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都市仙医之最强王者 » 第243章 草莓很甜

第243章 草莓很甜

    史少华在海龙镇仙医馆忙着呢,忽然收到阮抱石发来的信息,说宋善祥去年培育的草莓熟了,赶快去摘!

    这宋善祥喜欢养殖,手很巧,但做事没有始终,搞了多年养殖,只是挣点辛苦钱,没有发大财。

    宋善祥养过几百只鸭,后因鸭得了瘟疫,全军覆没。

    他还养蚱蜢,但没有卖到好价钱,亏了本。

    史少华小时住在宋家镇,徐勇老家在宋家镇,那时徐勇还没有在县城买房。史少华看到宋善祥每天到棚里喂蚱蜢食料,很多蚱蜢在棚里嗡嗡叫着,场景甚是热闹。

    后来宋善祥养鱼养虾养蟹,还装了九只探头,因为池墉大,探头不可能都能照到,结果虾被偷了不少。到派出所报案,民警到池墉转了一下,没有下文。

    他还养鸵鸟,说养大了卖给老板吃。在网上买了十只小鸵鸟,花了五千元,五百元一只。快递到机场死了一只,剩下的九只养了半年多,全部死亡。

    这次宋善祥种殖草莓,又是别出心裁,好家伙,海陆空搞遍了。

    宋善祥喜欢折腾,在史少华朋友圈里,是出了名的。

    他是史少华的表哥,所以史少华很清楚宋善祥的情况。

    听阮抱石这么一说,史少华想起来了,去年秋天,宋善祥的确培植了草莓苗。后来又在网上买了不少,看来要大干了。

    肿么办?

    虽然仙医馆很忙,史少华决定去宋善祥家里看看。

    史少华迅速回复阮抱石,说明天就回老家。

    话休絮烦,第二天史少华开车回家,过了一会,阮抱石从吕城开车来到史家大院,和史少华一起,前往宋善祥家。

    宋善祥家南边路口,插着一块醒目的标牌,上面写着采摘草莓之类。

    意思就是可以免费品尝,自己亲自采摘,然后过秤。

    阮抱石说这草莓是用绿色肥料,没有用化肥,这样环保,吃上去鲜脆爽口,比市场上卖的草莓好吃。

    二人走到草莓棚边,只见六七个人围着宋善祥,看宋善祥过秤。

    还有几个人,在棚里采摘草莓,看来生意不错。

    宋善祥忙了一会,抬头看见史少华和阮抱石,连忙打招呼。

    史少华:\"哥,你忙你的,我和抱石到棚里摘点草莓。\"

    宋善祥:\"摘吧,最北边一棚,是白雪公主,最好吃了。\"

    有了宋善祥的推荐,史少华、阮抱石到北边棚里,采摘白雪公主草莓,然后到其它的棚,摘了一些。

    通过品尝,白雪公主草莓的确最好吃。汁水多,特别脆甜。

    这宋善祥,种草莓不错。

    临走时,宋善祥没有收史少华、阮抱石的钱。

    这宋善祥器量太大,只要是亲友,感情好的,一般不收钱。

    因为这个缘故,宋善祥不管做什么生意,搞到最后,往往是一地鸡毛。

    须知,十商九女干,无商不女干。

    商人如果不精打细算,是很难赚到大钱的。

    穷人家族,第一代做木匠,第二代读书了想当教师,于是木匠手艺失传,第二代当教师忙的没时间带孩子,孩子跟爸爸不亲,恨死了教师这个职业,天天画画呼唤亲情,于是成了个插画师,但是插画师不挣钱还累,也没时间带孩子,于是孩子不喜欢画画,可能成了个工人……

    周而复始,穷人家族每一代都选择自由,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每一代都从0到1,在很多行业都有初级入门经验,但是永远传不下去,他们小时候逼着孩子学习,孩子长大后,却放任孩子自由。于是孩子们都没有继承经验,家族没有成长。

    史少华、阮抱石回到史家大院,说着宋善祥养草莓的事。

    阮抱石分析,说宋善祥这次养草莓,会和前面的养殖一样,赚不到大钱。

    史少华:\"他没有一个定心,黄毛丫头十八变,总是瞎忙乎。\"

    阮抱石:\"先前做过水产生意,后和穆江开饭店,全砸了。\"

    史少华:\"这样下去,他只能和贫穷打交道。\"

    阮抱石:\"是啊,他执迷不悟,像不头犟牛,不听人规劝,一意孤行。\"

    史少华:\"这样的孤勇,没有意义。\"

    阮抱石:\"这草莓,最讲究时节,我看再过一二个月,今年的草莓,也就结束了。\"

    二人又聊了一会,已是晌午时分,二人到宋家镇,找了家饭店。

    史少华通知宋善祥,到宋家镇饭店喝酒。

    还有穆江,也来了。

    话休絮烦,四人聚在一起,喝酒聊天。

    雷虎因为开车到外地,过几天回来,所以没有参加。

    宋善祥在席间大谈特谈草莓种植的经验,说到兴奋处,手舞足蹈。

    阮抱石:\"宋哥,你说说,今年你种草莓,能赚多少钱?\"

    宋善祥:\"十万应该不成问题。\"

    阮抱石:\"这是净收入,要减去成本。\"

    宋善祥:\"那就八万吧,嘿嘿。\"

    穆江:\"我看不是那么好赚,这草莓现在可以,但过一阵,气温高了,产量就少,吃的人也少了。因为没有现在好吃。\"

    宋善祥:\"到哪儿算哪儿,我不多算的,开心就是了。\"

    史少华:\"算计不到一世穷,人活在世上,对钱财不能看得太重,但也不得不算算。\"

    宋善祥:\"少华,你现在开了仙医馆,发大财了,我可没这本事,只能十八榔头硬敲。\"

    史少华:\"说什么呢,不要以为我挣钱是天上掉了馅饼,条条蛇咬手。\"

    阮抱石:\"史哥说得对,这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是逐步挣来的,所以选对项目很重要。选择大于努力,是有道理的。\"

    宋善祥:\"你们说我这不行那不行,都说我做的挣不到钱,那你们说,我到底做什么才能赚大钱?\"

    这个问题一出,众人面面相觑,不好回答。

    还是史少华打破了尴尬:\"做什么才能赚大钱,这个很难确定。不过我想,普通人想赚大钱,可能性很小,脚踏实地,最为重要。挣小钱也不错,积少成多。\"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

    宋善祥:\"我凭兴趣做事,挣不挣到大钱,对我来说,无所谓。\"

    穆江:\"那就不好说,不聊这个了,来,喝酒!\"

    说完,穆江一仰脖子,喝光了杯中酒。

    这次小聚,因为宋善祥的执拗,彼此喝得不太痛快。

    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同,所以说三观不同,不必强融。

    宋善祥的生活逻辑,不讲究挣钱多少,只要开心就行。

    一般人的生活逻辑,挣钱需要点讲究,不能随心所欲。

    过了半个多月,史少华从穆江处得知,因为连续阴雨,宋善祥种植的不少草莓,发霉腐烂,卖不出去。

    穆江说宋善祥执拗,不愿批发给周围商家,而是自己操作,亲自卖给顾客。

    现在好了,大量的草莓,因为没有及时出售,全成了废品。

    史少华知道,不用多说,经营不善、固执己见的宋善祥,这次亏本了。

    屋漏偏逢连绵雨,在这节骨眼上,宋善祥的母亲生病住院。

    而宋善祥没钱,情急之下,只得向亲友借钱。

    史少华借给宋善祥三万元,其它亲友,多多少少有一点。

    这番折腾下来,宋善祥的欠债,达到约三十万,成了不折不扣的贫困户。

    草莓老板变成了松板,有没有意见?应该没有,是吧。那就大点声,表态一下!

    固执有时是好事,但一味固执,就有问题了。

    一个人有点过失没什么,但如果让过失不断扩大而不去填补,那就会出大问题。

    不少人之所以心神不宁,是因为想要控制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而对于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却不愿意全力以赴。

    一个人的成熟始于将所有精力放在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上。

    史少华从宋善祥身上,发现了人性的不少东西。

    看来富人和穷人,既是命中注定,又是命中不注定。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命中注定,那是因为人出生时,就是非富即贫,这是作为社会意义上的人无法选择的。

    如果是富二代,只要按照父母的节奏,好好努力,不但能继承家业,还很有可能发扬广大,把家族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商界更大的佬。

    富二代如果不努力,一代差不多败光家产,下一代变成穷光蛋。

    如果是穷二代,如果发愤图强,通过一生的努力,能够在城市里做一个白领,或者做商界的小佬。下一代再努力,就有可能成为商界大佬。

    穷二代如果不努力,下一代会更穷,甚至没有后代,没钱结不起婚。

    所以,富人的后代大多是富人,毕竟败家子是不多的。而穷人的后代基本上是穷人,逆势翻盘的人有,但很少。

    所以,如果你有幸是富人,你应该珍惜祖辈打下来的江山,进一步发扬广大;如果你不幸是穷人,不要气馁,好好努力,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草莓很甜,草莓是穷人种的。

    在富人眼里,穷人种的草莓特别甜,因为穷人往往善良诚实,不会在肥料上做手脚,草莓有自然的鲜味,比市场上的草莓好吃。

    而种草莓的穷人,没有心思品尝草莓的甜蜜,因为生计,所以对水果皇后本身,并没有多少兴趣。

    因为贫富,所以对草莓的感觉不一样。

    史少华清楚,如今的宋善祥,今年栽在草莓上了,因为没有多收了三五斗,反而是一地鸡毛,苦不堪言。