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和我的孤独天使 » 第九十九章 专家

第九十九章 专家

    晚间的时候高星霖果然赶了过来。我给他开门的时候,感受到他身上扑面而来的冷风,不禁打了个哆嗦:

    这该死的倒春寒,外面又降温了……

    忙不迭让他进来,把门关得紧紧堵住外面的寒气。

    姥姥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姜茶,让高星霖放在手里捂着。高星霖很是别扭了一番,偷偷耳语:“感觉我现在像女孩儿一样娇气。”

    我白他一眼:“喝你的水吧,女孩儿怎么了,女孩儿也很能吃苦好吧。”

    他很是识趣地闭嘴喝茶,不跟我这个一级抬杠运动员争执下去,开始提起跟林静怡的沟通情况:“林老还是很客气的,你录完以后给她看看有没有不妥之处。”

    “另外,她还是希望你带着其他家长多看看她的直播课,共性的问题答案毕竟还是缺乏针对性。这方面的学习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的。”

    我点点头表示赞同,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家长的学习也没有止境。确诊孤独症的那天起,就注定了这会是一场漫漫长跑,孩子需要不断进步,家长也要跟随孩子一起学习,来适应孩子发育的不同阶段。

    我把自己要去青岛咨询林老的消息发到微信群,让群里家长们都说一说自己的疑惑,我统计几个最典型、问的最多的问题让林老统一回复。

    群里家长们看到这个消息果然积极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诉说自己的疑惑。

    小东在托育园就吃过晚饭,看见高星霖带过来的黑色公文包,就过去用手翻。

    我出声制止:“小东,不要翻高叔叔东西。先问问高叔叔让不让你动。”

    小东看看我,又看看高星霖,像是听懂了一般,他哒哒走过来,拉着高星霖的手往公文包上放。

    高星霖眉眼含笑:“打开吧,高叔叔允许你翻包包,你看看里面有什么好东西?”

    小东听到“好东西”一词,瞬间来了精神,咯咯笑着毫不客气地把公文包翻了个底儿掉。当一包奶酪棒从里面掉出来的时候,他禁不住欢呼一声,兴高采烈地把整包东西都抱在怀里。

    “来的时候经过超市,想着小孩子都爱吃这个,就买了一包。我也不是特别了解小东口味,就没买多。”高星霖解释着,语气柔缓。

    这边小东已经手脚麻利地撕开外包装,里面独立小包装的奶酪棒撒了一桌。

    “想不想打开呀?”我见小东绷着劲半天都打不开,出言提醒。

    小东“啊啊”两声,把奶酪棒举到我眼前。

    “小东,跟妈妈讲,‘我要’。”我试着引导。最近医院的医生已经开了语言训练课,家庭环境中需要适当“逼迫”孩子说话了。

    小东显然很着急,他眼巴巴地看着手中吃不到嘴里的奶酪棒,嘴里“啊啊”半天,都说不出那句“我要”。

    我试着放慢嘴部动作,让小东看清我发音的过程。大概是学着学着不耐烦了,小东的情绪逐渐烦躁,开始用力跺脚发泄他的不满。

    高星霖把小东揽过去,让他以一个比较舒服的姿势坐在自己怀里,然后拿过他手里的奶酪棒,耐心引导道:“小东,你看高叔叔的大嘴巴,啊——”

    小东盯着高星霖嘴上的动作,也跟着张开嘴巴成椭圆状。

    随后高星霖表情夸张地示范:“我——要——”

    小东嘴唇跟着动了动,大概是没有弄明白发音原理,依旧不得要领。

    见他又要烦躁起来,我把他抱起来拍了拍,等他情绪稳定一些再继续引导。

    “要不今晚就到这吧,孩子学说话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姥姥见我们折腾一晚都累的够呛,忍不住提议。

    我觉得有理,便亲了亲小东:“你今晚很棒,小东。”然后帮他打开了那根垂涎已久的奶酪棒。

    见到里面白白嫩嫩的奶酪,小东眼睛一下亮了起来:“要……啊啊,要……”

    我登时来了精神:“我——要——”

    小东懵懵懂懂看了我一眼:“哦,哦,要——”

    “快给快给!”姥姥乐的眉开眼笑,“他学会啦!”

    我把奶酪棒递到小东嘴边,只见他“啊呜”一大口,整个就给包圆了……

    见到小东馋猴一般的样子,我们都忍俊不禁。

    孩子果然是最馋的,拿吃的激励他学东西最有成效了。

    又陪着小东玩了一会儿后,高星霖便提出离开。

    姥姥禁不住挽留:“在这住一晚吧,外面天寒地冻的。”

    高星霖笑着摆手:“明早有个会议,一些材料还没准备,要回公司一趟。”

    话说到这,姥姥也不好再挽留,和我一起把人送出了门。

    “你也真是,人家小高工作还没忙完,做什么让他跑这一趟,还得回去加班去。”姥姥关了门就抱怨。

    我直瞪眼:这明明是他主动过来的好不好,我事前也不知道他还有工作没忙完呐……

    这还没结婚呢,心就这么偏了嘛……我忿忿不平着。

    伊欢听说我们一家子要来青岛,忙不迭地嚷嚷要做东请我们吃饭。

    我预估了一下行程觉得仓促了些,便没答应她:“改天,改天让你大出血!”

    伊欢笑骂着挂了电话。

    上次的事情,我也没怎么放在心上,谁让她就是这么个大大咧咧的人呢,摊上她这么个闺蜜我觉得还是幸运居多。

    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我和姥姥忙着收拾东西。其实出一趟远门,大人带的东西极为有限,最主要的还是在小孩子的东西上。

    吃穿住行都要准备齐全,不然一到事儿上就会手忙脚乱。于是我们娘俩叮叮当当收拾了一通,等回过神来看到地上堆得小山一样的包裹,不禁面面相觑。

    这都赶得上搬家了……

    小东似乎知道那些包裹里装的都是他的东西,便哼哧哼哧地双手拖着包裹煞有介事地走来走去。

    姥姥见了惊呼:“哎哟我的乖乖你拿不动!快放下来!”

    小东却“干活”干得起劲,两只小手展示出超出这个年龄段的力气,沉浸于这项体力活儿并乐此不疲。

    我摸摸他微微出汗的小脑袋,拿了一袋果蔬脆引着,才让他去一边沙发上消停了会儿。

    青岛是个海边城市,要是问我这个城市冬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那便是风大。

    青岛的风,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尤其到了冷天,吹到怀疑人生。

    下车后我用围巾把小东的脸围得严严实实,抱着他裹得笨重的身躯,就往林老住所跑。

    林老住的房子在市南区,是个幽静的小院,院墙的设计颇有欧式花园的风格,里面是一栋小巧精致的二层小楼。

    我领着小东跟在高星霖后面,规规矩矩坐在客厅沙发上。可以看出房屋主人是个爱干净、会装扮的人:屋子空间不大,打扫得窗明几净;阳台还有院子里养了许多绿植,长势喜人;客厅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些装裱讲究的照片,墙上挂着色彩明丽的油画。

    林老招呼我们坐下,然后去厨房端了一盆洗净的苹果过来。我这才有机会近距离看她:是个慈祥、精神的老太太,一头花白的头发打理得柔顺有型,脸上化了淡妆,一身复古旗袍配了针织外套,手腕悬着一对水头很足的翠色玉镯,脚上一双方根小皮鞋。

    她优雅地削了个苹果递给小东,看着小东咔嚓咔嚓吃得津津有味。等小东熟悉了环境,她便拿出一套教具,为小东做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测试。

    她的嗓音沉缓有力,似乎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小东这次难得很配合,比起上次在医院的测试进步了不少。

    “医院的训练没什么大问题。”她做完测试后,又听了听我所见证的小东的变化,以及医院的训练内容,下了结论。

    “但是有一点,你们不能把所有的任务都放在医院完成。”她的眼神有力而坚决,“换句话说,孩子不能能简单扔给医院就高枕无忧了。”

    “教育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家庭还有学校中来。”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讲,家庭教育永远排在第一位。”

    “父母的作用没有人可以替代。”

    说着,她脸上带了些严肃,开始感慨:

    “较之以前,现在的年轻父母观念更超前,两极分化也更严重。有的父母从备孕开始就主动学习育儿相关知识,早早为迎接新的家庭成员做准备;而反观某些父母,生育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根本没有做好准备,仓促迎接了一个新生命。孩子生下来是需要养育的,不负责任的养育还不如不生。”

    “孤独症之所以称之为孤独症,顾名思义,就是孩子很孤独。”

    “这个治疗过程,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上来。”

    “你们回去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医院的语言训练上。孩子是一张白纸,你对他付出多少爱,他就会给你多少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