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成功守住街亭开始 » 攻克乃还

攻克乃还

    夜晚,经过了一下午的冷却器,董卓的火气也降了不少,再度召集手下前来相国府。

    董卓先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复自己的内心,对着众人说道:

    “诸位,目前的形式对我们来说,很严峻。长安被盖勋给夺取了,意味着我们退回凉州的道路就切断了。”董卓皱着眉头,对着下方的众人拱手拜道。

    “而且,现在刘辩在河内起兵造反,打算与酸枣一带的袁绍汇合,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利的趋势。白波匪徒对我们也是一个威胁,我军不得不用一部分兵力来防备他们。”董卓一边说,一边摇头,哪怕他经历了不少的大场面,遇见这样的情况还是不多见。

    他手下的西凉士卒合计二十万多,防备白波军,防备酸枣盟军,驻守洛阳一带,就算能抽来军队,也不过两三万人,想要攻破长安城基本就是痴人说梦。

    “你们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吧。”

    西凉军中大部分都是武将,让他们带兵打仗还可以,要是出谋划策就是在为难他们了。

    “禀相国,我觉得目前我们应该猛攻河内,再回头处理长安一带的盖勋等人。”李儒上前拱手拜道。

    “文优,这是为何啊?”董卓开口询问道,他的本意是打算抽调兵力进攻长安。

    “刘辩的祸害,远远比长安的盖勋等人要多得多。”李儒走出来,面对众人,开始分析道。

    “长安的盖勋,荆州的皇甫嵩打着的都是刘辩的旗帜,他们尊崇的陛下是少帝刘辩。酸枣一带的袁绍等人也是打算用刘辩这一杆大旗。如果真的让他们拥立刘辩,他们手中就有了大义。”

    后世的史学家定义董卓肯定叛军,但是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手里有刘协的董卓是正派,而以袁绍为主的关东联军则是乱臣贼子。

    “那确实。”一干人都点点头,同意李儒的看法。

    “假如刘辩被我们杀了,袁绍、盖勋等人没有拥立的对象,他们各自一边。没有刘辩以后,他们不容易联合在一起,到时候,我们就可以逐个击破,先击关东联军,再回头击破盖勋,则大局可定。”李儒冷笑道,事情的关键就在刘辩的身上,他是连接关东联军与盖勋皇甫嵩的纽扣,也是他们的旗帜。

    “不错,文优说得在理啊。”董卓开口道,浮躁的心情总归是平定了不少。

    “至于白波军,他们就是一帮山匪,目光短浅,只要我们拿钱粮贿赂他们,自然是可以收买他们。前番我们派去的使者还没有回信,等一段时间就可以了。”李儒拱手拜道,将整个战局都分析了一遍。

    李儒看向董卓,他的计划最后一步才是收复长安,也就意味着短时间是不可能为董旻报仇雪恨。

    “嗯,那这样的话,我们就先不攻打长安,依军师所言,我们先攻打河内,把刘辩小儿给擒获,然后再一个个的攻打他们,我就不信不能将他们全部击破。”董卓点点头,给予李儒一个肯定的眼神。

    “派人去通知段煨将军,让他率领的士卒拱卫洛阳,防备长安的敌军。”董卓下令道。

    “相国圣明!”李儒拱手拜道。

    “相国圣明!”其余的武将跟着拱手拜道。

    “对了,明日召集文武百官,在西城门,我有事情要交待他们。”董卓似乎是想起什么事情,吩咐道。

    “是!”

    翌日,西城门处,文武百官在接到董卓的通知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早早的便到了西城门。

    “董卓是想干什么啊?他把我们全部集中在西城门?”一个官员被清晨的冷风吹的瑟瑟发抖,开口询问道。

    “不知道,最近混乱得很,听说长安被盖勋给攻占了,他与皇甫嵩打算与袁绍合兵一处,一起攻打董卓。”另一个官员将自己的内幕都说出来了,双手捂在袖袍里面,小声的说道。

    “那可不是嘛,听说少帝在河内举义军,下诏讨伐国贼董卓,如今董卓被盖勋与袁绍等人前后夹击,只怕是溃败指日可待了。”又有一个官员出声附和道。

    王允站在他们身旁,听着他们交谈,并没有说什么,这些都是机密,董卓肯定对消息要封锁,如今能传出来,证明其中有刘辩的人在洛阳城内。

    正当众人叽叽喳喳,在背后不断的戳董卓的脊梁骨的时候,只听见一阵整齐有力的步伐声逼近。

    回头望去,正是一身戎装的董卓,身后跟着上百个西凉士卒,都是手持长枪。

    “拜见相国!”王允见董卓前来,拱手拜道。

    “拜见相国!”其余的人也跟着拱手拜道。

    董卓也不回话,大手一挥,上百名士卒就上前将官员们团团围住,手中长枪向前一挺,枪尖直指众人。

    众人弯着腰,不清楚董卓的意图,不敢开口,眼睛看着周围士卒,咽了咽口水。

    董卓丝毫没有开口的意思,就静静的看着的众人鞠躬,手持佩剑,从人群中穿过去。

    不少官员低着头,身体不知是感觉到冷风,还是董卓的煞气,身体不住的颤抖。

    半刻钟以后,众人还是保持着原来的姿势,少部分人坚持不住,只是轻微的动了一下,西凉士卒就朝着他靠拢,手中的长枪抵在他的身上。

    不少的官员头上已经溢出了汗珠,汗珠顺着脸庞滴落在地上,发出一阵阵声响。

    “好了,都起来吧。”董卓见不少人的面色已经通红,挥手道。

    听到董卓的命令,众人这才缓缓起身,没来得及伸展一下发麻的身体,首先说了一句:“多谢相国。”

    董卓瞥了一眼众人,见立威的目的达到,说道:“诸位先舒展一下身体吧,等一下,本相国还有要事宣布!”

    “是!”

    得到董卓的许可,众人才扭扭脖子,原地进行轻微的活动。

    袁家,李儒正带着士卒抓捕袁家上下。

    “给我听着,相国说了,都抓活的,非必要时刻,不要杀人!”李儒开口道。

    “稚然,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在和敌军将领单挑,你让那些副将上来,不是存心让我难看么。”

    回到军营,郭汜将头盔取下,放置在一旁的案桌上,伸手解自己身上的盔甲,不满的对李傕开口道。

    “郭兄,我是怕你有什么闪失。那个只是刘辩小儿手下的一个校尉,而你是大军的统帅,作为一军统帅,怎么能不注意自己的安危呢?”李傕出言解释道。

    郭汜看了一眼盔甲上四处分布的痕迹,再加上自己身上的几道伤口,开口道:

    “我只是实在气不过,你想,那个刘辩实在太猖狂了,要是不打击一下他,我们手底下的士卒连士气都没走了。”

    “我也知道这个问题,他们联手城池,我们都是骑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我今天观察了,河内城的城防并不是很坚固,我估计他们城中的军队不过两万人上下,等到后面的军队跟上来,就是他刘辩吃苦的时候了。”李傕冷笑道,他在军阵后面,就在观察河内城的情况。

    “罢了,这几日我就不出去了,眼不见,心不烦。否则的话,我怕我又鲁莽了。”郭汜一拍案桌,开口道。

    “非也,不必如此,我们这几日就率领着骑兵绕着河内城,刘辩在此,敌军肯定会有援军的。他们一旦出现,我们就将其彻底消灭。在这一带,能与我军抗衡的骑兵还没有出来!”李傕冷声哼道。

    “这样的话,对于城内的士卒也有压迫感,给他们制造恐慌的情绪,我就不信他的军心不乱!”李傕看着與图,河内的位置很突出,在两军的交接点,附近基本是一片平原。

    “好一个围魏救赵,在这北方,除了一个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有点名气以外,其余的骑兵根本不值一提。”郭汜听完李傕的计划,不由得夸赞他。

    荆州刺史部,皇甫嵩率领一万大军来到了江陵城下。

    “敢问皇甫嵩将军大军兵临城下,是何意图啊?”荆州刺史王睿站在城墙上,看着下方整齐有序的士卒,上面飘扬的军旗是大汉军旗。

    “前番你要求我出军帮助你们一起出征长安,我的军队现在还在筹备中。”王睿以为皇甫嵩是为了之前的事情而来,对着皇甫嵩拱手拜道。

    “长安城已经攻破了,陛下任免我为新任荆州牧,任免你为江陵太守,速速开门!”皇甫嵩看了一眼王睿,下令道。

    “陛下?莫非少帝真的没有被董卓那老贼所害?”王睿有些迷糊,双手支撑在城墙上,开口询问道。

    “对,陛下让我来荆州,就是为了整理兵马,以荆州的财力支持攻打洛阳的董卓。陛下有言,暂且先委屈你一番,待到日后还都洛阳,定会记得你的功劳。”皇甫嵩对着王睿开口道,示意他将城门给打开。

    “刺史,要将城门打开么?”一个亲信开口询问道。

    “废话,皇甫嵩将军都这样说了,肯定要打开啊。”王睿小声的说道。

    “为什么?他口说无凭,就凭他的一张嘴刺史就要将官位让与他?”亲信有些不理解,开口询问道。

    “江陵城中就只有两千郡卒,下方有着足足一万兵马,再加上皇甫嵩的名号谁人不知道,他领兵打仗基本就没有输过。你不想活了还是我不想活了!”王睿出言喝斥亲信道,他可不相信他的能力足以与皇甫嵩对抗。

    再加上,这些郡卒平日并没有受到过他的恩惠,自然不可能为他效死力的。在名声极高的皇甫嵩面前,他们是很有可能反戈一击的。

    “皇甫将军,我现在派人去将城门给打开了,麻烦你先等一下。”王睿吩咐手下士卒去开门,对着皇甫嵩拱手拜道。

    “好。”皇甫嵩点点头,示意道。

    片刻之后,皇甫嵩率领着大军进城,接管了江陵城,王睿也识相的将自己官印等都交给了皇甫嵩。

    “对了,通曜(王睿)的字,你给我介绍一下荆州的情况吧。”皇甫嵩开口询问道,刘辩给他半年的时间,要大概的掌控荆州,尤其是在军事方面。

    “荆州的情况比较混乱,各地有许多山匪,一些地方豪强也趁机作乱,比如吴人苏代自称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县长,据守襄阳的江夏贼张虎、陈生。他们都有仗着士卒而于当地称霸。不久之前,袁公路曾派人与我通知,说他的军队不久之后就要进驻南阳,方便攻打董卓。”王睿将自己知晓的情报都说给皇甫嵩。

    “确实比较混乱,不过既然我来了,就是来处理这些事情的。”皇甫嵩点点头,对着與图上面的荆州地区再三打量。

    “通曜,这样,你起草一份布告,我给他们一周的时间,若是愿意投降,率领他们的军队归顺于朝廷,我既往不咎。否则的话,我就率领大军将他们全部诛杀!”皇甫嵩开口道,当今之计,唯有快刀斩乱麻才是上计。

    “这样也可以,不过我感觉他们一般是不会听从朝廷的诏令的,毕竟他们都已经这么久了。”王睿顿了一下,面色尴尬的对着皇甫嵩开口道。

    他在荆州的时候就颁发过这种诏令,很明显,那些地方豪族没有理会他的意思。

    “对了,我还遗忘了一件事情,我还要派人去请蒯良、蒯越及襄阳人蔡瑁等人,陛下来之前与我说过,他们是荆州智囊,有他们在,可以帮我快速的稳固荆州。”皇甫嵩伸手拍了拍自己的头,想起来临行之前,刘辩对他嘱咐的荆州人才的事情。

    “那个布告就先不颁布了,等我去宴请他们几人前来,问一下他们的意见。”皇甫嵩开口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也可以,皇甫将军可以先谋划一番。”王睿对着皇甫嵩拱手拜道。

    “对了,南阳太守是谁?他手底下的兵力有多少?”

    皇甫嵩开口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