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美好生活从卖羊开始 » 第二十三章 安全感

第二十三章 安全感

    吃过饭,徐兴洪就带着胡静到城里卖菜去了。

    徐兴业扛着木头去邻居家里搭木架子。

    邻居的空房子已经收拾出来了。

    徐兴业准备在空房子里种植平菇。

    种平菇也不算啥技术活,小时候徐兴业就去弄菌包来自己种过。

    虽然长势不咋地,但是吃起来味道还不错。

    种平菇需要注意几点。

    第一就是基料,也就是装进菌包里给平菇提供养分的东西。

    一般木头屑,麸皮,玉米棒子,麦秆稻秆打碎发酵以后都能做基料。

    第二就是这些基料一定要杀菌消毒,不然放久了就不知道里面长些什么东西出来了。

    消毒方法有不少,常见的就是加强力消毒剂,不过徐兴业打算搞生态健康的种植模式,这个方法就不打算用了。

    然后就是在基料中添加生石灰。

    这也是农村人杀菌常用的方法。

    生石灰是氧化钙,和水份能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就具有比较强的杀菌效果。

    并且氢氧化钙可以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碳酸钙有没有毒就是小学生都知道。

    还有一种杀菌方法就是高温蒸汽杀菌。

    这种方法以后可以慢慢搞。

    但是现在受限于资金,碎木机和大型蒸炉都只能以后有钱了再买。

    永安镇附近农场倒是有卖成品菌包的,菌包里面已经长满平菇菌丝,买回来只需要放到阴凉地方,定期撒水就能长出平菇。

    徐兴业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先搞成本低的。

    他先联系到五叔徐崇州。

    “喂,兴业你有啥子事?”

    “喂,幺叔,您认识卖菌包的不?就是种平菇的。”

    “当然认识,我经常进菜的就有几家是做菌包生意的,等一下,我把最讲信用那家的电话发给你。对了,我今天在城里碰到了徐兴洪,竟然和一个女娃娃一起在卖豆芽。他说那些豆芽是你弄出来的,我看起品相确实不错哟。”

    “哈哈,我就是看老妈一天从早到晚在土里晒起遭不住,心痛得很。所以就让老妈在屋里面发豆芽种平菇,虽然也很累,但是始终比在外面晒大太阳好些。”

    “嗯嗯,你小子终于知道体谅你老妈了。还有徐兴洪,这个小子今天看起来满面春光的,多半是好事将近了。”

    徐兴业和五叔继续聊了一会儿,挂断电话,拿到五叔发来的电话号码。

    拨打过去很快就接通了。

    “喂,你找哪个?”

    “请问你是马敬昌吗?”

    “对头,我是马敬昌。”

    “我叫徐兴业,是徐崇州的内侄,我想在你这里买一点平菇菌包。”

    “嗷嗷,你是徐崇州的内侄嗦,我和徐崇州合作这么多年已经是老关系了。你要多少平菇菌包?”

    “平菇菌包是怎么卖的?”

    “我这点的菌包都是六斤一个,每个是10块钱,如果你要的量很大的话,我们可以少点钱。”

    “出菇率怎么样?”

    “说百分之百肯定是骗人的,但我可以保证至少有95%以上。”

    “那行,我想先来1000个,这个价格怎么讲?”

    “哈哈,小兄弟你一次性就要这么多吗?”

    “对呀,有什么问题吗?”

    “没得啥子问题,就是担心你一次性弄多了,万一搞不好这些钱就浪费了。”

    “嗯嗯,谢谢了,我们这点有足够空间来堆放菌包。”

    “好嘛,既然你是徐崇州介绍来的,我也不多赚你的钱,算你8500块钱怎么样?就当是交个朋友。”

    徐兴业听到这个价格还是比较满意的。

    因为五叔说他的批发均价是9块钱一个,给徐兴业算8.5块钱一个已经是很优惠的。

    “行,没得问题。”

    “小兄弟做事情真是耿直,什么时候来验货,我们约个时间。”

    “不用验货,我幺叔说你做生意很耿直,你直接把1000个菌包拉来就行。”

    “这……”

    徐兴业知道马敬昌在担心什么。

    “这样吧,我们把微信加起,我先给你转订金。”

    “哈哈,小兄弟确实是耿直人。”

    两人加好微信以后,徐兴业给对方转过去两千块钱。

    确定好送货地址以后,马敬昌表示马上去找人找车,最迟今天下午四点钟就能把菌包拉来。

    因为徐兴业一次性要的菌包比较多,有3吨重,再加上菌包是比较蓬松的,很占空间,需要用到中型货车来拉。

    下午四点多钟,马敬昌亲自跟车来到徐兴业家里。

    这马敬昌一看就是做事很吃得苦的,浑身腱子肉,年龄在四十多岁。

    在马敬昌帮忙下,他们把两千斤菌包下到自家地坝上,另外四千斤菌包下在空房子地坝上。

    徐兴业找幺叔徐崇州转了几千块钱应急。

    因为买了培养皿,他卡里和微信钱包里还差几千块支付买菌包的钱。

    等到钱货两讫,马敬昌跟车走了。

    马敬昌表示以后种平菇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找他,他免费帮忙解答。

    并且以后需要买菌包直接找他就是。

    徐兴业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接下来徐兴业和老妈合作,把菌包搬进屋里去。

    这时候徐兴业多出来的培养皿就起作用了,他把菌包立着放进培养皿当中,然后一个挨着一个放,可以放进去二十几个。

    两人把培养皿抬进屋里,有序堆放成排。

    马敬昌确实比较耿直,送来的这些菌包当中,大多数塑料膜上已经有菌丝开始在分布了,并且有少数已经长出来菌头。

    等到徐兴业和老妈把四千斤菌包装进培养皿,再抬进屋里,已经天黑了。

    徐兴业先支走老妈,然后从空房子的厨房里拉出来一根早已经准备好的水管子。

    这条水管子自然是他买回来的PE管子。

    接的不是自来水,而是徐兴业口中的山泉水,实际上就是灵泉水。

    接这条水管子只是为了不让老妈或者外人生疑而已。

    毕竟要是让老妈看到徐兴业拿着一颗小石头喷水,没准心脏病都能吓出来。

    他先给水管子上了一个铁质尖嘴喷头,打开闸阀,灵泉水就喷洒出来。

    然后他把尖嘴喷头怼到菌包里,把灵泉水打进去就完事了。

    做完这些,徐兴业关好大门,打开换气扇和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回到家,徐兴洪和胡静已经卖完豆芽回来了。

    他们两个人看起来相当开心,有说有笑帮着老妈把剩下的两千斤菌包装进培养皿然后搬进屋里。

    做完这些事情,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了。

    胡静去帮着老妈做晚饭。

    徐兴洪拿出来两个手机和塑料袋子钱。

    “分钱了,分钱了。”

    “今天多亏有胡静在,豆芽才能卖得这么快!”

    两个手机分别是徐兴业和胡静的。

    徐兴业拿来纸笔和手机做记录。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有些事情还是明着来好些。

    两个人反反复复算了几遍,卖豆芽和少量蔬菜一共挣了2254.6块钱。

    卖得不贵,平均算下来还不到4块钱一斤。

    但是徐兴业已经很高兴了。

    并且他相信徐兴洪没有欺骗隐瞒。

    因为这种事情徐兴洪不屑于去干。

    “哇噻,居然有这么多钱!”

    “那可不?今天上午我们先把豆芽送到几家订货的餐馆,然后开车去几个小区门口把豆芽半卖半送,胡静嘴甜,逮着那些大爷大妈们使劲推销。这豆芽看着品相很好,闻起来又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并且还没打药,要是有人质疑,我就抓起一把生豆芽塞进嘴里。”

    “这个方法不错,今晚主菜就是豆芽。”

    徐兴洪脸色顿时一白,有些干呕。

    确实豆芽生吃那味确实不咋地。

    “我给那些大爷大妈们打了保票,这些豆芽绝对是纯绿色生态食品。上午他们还保持怀疑态度买的人很少,但是中午吃过午饭以后,就有不少人来找我们买豆芽,几百斤豆芽在下午四点多钟就全部卖完了。”

    “卧槽,你们四点多钟就把豆芽给卖完了,晚上才想着回来?”

    “嘿嘿,我和胡静一起去看了电影,还逛了一会儿街,牵着她的手感觉就像拥有了全世界。”

    “尼玛!”徐兴业感受到了一万点暴击伤害。

    徐兴业拿着其中的1130块钱现钱,双手递到老妈手里。

    这些钱是一定要给到老妈手里的。

    并且以后卖豆芽和卖平菇所得的钱都要给老妈。

    老妈推脱不要,说她的钱就是徐兴业的钱,没必要给她。

    但是徐兴业依然坚持把钱给到老妈手里。

    因为父母有钱等于儿子有钱,但是儿子有钱不等于父母有钱。

    徐兴业不想以后看到老妈伸手朝他要钱时的窘迫样子。

    有一句说得很难听的话。

    现在这个社会儿女不一定是父母养老的底气,只有握在手里的钱才是。

    老妈握住手里的钱,饭都不想吃了,她坐到床边翻出来以前存钱用的铁匣子,里面没有多少钱,几张存折里面的余额也是约等于零。

    老妈双眼含泪看了好久好久。

    她把11张整钱一张张展平重叠,然后小心翼翼放到铁匣子里。

    将铁匣子放好,老妈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布袋子,打开以后把30块钱零钱放进去,包好放进裤兜里。

    老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人,不擅长表达,但是此时此刻她有一种异常踏实的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有一部分来自钱和两间屋子的培养皿,但是更多是来源于自家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