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别拿豆包不当警犬 » 第25章 另一个科目

第25章 另一个科目

    被豆包咬伤之后,左东亮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豆包的延缓科目上,这个科目很重要,按照杨勇的说法,没有延缓能力的警犬,是无法正常工作的。

    所谓的警犬延缓技术,就是在警犬距离训导员有一段距离完成训导员发出的指令,或者干脆在视线范围之内看不到训导员的情况下,保持某一固定姿势,或者自主采取行动的能力,直到训导员发出口令解除当前动作为止。

    这一科目训练起来虽然简单,不过要达到令行禁止的水平,还是需要一些技术的。

    就拿豆包来说,现在其虽然能够达到30米距离的听口令和手势做动作,但超过30米,就开始有动作的变形,或者无法识别左东亮的手势和口令的情况,要么就是时间一长,坚持不住了。

    这让左东亮有些着急,他带着豆包找到在训练场边晒太阳的杨勇。

    左东亮简单阐述了自己目前的问题之后,杨勇却一脸不以为然的说:“小左,慌什么,延缓科目虽然重要,不过也不至于这么慌,练着就行了,慢慢会有进步的。”

    “看着别的警犬队员天天带着警犬出勤,而我天天跟个新兵似的,有些着急。”

    杨勇笑着摆摆手说:“别着急,咱们现在开始练一部分使用科目,先从扑咬来,搜索毒品和爆炸物这个,那些道具有些过时了,我已经向市局申请更新换代了,应该快了,你就先练扑咬和护卫吧,这服从科目,差不多得了,别练太多,否则你的豆包成马戏团演员可不太好,而且服从科目练多了,你的警犬可能会出现兴奋性抑制。”

    杨勇给左东亮灌输了一种观念,警犬的服从科目不宜练得太多,如果练得太多,就会有些舍本逐末了,警犬的第一任务是使用,服从科目是要为使用科目服务的,使用科目,那才是重中之重。

    本来左东亮是来问杨勇关于服从科目的训练技术的,现在却被杨勇搞成开始练习使用科目,这让左东亮有些混乱。

    左东亮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却觉得有道理,便跟着开始了。

    跟着学习了一会儿,左东亮发现,这护卫犬的扑咬技术,更难,警犬本身的自控能力就是有限的,但这项技术要求警犬能够准确的咬到相应的部位,而且必须要能够做到口令发出,令行禁止,难度不可谓不高,更为重要的是,对护卫犬的控制能力,尤为重要,误伤或者达不到指定的扑咬效果,后果极其严重,所以现在对于护卫犬的使用,一直比较克制,按照杨勇说的,这容易引起争议,容易惹事。

    对待极度穷凶极恶的歹徒,护卫犬还是具有极强的作战价值的。

    扑咬科目不像其他科目一样,需要用别的奖励来刺激和强化警犬的记忆,扑咬标靶,本身就是一种奖励,能让警犬咬在标靶上,警犬已经足够兴奋了。

    这种训练项目,至少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手上套着护具,护具有手臂的,腿部的,还有全身的等等,另外一个人则控制犬去咬护具,以此来模拟扑咬的过程。

    戴护袖这种危险动作,自然只能由杨勇来做,模拟被咬的过程,着实让左东亮看着担心。

    左东亮在杨勇的指导下,让豆包尝试了几次,扑咬虽然是成功的,不过,位置和力度,却很难把握,有时候为咬偏或者脱靶,让左东亮很着急。

    不过,杨勇看在眼里,还是说不用着急,得慢慢来,还说豆包的天赋展露无疑,未来肯定是一头擅长护卫的优秀昆明犬。

    杨勇终究是五十多岁的老同志,两轮训练下来,已经气喘吁吁,额头冒汗,不过,他依旧在乐此不疲给左东亮普及护卫犬的知识。

    “之前国内来了一个以色列训犬师,哎,人家训练军犬的,那技术,我觉得可疑引进国内使用,这战场环境,比咱们出警环境,要复杂的多,他们扑咬,不是咬手臂或者腿部,而是咬后背,咬手臂或者腿部的弊端你也知道,歹徒能够有反抗的机会……”

    杨勇说话的时候,左东亮注意观察,他鬓角的白发,似乎更多了一些。

    “我说老杨,这么高级的技术,你现在就向我普及,会不会太早了,我这都还不会走,你就给我说这些顶尖的技术,你也太看得起我这个菜鸟了。”

    左东亮第一次叫杨勇“老杨”,之前都是规矩的叫“杨教”,不过左东亮觉得,这位师傅,似乎可以开始叫他别人都叫的“老杨”了。

    “先让你产生兴趣嘛,老弟,你既然训犬了,那就得想着往优秀靠拢,你以前是优秀的特警队员,现在得想着做优秀的警犬训导员才行。”

    杨勇训犬的视野很广阔,大到军犬,还有其部委警犬基地的警犬,再到国内外的军犬和民间优秀的警犬,杨勇都回聊到一个实用性,在杨勇看来脱离了实用性的训犬,只会是一种博人眼球的把戏。

    “这训犬这行业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只注重观赏性和新奇,忽略了实用性和实战,这就好像在单位里,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会做表面功夫的,那些搞犬类表演的摇身一变,成了训犬的权威,你说这讽刺不讽刺,有些本末倒置了。”

    杨勇说着,又开始日常牢骚,这种牢骚,每天都能听见,起初觉得挺烦的,不过慢慢的,也就习惯了,而且还发现老杨的这种牢骚还蛮有道理,讽刺弊病,针砭时弊,竟然渐渐的开始认同老杨的这些牢骚里的理论。

    “不过嘛,年轻人可别学我,要想想自己的前程,还要在单位里混好几十年的,不能就变成像我一样嘴欠的人,以为自己空有一身技术,其实还只是个养狗的。”老杨的这番自嘲,饱含一种忠告。

    老杨总是这样,发完了牢骚,从部门领导骂到了更高级的,却有忠告年轻人应该多说漂亮话,要多在领导面前留下好印象,看似很矛盾,实则是一种无奈。

    “老杨,其实也别这么说,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了,我相信肯定有人能看得见,至于能不能上位,那不重要,都是六十岁退休,反正最后都得退休。”左东亮在老杨感慨得间隙,说了一句自己得见解。

    “哟,左哥,你这番话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