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复数重生 » 第17章 初中时光(电脑)

第17章 初中时光(电脑)

    如果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进度比想象中要快得多。

    今年的春节比较早,一月份就过大年了。

    三十儿春晚,《卖拐》乐的全家人直不起腰。

    初六,陆野带陆战去网吧玩儿,发现网吧里有人在玩石器时代。

    4月末,陆野把租出去的房子收了回来。

    请人给房子刮了大白,

    收回了租出去的房子,请人刮了大白,铺了层地板胶,又重新换了个锁心。

    忙完房子,陆野又去派出所申请了身份证。

    因为没满16周岁,所以只能申请有效期五年的,这时还是一代身份证,黑白照版。

    初三下学期,在陆野忙着学习的时候,王亮已经开始频繁翘课了。

    按照这个剧本发展下去,王亮辍学肯定是要重演了。

    “看你来学校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是准备不念了吗?”陆野问道。

    “嗯。”

    王亮的情绪似乎有些伤感。

    “有什么打算?”

    “干业务员。”

    “世界上最有前途的职业?”

    “你怎么知道?”

    “那书我也看过,别太当真,大部分业务员是没什么前途的,互联网大潮要来了。跟着我干吧,保你发财。”

    “什么是互联网大潮?”

    “就是未来人们不管做什么都要依赖网络。购物,娱乐,交友之类的,都要在网上进行。暑假我准备建立网络工作室,专门靠打网游赚钱,会很赚钱的,放暑假到我家来找我。”

    “好。”

    王亮一听打游戏可以赚钱,眼睛不自觉的亮了起来。

    ......

    经过陆野一年的努力学习,初三期末考试,四班的总成绩从倒数第一名上升到了倒数第二名。

    但这并不能改变什么,初三升初四,学校拆的是两个班...

    谁让主校教学楼没有分校大呢。

    再加上每个班都有几个不念的学生,拆班正好能补充下各班人数。

    和前世不同,今生陆野被分到了一班,尖子班。

    都是闷头学习的主儿,陆野一个都不认识,因为陆野前世分进的是八班,所以跟一班的“书呆子们”没有任何交集。

    ......

    暑假前夜,陆战一个人跑到奶奶家。

    前世,陆野不知道怎么回事。今生,陆野可是清楚的很。这小子是不想念书了。

    晚上,陆战和陆野睡一个屋。

    “和大爷吵架了?”陆野躺在床上问道。

    “嗯。”陆战心情有些烦乱。

    “因为上学的事?”

    “嗯。”

    “你不想念了,大爷不同意?”

    “你咋知道?”

    “你小子什么德行我会不知道?又打架了吧?”

    “这你也能看出来?”

    陆战惊了。

    历史重演,陆野哪能不知道。

    陆战这次带头打群架,影响有点大,学校有意开除陆战,加上陆战不爱读书,就想借机不念了。

    大爷肯定是想找关系摆平这事儿的,但陆战却说自己不想念了,让大爷别白费工夫。

    “不管你最后念不念,暑假先来我这打工,我准备建立一个电脑网络工作室,正需要人手,你过来帮忙。”

    “我能行吗?网络我也不懂啊。”

    “不用懂网络,会打游戏就行。跟着哥,打游戏,赚大钱。”

    “真的?”

    “哥什么时候骗过你。”

    “行。”

    “暑假你就在这呆着,明天我和大爷说。”

    第二天一大早,陆宁果然来了。

    陆野游说陆宁,说暑假先让陆战在奶奶家住上两个星期,跟着自己一起搭建网络工作室。这样陆战也能跟着陆野学些网络知识。

    等到陆战气消了,不耍小孩子性子了,再谈还念不念书的事情。

    陆宁被陆野说服,扔下一句“听你哥话,好好跟着学。”便回去了。

    送走了大爷,等来了王亮,行动正式开始。

    先去派出所取身份证。再给二楼安固话,装宽带。

    因为知道今年7月会取消固话初装费,所以陆野之前没急着办宽带。

    这时的网费是2000元一年,ADSL的2M宽带,安装时还得交200元的设备押金。

    陆野带着小哥俩,去营业厅办理好手续,就等着安装人员上门了。

    忙了一天,晚上陆野带小哥俩找了家大排档,撸串。

    晚上三人挤一张床睡,王亮从此晚上不回家睡了,陆野帮忙和王叔王婶打了招呼。散养式家庭的家长特别好说话。

    次日清晨,闹钟响起,陆野追着小哥俩起床。

    简单吃了个早餐,哥仨乘坐长途大巴,赶往盛世友好街。

    重生后的陆野还是第一次来友好街,这时的友好街和陆野前世记忆中的有很大不同,很多有名的商厦现在都还没有出现。

    进入东软大厦,陆野在逛摊位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熟人,张晨。

    第一眼看见张晨时,陆野只是觉得这个人眼熟,一时间没有想起这位是谁。

    前世,认识张晨时陆野已经年过三十,那时的张晨已是中年发福,而眼前的张晨却是个身材消瘦的年轻小伙儿。

    相遇就是缘分,既然遇见了,那就买你家了。

    陆野在张晨这配了四个机箱,都是奔腾4盒装1.8G的CPU。

    现在这时候奔腾42.0G的CPU太贵,要四千多元,而1.8G的只要两千多。

    硬盘40G,大了也没用,电子产品掉价厉害,40G装这个年代的操作系统和游戏足够了。

    内存条是DDRSDRAM256M的,一台机器安两条,一共512M,内存条张晨的建议是一台256M就可以,但陆野年底准备换WindowsXP系统,256M虽然够用,但速度有点不行,CPU本来就差点意思,内存自然要配高点,何况陆野买的还是集成显卡的主板,显卡还要占内存。

    陆野四台电脑只买了一个CDROM的光驱,现在比较流行DVDROM,很多还带刻录功能,但陆野知道这些东西并不实用。

    这个时期的电脑装系统和软件都得用光盘,所以光驱必须得有一个,不过装完系统之后光驱基本也就没什么用了,除非你想看光碟。

    音响买个小的,四套耳包。什么立体声,低音炮,统统不要。

    机箱选最实惠的,黑色,电源长城的,长期开机奋战,电源质量必须保证。

    网卡买八个,电脑主板明明有集成网卡,为什么还要买八个独立网卡?陆野自然有自己的打算。

    键盘买5个,备用一个,鼠标也是5个,光电鼠标,这时刚开始流行光电鼠标,机械鼠标只需要十到二十元,光电鼠标却要一百多。

    最后再买个路由器,现在的路由器,一千多元还没有Wi-Fi功能,只有四个插孔,有五台电脑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网线直接配4根。

    最后只剩下显示器了,为了大家的视力着想,陆野决定买液晶显示器。

    2001年,液晶显示器刚刚崛起,3月起开始大幅降价,5月时15寸液晶显示器价格稳定在了3999元左右。

    这一套下来花了陆野四万块,这还是张哥给优惠抹零后的价格。

    之前宽带加收拾房子就花了快三千,现在又花四万,花钱如流水啊!

    如果没倒腾水浒卡,钱还真不够。

    四台机器全都安装Windows2000系统,这时还没有WindowsXP。

    杀毒软件陆野选择了卡巴,七年后才有好用的360,现在只能多手动更新更新了。

    趁着电脑做分区和安装操作系统的工夫,陆野和张晨聊了起来,主要是聊网络游戏发展趋势,顺便提提传奇这款游戏,谈谈合作。

    陆野说传奇这款游戏将来肯定火,预计九月底就会开始公测,自己已经组建了一个工会,将来会有很多游戏装备出售,可能会有些人不放心汇款交易,所以需要一个线下交易场所,到时候让可以让买家来友好街找张晨当面交易。

    这时候的张晨对于陆野的说法还嗤之以鼻,认为陆野所说纯属扯淡,不过陆野也不急,有钱赚没人会嫌钱多,陆野了解张晨的人品,知道张晨不会贪自己的钱,友好街是北方电子领域的中心,卖传奇装备正合适。

    今天陆野在张哥心里埋下了传奇的种子,而且还聊了聊关于各种游戏外挂的话题,陆野知道张晨有个朋友是编程高手,陆野倒也没想着一定能怎么样,说说反正也没成本,安装系统和常用软件需要好一会呢。

    装完系统已是中午,哥仨同张晨在大厦食堂吃了午饭。

    下午陆野联系了一台出租车,将电脑拉回了家。

    让张晨装作家长记下车牌照,给了300元车费要求走高速。

    台式机就是麻烦,陆野不是没考虑过笔记本电脑,但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售价高达30000元一台,配置还不如陆野买的台式机,这不开玩笑呢吗?

    明年电脑肯定比今年便宜很多,17寸显示器也会逐渐成为主流,但是陆野等不了。

    电脑运回家,最大的问题已经解决,接下来就是房间布置了,需要买四个电脑桌和两套双层单人床,还得买个小餐桌。

    整个倒腾下来,时间已经进入到了八月。

    忙着生意的陆宁终究还是拧不过陆战的,陆战就是不去上学,陆宁也没什么办法,弄不好孩子离家出走更危险。

    陆战主动退学,打架事件也就不了了之了。

    搬入工作室的第一天,陆野先给小哥俩定了几条规矩。

    首先第一条就是不能用工作室电脑上些乱七八糟的网站,尤其不能下载记录人类繁衍历程的珍贵科学影像资料,要注意账号安全。

    第二条是不能私自带一些朋友过来,以免影响工作。

    第三条是不允许开火,煤气盘已经用袋子罩起来了,老房子厕所没有洗手盆,陆野把厨房布置成了洗漱间。大家吃饭去斜对面楼的奶奶家吃,也可以在这买着吃,附近饭店电话桌子上都有。

    不去奶奶家吃饭的时候要提前打电话告诉奶奶,屋子里方便面和火腿肠管够,过几天陆野会去买冰箱和洗衣机。

    除了这三条剩下的就都是一些细节问题了。

    立完了规矩,陆野带着两人开始做开工前的最后一项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