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从全球职牌游戏开始 » 第五十二章 三路齐攻

第五十二章 三路齐攻

    甲子年。

    三月初五。

    太平道大贤良师张角,身穿道袍,手持九节藜杖,头戴黄巾,率兵举起起义大旗。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起义口号瞬间遍布大汉皇朝八州之地。

    直到四月二十日,这一天。

    卢植军对阵张角三兄弟,还在焦灼于冀州广宗一线。

    朱儁军对阵黄巾大渠帅波才,刚刚交锋即被击败。

    不得已,退入长社防守,汇合皇甫嵩所部。

    却没想到被紧随其后的黄巾大渠帅波才、彭脱,指挥周围黄巾大军主力围死长社城内。

    张曼成攻杀南阳太守褚贡。

    汝南黄巾军在邵陵打败太守赵谦。

    广阳黄巾军杀死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

    兖州东郡卜己,继续与州郡汉军焦灼。

    除了幽州张志远,被初出茅庐的刘关张三兄弟斩于马下,做了汉末三杰的踏脚石,黄巾阵营形式可谓是一片大好。

    就连散落于各地的大小渠帅汇合不满汉庭的山贼流寇,也是声势浩大,穿州过郡。

    再加上本来早早应该被扬州官吏镇压,销声匿迹的扬州黄巾贼,确被不该出现的豫州黄巾阵营玩家王枫率众,历经十余日艰难行军攻伐,顺利拿下庐江郡一郡之地。

    黄巾阵营,大有可为。

    当然,享受黄巾阵营的便利,自然要迎接反噬。

    刺史巴祗紧急号令扬州全州之地,集结六郡汉军兵马,杀往庐江郡,阵斩黄巾渠帅王枫,救援还在顽强抵抗的舒县满城汉家百姓。

    王枫自领的大都督官职,汉军自然不认。

    再加上头戴黄巾,出身豫州方向,自然被当做是流散的黄巾小渠帅,一时好运气蕴勃发,蜕变成黄巾大渠帅了。

    就连事后收到大汉皇朝通缉传递消息的大贤良师张角,也没有当做什么大事,紧急传过来一份升级的黄巾大渠帅行头,以及必要的监军道士一众。

    当然,这是后话了。

    至于救援舒县,则是因为舒县告破之时,王枫封锁消息及时,再加上路程传递时间之类的因素,扬州刺史出兵救援的命令传出之时,并未接到舒县被攻破的消息。

    不过,很快扬州汉军光明正大的动静,就被大都督府派出的斥候,呈递到王枫在舒县城外,还在装模作样围城,行军大帐的案头之上。

    遍览各地传来的消息,参谋部紧急整理。

    整个扬州的军事行动,一一进入王枫等主事将官双眼之中。

    第一路,扬州刺史巴祗汇合丹阳郡太守张训部、吴郡太守盛宪部、会稽郡太守唐瑁,共计马步兵六万,聚兵屯粮泾县城内,大军前锋已经浩浩荡荡杀奔舒县而来。

    舒县与丹阳郡接壤,若是不顾周围的县城,完全可以直接发兵舒县城下。

    第二路,九江郡太守阳球,召集全郡精锐汉军兵马两万,聚兵合肥城内,目标直指六安县而来,欲截断王枫部北逃豫州的道路。

    兵分三路,十万扬州大军,磨刀霍霍,准备分割突然闯入视野的黄巾反贼,挣取这份莫大的军功。

    说不定,迟迟不来发兵救援舒县,就是抱着黄巾贼做大的目的。

    毕竟,霍乱一郡之地,与盘踞一郡、霍乱一州之地,军功可是大大不同。

    此时时机成熟,即使是王枫兵力控制不出庐江郡,一众心知肚明的太守刺史,也会驱赶一众黄巾贼进入自己辖地,做实霍乱一州的黄巾军大渠帅名头。

    至于事后盘查质问,自然有警惕治下饥荒的民众,跟随黄巾贼造反的名头搪塞。

    毕竟,黄巾贼霍乱八州的名头,可不是吹嘘的。

    警惕一点,怎么了?

    就问你,怎么啦?

    处置合情合理,任谁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黄巾之乱后,为什么要核查全国各地官员的功勋。

    一方面是汉灵帝府库钱粮空空,想要开源一二;另一方面就是各地士族权贵,战时多报军功,虚言夸大,把控了上升渠道。

    刘关张立下诺大的功勋,波折再三方才得到证实,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黄巾反贼数目是额定的。

    本来三百万,你报一千万,那肯定是不行的啊!

    于是就占据了本该立功受赏,却求告无门的白身之人所立的功勋。

    就连后来刘备鞭打督邮都是受了此事连累。

    言归正传!

    恐怕谁都没想到,偏僻的扬州之地,却是最先掀起最为浩大的战争规模。

    黄巾大渠帅王枫既然率一众反贼霍乱扬州,今年的赋税是不用想了。

    截留赋税之后的刺史以及一众太守,自然要把动静搞大。

    一时之间,召集准备好齐装满员的十万兵马,声势浩大的杀往庐江郡。

    兵力调动之时,就将一众投靠大都督府王枫麾下的降将,吓得是胆颤心惊、坐立难安。

    就连在城外做戏的王枫都被影响到了。

    布置完各地的指挥任务,各位主官、参谋、武将、降将,齐齐找上王枫,让其拿个主意。

    眼见扬州刺史太守竟然掀起如此之大的动静,王枫不惊反喜。

    暗道:“大事将成已!”

    面带掩饰不住的微笑,和善的安慰一众受到惊吓的文武。

    叫停舒县城墙下演示攻城的士兵,召集一众难得聚集如此齐全的文臣武将,一起前往舒县议事大厅,准备一次性商量出来解决步奏。

    身为这支反贼势力的首脑人物,尽管不知道大都督王枫是装的,还是真的有办法,找到主心骨的文臣武将还是迅速安定下来。

    快马传讯,单骑疾驰。

    不足一日,除了各地主持具体事务的官员脱不开身,整个大都督府首脑人物,全部聚集与舒县城内。

    这是现在,甚至是未来都难集齐的一次议会。

    王枫不断走动,将自己和善、镇定的笑容传递给所有的属下。

    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新加入的,都由一众熟悉的文武介绍认识。

    越发膨胀的大都督府势力,给了王枫很多陌生之感。

    不认识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当然,王枫也不是一一记住自己下属势力人员姓名,而是让这些下属记住自己这张脸,这个名字。

    【王枫】

    代表的正是闪电般崛起的大都督府,这个奇迹般崛起的庞大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