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能在短视频里提取能力 » 第58章 暴风雪来袭

第58章 暴风雪来袭

    人类在发现和利用金属之前,就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并发展出了早期文明。

    比如石器时代。

    那时候,石器,木器,是人类最主要的工具,后来才慢慢发展出了陶器、青铜器,铁器。

    方林现在准备制作的就是一件可以用来烧开水的木制容器。

    他把一根捡来的,中部开裂的朽断树干,从裂口处劈开,把宽大的那一面,架在火焰上灼烧。

    干枯的树干中部很快焦黑、碳化。然后他用尖利的石块,凿刻焦黑的部分。

    树木碳化后,原本的纤维结构被破坏,强度、韧性降低,变得很松脆,在石片勾划下,很快凹出一个坑洞。

    这时候就不能继续炙烤了,因为飘忽的火焰会把计划保留的边缘也烧掉。

    于是方林把树干放平,用树枝把篝火堆中燃烧正旺的木炭拨进树干坑洞里。

    “呼—”鼓足一口气猛吹炭火,坑洞里的木炭嗤嗤作响,加速燃烧,火星四射。吹完这口气,明火就砰地冒出来。

    方林又往坑洞里加了一些烤干的碎木,满意地点点头,走到一旁的“伞包”处,对着闭着眼休息的艾丽西亚说到:

    “我去搜集一些工具,离开一会就回来。”

    艾丽西亚睁开眼又闭上,示意知道了。

    方林走向了刚刚翻越下来的山坡,这里有很多碎裂的花岗岩,是良好的工具原材料。

    他挑挑拣拣,足足抱着一衣兜的碎石返回了营地。

    路上还发现了一小片灌木丛,上挂着零星的干瘪果实,颜色深黑,大小有葡萄干的两三倍大小。

    “这是蓝莓干!”

    方林大喜,这是野生蓝莓的果干,自然风干后还没有落地,可以直接食用,而且富含维生素、果酸,是很好的电解质补充。

    方林记下位置,先把石块送回营地,然后重新跑了一趟,把所有的果干采摘一空,一共14枚。

    再次回到营地,枯木凹坑里的明火已经熄灭了。

    他先把几块鹅卵大的石头放进篝火堆中煅烧,然后用一根坚硬的树枝,伸到树干坑洞里用力刻画,继续挖深挖大坑洞。

    树枝碳化燃烧起来,就抽出来往地上一插,熄灭火焰,继续刻画。间或对着坑洞一侧吹气,把高温的火焰往内壁上逼,加快碳化速度。

    这时篝火堆里突然传出一声炮仗似的炸响,“啪!”火花四溅,篝火都被炸散了。

    艾丽西亚吓了一跳,用力抬起头看起方林。

    “没事,篝火里的石头烧炸了,可能是哪块石头中间有水份。你继续休息吧,我很快就能把水烧好。”

    听到很快能喝上水,艾丽西亚蠕动了下干涩的嘴唇,轻轻点了点头。

    方林关闭翻译软件,把手机放回收艾丽西亚身边,她的手机还有60%的电。

    树干的坑洞不断扩大,最后成为一个茶壶大小的洞,方林用降落伞的伞绳,绕城一团用力地在内壁摩擦,慢慢把坑洞摩擦的光滑又干净。

    而且碳化层由木质纤维变为晶体结构,透水性大幅降低,通俗说就是不容易漏水、渗水。

    这时篝火堆里的石块也烧热了,他从旁边捧来干净的积雪,填进木坑,然后夹出滚烫的石块放进去。

    “滋滋…”

    积雪快速融化,雪水接触到石块立刻沸腾冒泡,腾起蒸汽。石块的温度一开始接近火炭的温度,它不断放热,方林不断加入积雪。

    等到两块石块温度降低到100度以下,沸腾现象停止了,方林把石块清理出来,重新夹在炭火上加热。

    这时木坑里留下大约三瓶纯净水的雪水,不过黑乎乎的,还飘着一层浮灰。

    而且这“锅”水也还没有完全煮沸,温度只有四五十度左右,还属于半生水,不能喝。

    这只是用来刷锅的。

    方林用伞绳继续摩擦木坑,水很快变成了墨汁色。

    如是两遍,而且石块也洗过两次“澡”后,再煮化的水已经只有轻微的灰色了。

    而且这期间,方林还在有意识地把篝火的火炭拨出来一堆,专门用来加热石块,这样石块虽然仍旧免不了携带浮灰,可并不会被熏上黑烟。

    灼热的石块依次被放入坑洞。

    水的热传递速率很快,几秒钟就会把热量吸出,停止沸腾,再多等几秒等它放完热量,方林就会把它夹出去,重新更换一块石块。

    随着水温的升高,每一块石头引起沸腾的时间不断延长,从最开始两三秒钟就会停止,直到最后放入石块后,十几二十秒钟,石头表面始终在沸腾。

    这是因为水温已经达到了100度,和石头的温度差缩小,所以放热引发的沸腾时间,就延长了。

    而且不仅是时间的延长,锅里的沸腾动静也变得特别大,就像真正的烧开水一样,整个锅口水花四溅,损失掉了不少的水。

    将石块捞出,剩下一锅有少量漂浮物,发灰又泛着蓝色的热水。

    可以喝了。

    野外生存饮水,最重要的是安全,避免寄生虫入侵,所以一定要烧开。

    至于黑灰,反正是煅烧残留,无毒无害,除了影响口感,并不影响饮用。

    这时方林拿过杨琳被撞裂的头盔,上面有贯穿前后的几道裂纹,方林暴力拆开,找了一片合适的凹面碎片,打磨掉锋利的裂口后当做勺子,给艾丽西亚喂水,还从“锅底”捞了几个煮得松软膨大的蓝莓,喂给艾丽西亚吃掉。

    完成以后,方林扶着她的后背,让她顺顺食。

    艾丽西亚虽然还浑身疼痛,蹙着眉头,但精神好了很多,好奇地打量方林制作的木锅。

    看到锅里还有不少水,就伸手指了指,轻声说,“方,我还想喝水。”

    方林摇摇头,“你现在大量失血,一下子不能补充太多水分,只能一点一点补充。”

    “要不是找到了这些蓝莓,你连刚刚这些水都不能喝。”

    说完,方林把她放下趟平,“你再休息下吧,我去找一些松子,等会再煮一锅松子汤。”

    松子,只有树龄超过二三十年的高大红松,才会结出蕴含松子的松塔。

    刚刚捡拾柴火时,方林就收集了两个松塔,剥开后确定是有松子,而且没有腐坏的。

    这是方林目前最容易寻找的食物来源。

    松塔的正常成熟是在10月份,现在掉落地面的松塔基本都经历过雨雪,外壳有不同程度的腐烂。

    但是松子本身还有一层坚硬的外壳,这层外壳甚至能抵御很多哺乳动物的消化系统,被排出后依然保存活性,从粪便里发芽成长。

    所以不论松塔腐烂与否,方林都一律装进背袋。

    上午十多左右,他已经搜集了一小堆足足四五十个松塔,他开始制作松子汤。

    “救援还没来吗?”旁边艾丽西亚问道。

    “还没有。”

    方林回答完,手上动作不由加快了一点。他把松子剥出来,用石头碾碎,再放进木锅里。

    很快,一锅热气腾腾,果碎翻滚的松子汤就做好了。

    说实话,没有盐和调味品,连水都黑乎乎的,这汤的口感并不好,奈何两人都饥肠辘辘,只觉得比任何品尝过的美食都好吃。

    而且艾丽西亚还可以额外享用蓝莓,酸甜口感下,连身体的通疼都暂时遗忘了。

    勉强填充了肚子,方林决定去增强求救标记。

    她把艾丽西亚的火红色飞鼠服脱下来,再度返回了峰顶,把飞鼠服平铺在石盖上,用几块大石头压好。

    “这下应该够明显了吧,再找不到我们的话,那可就太无能了!”

    “而且艾丽西亚的定位器也放好了,就算之前我的那个损坏了,这一个总不会也坏掉了吧。”

    方林在峰顶观察了几分钟,发现毫无迹象后,一边调节自己的内心,一边开始下山。

    “嗯?风好像变大了。”

    方林眺望天边,在风吹来的西南方向,正有一团漆黑的乌云缓缓逼近。

    他脸色一变,“艹!不会这么倒霉吧!”

    方林尽力回忆地中海气候特点,再结合此地南低北高的山地地形,发觉这团从地中海飘来的雨云,转化为一场暴风雪的可能性非常大!

    “艹!”他观察了下乌云逼近的速度,匆匆赶回营地。

    “暴风雪要来了,救援有可能被推迟,我们必须修整营地。”

    方林交代完,就开始高速地运动起来。

    他现在,首先需要制作一把石斧,用来坎树枝,搭建庇护所。

    之前找来的大量石块,在做饭时就进行了初步挑选。

    他拿出最接近斧子的一块石头,把不够锋利的扇面,垫在松软的地面上,把一块带尖角的石头对准需要打掉的地方,用木棍轻轻敲击。

    充当凿子的石头,在木棍的敲击下,刻动下面的目标石块,而目标石块受到的冲击,又被地面缓冲,防止石头被震裂。

    同时,敲击的方向,是顺着花岗岩的晶体纹路的,这样在石体被击打破裂时,出现表层、小块剥落的概率才会最大。

    石器的制作,有打、压、琢、磨、钻孔等步骤。一件成品的制作耗时良久,但是现在时间紧张,只能简单打制,能否成型,多半还要看运气。

    方林砸了几下,石块首先碎裂了一道细条,被方林随手扔开。

    又砸了几下,过于厚实的刃部,剥落了一块表层石片,原位出现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凹面,斧刃部分变薄了。

    这是打制石器时,追求的碎裂方式。

    向旁边挪了一下位置,方林继续敲击了几下,这次没有出现理想的碎裂方式,而是刃部直接断掉了一半!

    方林心疼地举起石头,本以为打废了,结果发现断掉后的断茬,恰好形成了薄薄的锋利刃面。

    意外得合用。

    然后方林找来一截粗树枝,用刚刚打出的石头刃部,放在竖起的树枝顶部,用木棍轻轻敲击石头。

    石刃慢慢被嵌入树枝中,方林很小心敲击的方向,防止倾斜击打掰断刃部。

    等到树枝被劈开,裂口超过三十公分后,方林把石片拆下来,把厚实的一面夹进树枝的裂口中,又用一些小枝条,塞紧缝隙。

    然后用从降落伞上切割下的布条,使用十字捆绑的方式把石片和树枝牢牢绑紧。

    一把粗陋的石斧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