,一个收秸秆、玉米穗,真真一条龙服务。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玉米弄回家,在院子里摞起来,也不怕刮风下雨,冬天没事的时候,天暖和,再打碎,到时候卖玉米籽,可比现在卖划算。你们年轻人没吃过苦,能多挣一分是一分。”胜叔的观念代表村里大部分老年人的想法。

    为了省那百十块钱,硬是自己用电动三轮车往家拉,就算是年轻人也得累个半死不活。

    现成的收玉米的伙计,把生意都做到田间地头了,胜叔他们这些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依然不舍得撒手,为了多换几百块钱,累得腰酸腿疼。

    粮食虐我千百遍,我待粮食如初恋。

    “快坐下来歇歇吧。胜叔。”郭霞把椅子往胜叔边拉了拉,示意他坐下。

    “好了,言归正传,现在开会。我群里发的消息你们都看了吧,有什么想法和意见吗?”天成开门见山。

    “我的村长大人,你怎么天天想一出是一出呀。筹办晚会这样的事情还是头一回。谁知道咋整呀?”胜叔两手一摊,一脸茫然。

    对于没干过的事情,他已然没有兴趣。自己给自己找事儿,真是闲着没事干了。

    “胜叔,不能这样想,没干过不等于不会干,也不等于干不好。”天成直言。

    “那你们说怎么弄,我执行任务就行。有一点,我绝不拉后腿。”胜叔表态。

    “你有什么想法呢?”天成朝向郭霞,年轻人总该有自己的想法。

    “村长,你发过消息后我上网也搜索了一些农村题材的类似晚会,我们县其他乡镇也举办过,村一级的呢,咱们是头一家。首先,咱们得确定一个晚会主题,是宣传农村生活场景呢,还是庆祝国庆节日呢,然后呢,分几个类别,唱歌的、舞蹈的、小品的、戏曲的等等。当然,最关键的是鼓动大家的积极性,比如设立丰厚的奖金、奖品。”郭霞看来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你说的很对。这几天我也想了想,我再补充一下啊。为了扩大影响,我决定请县、镇上的领导主持开幕式,到时候多家媒体也会争相报道。另外,这次采用云直播形式,让那些远在外地的家乡人和其他不在场的人也能收看,还有一点,为咱们村拍摄一个几分钟的小视频,在节目前反复播放,扩大宣传力度,这个郭霞你要费点心。演员这块呢,一是挖掘本村的文艺资源,咱们的腰鼓队不是文化传统吗?胜叔你可有用武之地了,这个节目要趁这次机会好好挖掘,这是咱们农村最具特色的文化节目。其次呢,一些在外打工的、上学的,国庆节回家的也多,可以在群里动员他们报名参加,村里的广场舞在水平上也提升一下,拿出个像样的节目,这个郭霞你负责。还有就是发动一些小朋友参赛,这个我和镇中心小学的校长联系。资金和道具呢,村里先预拨2万块钱,后期根据情况再加拨,我再争取上边赞助一些,或者找企业家赞助。”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天成端起水杯喝了两口。

    郭霞正拿着笔在飞快的记笔记。

    胜叔两眼看着对面墙壁上的入党宣誓词,一言不发,估计是累坏了。

    见天成不说话了,想了想,冒出来一句:“奖金是多少?”

    天成俩人一听笑了,“你说多少合适?”

    “那肯定越多越好,哈哈。”一提到钱,胜叔来了劲,屁股又坐直了。

    “如果能把胜叔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那咱们这场晚会肯定能办好。”郭霞调侃道。

    “这样吧,时间定在10月1日,评出前三名,奖金暂定2000、1000、500,其他的只要参加节目的都有纪念品,怎么样?”

    “我举双手赞成。”胜叔高兴的说。

    “不过时间比较紧。这几天忙完秋收,就没啥事了,我就招呼那些老家伙们加紧排练,白天晚上练,争取拿第一。”胜叔好像胸有成竹。

    “行,我看好你们呀。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天成打趣道。

    “好吧,我们先暂列个时间表。把职责也分工一下,中间有什么事情的话,随时开会联络。接下来,我主要负责和上边沟通联络,争取更多资金支持。胜叔呢,主要是腰鼓队的组织排练。郭霞负责视频小短片的拍摄,这个很重要,是咱们村的第一张名片,专业性较强,我会和镇上联系争取派个专业的人来做,广场舞那边就交给你了,之外,还有节目的发动、安排等等,你这里活比较多,辛苦一下啊。其他的舞台设置之类的,等阿哲回来了,再交给他。”

    “好的,没问题。”郭霞爽朗的答道。

    正在这时,群里发来一条信息,大家低头一看,是阿哲的,“各位同仁辛苦啦,我先报名参赛,唱一首《希望的田野上》”。

    众人看了不禁一笑。

    胜叔随口来了一句:“这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